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喜歡這部電影的人,今天都可以過節

在《第三類接觸》的結尾,斯皮爾伯格盡情暢想了一番人類與外星來客和諧共生的美妙前景。5年後,在《E.T.外星人》中,他得以讓自己的夢想更進一步,把一個外星人帶到了人類當中。

這是一個有著蛙頭蛇頸橡皮一般身體的“怪物”,但卻成為了那一年全美國的偶像。上至裡根總統,下至三五歲的稚童,都對這部電影如癡如醉。《E.T.外星人》迅速創造了新的票房紀錄(全球近8億美元),這已經不是斯皮爾伯格第一次(當然也不會是最後一次)乾這種事了。

《E.T.外星人》常常被當作一部兒童片,那是因為片中因一次意外而被遺落在地球的E.T.只能和孩子們建立聯繫並且交流,在影片的大多數時間裡,都是E.T.和孩子們和諧共處的鏡頭。

斯皮爾伯格耗費了150萬美元的巨資打造E.T.的模型,賦予了它平日常見的85種動作,使它的臉和人類一樣富有表情,甚至有心跳與呼吸的感覺。這一切,都是為了讓它看上去更有人情味。

然而即便如此,大多數地球人(尤其是成人)依然害怕這個“怪物”。他們並不確定E.T.到底是個什麽東西,具備怎樣的生理機能與動機目的,僅僅是由於對陌生事物的恐懼和擔憂,他們就排斥E.T.。

與之對應的是,具有超凡智慧與能力的E.T.對於人類也一樣害怕,它完全不了解這個陌生物種的習性與脾氣,不知道該如何與其相處。只有天真善良的孩子,能夠“肆無忌憚”地憑借純真的本能與E.T.交流,在他們眼裡,E.T.和一個普通的小夥伴沒有什麽本質的區別。當以艾略特為首的孩子已經與E.T.打成一片的時候,大人們卻依然無視E.T.的存在,雖然它就在他們的眼皮底下。

為了讓E.T.不被發現,孩子們想了各種辦法,例如把床單罩在E.T.的頭上帶它出門,以及後來將它放在小籃子裡騎著單車飛奔。

在E.T.超能力的作用下孩子們的單車漸漸從地面升起,朝著月亮飛向樹林的一幕具有一種夢幻般的色彩,它令無數觀眾驚歎和歡呼,既是因為斯皮爾伯格的想象力,也是因為對孩子們與E.T.的祝福。

但大人們終歸還是發現了E.T.的存在,之後便開始搜捕這個異類。斯皮爾伯格塑造了兩種典型職業的成人與孩子們對出了對比——醫生與警察。

象徵著科學的醫生始終也沒能弄清E.T.的生理構造,對於E.T.的“生病”顯得一籌莫展;而象徵著秩序的警察更加野蠻和殘忍,他們竟然對孩子們和E.T.舉起了槍。

E.T.在手術台上奄奄一息,生命走向了凋零(像那朵枯萎的花一樣),看到這一幕的時候觀眾和片中的艾略特一樣都要哭出聲來,好在斯皮爾伯格不至於如此殘忍,最終在“家人”的感召下,E.T.神奇地復活,並且成功地返回了自己的家鄉。

在《E.T.外星人》中,斯皮爾伯格對於人類文明表達了他的譴責,但最後還是將希望寄托在了心存美好的孩子們身上。他們象徵著人類的未來,因此斯皮爾伯格對於未來也抱有審慎的樂觀。

他別出心裁地在片中大量使用了主觀鏡頭,而且這些主觀鏡頭幾乎全部都是孩子或者E.T.的眼中所看到的世界。或許他想用這樣一種不經意的方式,提醒那些自以為是的家長們應該換一個視角,像孩子們那樣去看待這個世界。

因此,《E.T.外星人》終歸不止是一部兒童片,孩子們無疑對它喜聞樂見,但大人們更應該看看這部電影。事實上,大人和孩子們一樣熱愛這部電影(創紀錄的票房就是最好的證明),他們在當中找回了自己的美好回憶和社會責任,以及那顆消逝已久的童心。

童心未泯的斯皮爾伯格用《E.T.外星人》實現了自己兒時的美好願望,他用如此純真、溫馨的方式表達了自己對於外星生物的態度——外星人很可能不是什麽凶神惡煞的怪物,人類也可以不用杞人憂天似的懼怕宇宙的“黑暗森林”法則。

只要人類能夠保持開放和包容的心態,平和善良地與外星文明交流溝通,人類乃至整個宇宙完全可以擁有一個和諧光明的未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