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過年去中國佛教四大名山 還有十小名山不可不去!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九華山是我國的佛教四大名山,可謂遊人盡知,但對佛教十大小名山卻知之不多。

浙江天台山

天台山的最大寺院國清寺為佛教四大叢林之一,天台宗祖庭。

天台山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而譽滿中外,佛、道文化源遠流長,西方宗教也駐足天台。尤其是佛教、道教,在歷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和影響。佛教的“天台宗”和道教的“南宗”都創於天台山。

國清寺是天台宗的祖庭,國內外天台宗信徒都要到國清寺朝拜祖庭。桐柏宮是道教南宗的祖庭。另外方廣寺為佛教五百羅漢道場,赤城山玉京洞為道教第六洞天等。

南京棲霞山

南京棲霞山棲霞寺為佛教四大叢林之一,三論宗祖庭。

棲霞寺坐落在棲霞山中峰西麓。南齊永明元年(483年),隱士明僧紹舍宅為寺,稱“棲霞精舍”,後成為江南佛教三論宗的發祥地。唐代時稱功德寺,增建了殿宇40余間,規模很大,與山東長清的靈岩寺、湖北荊山的玉泉寺、浙江天台的國清寺並稱天下四大叢林。清鹹豐年間毀於火災。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重建,現為南京地區最大的佛寺。

棲霞山之千佛岩景點

千佛岩在鳳翔峰西南麓。聞名遐邇的“東飛天”就在中102號佛龕中。南齊永明七年(489年),明僧紹之子與智度禪師合作開鑿三聖像以紀念明僧紹。梁大同六年(540年)三聖像佛龕上出現佛光,驚動齊梁貴族,於是紛紛前來鑿石造像,從南朝齊永明二年至梁天監十年(484-511年)逐漸開鑿而成。又據傳,棲霞寺創建人僧紹曾夢見西岩壁上有如來佛光,於是立志在此鑿造佛像。他病故後,其子在南齊永明二年(484年)開始與僧智度禪師在西壁上鑿佛龕,鐫刻了三尊佛像,這三佛合稱“西方三聖”,該殿也稱“三聖殿”。所有佛像或五六尊一龕,或七八尊一室。佛像始有515尊,分鑿於294個佛龕中,望之如峰房鴿舍,號稱千佛崖。

後來,唐、宋、元、明各代相繼在紗帽峰都有開鑿,連南朝在內,共有700尊。佛像大者高數丈,小者僅盈尺。其中“大佛閣”為開鑿時間最早、規模最大的一座石窟,鑿於南齊永明七年(公元489年),正中無量壽佛坐像高達12米。

江蘇南通狼山

南通狼山是大勢至菩薩道場。

狼山風景區位於南通城南六公里長江沿岸的狼山、軍山、劍山、馬鞍山、黃泥山(包括嗇圓)合稱狼山風景名勝區,是江蘇省省級風景名勝區。

狼山風光可分為山前山後兩部分,山前以佛教禪寺為特色;山後以山石、岩洞為主體,寺院總稱為廣教禪寺,是全國重點寺院之一。廣教寺建於唐總章年間,迄今已一千多年歷史,殿宇雄麗,氣勢恢巨集,它以“龍”形布局,山下金剛門為“龍口”,兩側大悲殿、輪藏殿為“龍角”,法乳堂為“龍頭”,葵竹山房、三仙柯等為“龍爪”,支雲塔則為“龍尾”,因奉祀“大勢至菩薩”被列為中國佛教八小名山之首。

江西廬山

有三大名寺、五大叢林,東林寺為淨土宗發源地。

源遠流長的歷史和數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蘊育了廬山無比豐厚的內涵,使她不僅風光秀麗,更集教育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政治名山於一身。

廬山,一山飛峙,千峰峻峭。面對雲蒸霞蔚的羅漢肚,銀泉飛瀑的香爐峰,一座千年古刹橫臥香谷,紅牆碧瓦,梵宇巍峨,這就是中國佛教淨土宗發祥地—廬山東林寺。東林寺建於東晉大元九年(384年),為廬山上歷史悠久的寺院之一。東林寺是佛教淨土宗(又稱蓮宗)的發源地,也被日本佛教淨土宗和淨土真宗視為祖庭。

湖南衡山

衡山南台寺為禪宗南嶽系之祖庭,南華禪寺為禪宗“南宗禪法”的發源地。

衡山,又名南嶽,是我國五嶽之一,位於湖南省衡陽市南嶽區,是著名的佛教聖地。環山數百裡,有寺、廟、庵、觀等200多處。位於南嶽古鎮的南嶽大廟,是中國南方和五嶽中最大的古建築群,有“江南第一廟”、“南國故宮”之稱,始建於唐,後經唐、宋、元、明、清六次大火和十六次修繕擴建,於光緒八年(1882年)形成現在98500平方米的規模,依次九進。

大廟坐北朝南,四周圍以紅牆,角樓高聳。林澗山泉,繞牆流注。廟內,東側有8個道觀,西側有8個佛寺,以示南嶽佛道平等並存。南嶽大廟,是一件有歷史意義和藝術價值的珍品,其規模之巨集大,建築之精美,結構之完整,布局之周密,實屬罕見。

在南嶽古鎮,還有一座佛教古寺——祝聖寺。它位於鎮的東街,與山上的南台寺、福嚴寺、上封寺和衡山城外的清涼寺等,合稱為南嶽六大佛教叢林。相傳大禹治水時曾經來到這裡,並在這裡建立清冷宮佘禮舜帝。清康熙年間作為皇帝的行宮進行大規模改建,並更名祝聖寺。現在寺的四周古木蒼翠,寺內香煙繚繞,木魚鍾磬之聲,不絕於耳。

北京香山

北京香山金、元、明、清時建有離宮別院,為皇家幸遊駐蹕之地,現存香山寺、碧雲寺、靈光寺等九座著名寺院。

香山又叫靜宜園,位於北京海澱區西郊,距市區25公里,全園面積160公頃,最高峰海拔575米,是北京著名的森林公園。1186年,金代皇帝在這裡修建了大永安寺,又稱甘露寺。寺旁建行宮,經歷代擴建,到乾隆十年(1745)定名為靜宜園。1860年和1900年慘遭搶劫和焚毀,1949年後陸續修複了大部分名勝。

遼寧千山

遼寧千山現存始建於唐代的龍泉、祖越、大安、中會、香岩五大禪林。

千山位於遼寧省鞍山市東南17公里處,總面積44平方公里,素有“東北明珠”之稱。以峰秀、石峭、谷幽、廟古、佛高、松奇、花盛而著稱,具有景點密集、步移景異、玲瓏剔透的特色。在眾多的奇峰中,最為奇特的是千山大佛。千山彌勒大佛(石佛)位於千山風景區北部,是自然造化的全國特大石佛之一。佛像身高70米,依山而坐,貌似彌勒,形象逼真,神態可掬,栩栩如生,端坐於千朵蓮花山之中,為千山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大佛地處千山第二高峰五佛頂的東南方,距著名的廟宇南泉庵東南300米,海拔520米,整座大佛就是一座高聳的山峰。圓圓光亮的頭部高如三層樓房,長滿綠苔的濃眉之下長著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其五官擺放位置適宜,比例恰到好處。

陝西終南山

陝西終南山明清時有大小寺廟40余處,聖壽寺內的五級實心磚塔為隋代建造。

南五台風景名勝區位於西安以南30公里處,山形峭拔,林木蒼翠,風光秀美。山頂有清涼、文殊、舍身、靈應、觀音五座山峰,是佛教聖地之一。以觀音台最著名。寶泉位於山腰,形如美玉,味似甜蔗,為品茗休憩之佳地。獨松閣亦位於山腰,因閣中有一株古松,故得此名。閣周鳥語花香,景色如畫,為覽勝之佳地。觀音台又稱大台,位於獨松閣之上,有隋國光寺遺址。此台視角開闊,北眺八百裡秦川,令人胸襟為之一開,心曠神怡。

貴州梵淨山

梵淨山多梵寺,故名梵淨山,有“三裡一廟,五裡一庵”之說,全國著名的彌勒菩薩道場,是與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浙江普陀山齊名的中國第五大佛教名山,在佛教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梵淨金頂常現瑰麗神奇的“金頂佛光”,比峨眉山佛光出現的概率要高。

梵淨山是西南地區著名的千年佛教名山。宋代,佛教已正式傳入梵淨山。北宋初年,在該山西麓的思邛縣興建了貴州省較早的一座寺院——西岩寺。建於北宋太祖趙匡胤乾德三年(965年),歷代多次重修,後毀於“文革”,是貴州境內一座有一千年歷史的著名古寺,實為梵淨山佛教的祖庭。

明初,明朝政府在梵淨山地區開採朱砂與金礦,派有官員督辦。由於梵淨山風光神奇,佛教於是興盛起來,成為僧眾嚮往的“梵天淨土”,故正式得名“梵淨山”,民間則稱“大佛山”。明初在梵淨山重修西岩寺外,還修建了天馬寺等寺廟。

雲南雞足山

雲南雞足山祝聖寺迦葉殿,傳為佛祖大弟子迦葉開創的道場,是佛教徒朝聖禮佛的聖地。海拔3220米的天柱峰頂上的楞嚴塔,高度42米,方形密簷磚塔,為海拔最高的漢傳佛教塔。

雞足山雄踞於雲貴高原滇西北賓川縣境內西北隅,東南亞著名佛教聖地,中國漢傳藏傳佛教交匯地和世界佛教禪宗發源地,素有“雞足奇秀甲天下”、“靈山佛都、旅遊勝地”、“天開佛國”、“華夏第一佛山”等美譽,以“四觀八景”的奇風異彩名冠於世。

雞足山上松林茂密,修竹叢生,蜀漢時始建小庵,唐代擴建,興盛於明清。有大小寺宇百餘座,著名的是明代增建的悉檀寺、石鍾寺、昆明金殿搬遷到此改稱金頂寺。後來多數寺宇被毀,現僅存清代的祝聖寺、金頂寺大門和楞嚴塔。山間雲霧縹緲,溪水琮琮,為中國佛教名山之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