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秦國變法革新,為什麽會選擇了法家?

春秋戰國時期, 諸侯爭雄, 百家爭鳴, 形成了多元化的政治文化格局。當時, 儒、道、法、墨、陰陽、縱橫等各派思想的代表人物, 往往周遊列國, 到處推銷自己的學說。而各諸侯國也根據自己的需要和愛好, 接納賢士, 或委以治國重任, 或任為學官, 讓他們專門研究和講學。這實際上是一種典型的文化雙向選擇現象。

地處關中西部的秦國, 為什麽選擇了法家?這不是簡單的偶合, 而是歷史的必然。

任何一個民族、國家、群體或個人, 在進行文化選擇時都不是“白板”, 他們原先所具有的文化基礎, 會對新的文化選擇產生很大影響。這裡講的“文化”, 是廣義的, 包括經濟、政治體制、觀念、習俗等表現為顯性和隱性兩種形態的文化。

秦國有兩大特點, 一是重耕, 二是文化落後。

從炎帝神農氏到西周始祖後稷都是農耕文化的代表。西秦這片土地非常適合農業生產, 秦人有著長期的耕作經驗, 把農業視為神聖的職業。從對炎帝和後稷的崇拜中即可看出這一點。周平王東遷以後, 關中由政治中心變為西部邊境, 與戎族的戰爭持續了幾百年, 戰爭成了秦人生存發展過程中僅次於農耕的大事。與戎族的戰爭產生了兩個結果, 一是炎帝和後稷的後裔與戎族的一部分實現民族融合, 使秦人具有了一些狩獵民族的血統。二是秦人在長期的戰爭中形成剛強尚武的風氣。這兩點導致秦人既善於農耕, 又勇敢善戰。重耕戰便成為秦人的特點。

西周初期, 秦人還沒有取得諸侯的地位, 東周初才獲封侯。當東方的齊、魯、晉及南方的楚國早已奠定較雄厚的經濟基礎, 開始重視文化發展時, 秦還在為求得穩定的生存空間而與戎族苦戰, 發展經濟與增強軍事力量是他們生死攸關的大事, 根本無暇顧及文化教育等問題。春秋戰國是中國思想史上最為活躍的時期, 齊國有稷下學宮, 培養出了許多學者。著名的政治思想家管仲、晏嬰, 軍事家孫武、孫臏皆為齊人。魯國有儒家創始人孔子、孟子, 墨家代表人物墨子, 歷史學家左丘明等。趙國有慎到、公孫龍、荀子, 韓國有申不害、韓非。楚國有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及著名文學家屈原、宋玉等。宋國有另一道家代表人物莊子。而這一切都與秦國無緣。在東方各國眼中, 秦人是野蠻落後的, 與夷狄無異。不但秦國沒有一個文化名人, 而且文化名人的足跡也很少印在秦地。“孔子西行不到秦”便說明在孔子看來, 秦是不值得去的, 與野蠻人談仁義禮智, 不等於對牛彈琴嗎?

然而, 正是這一個野蠻落後的秦國, 卻被法家看中, 想在這裡一試身手。為什麽呢?因為他們透過野蠻的外表, 看到秦人強大的原始生命力。秦人文化落後, 受仁義禮智那一套儒家思想的束縛少, 恰好可以實施以耕戰為本、以法治國的政治主張。於是, 商鞅、荀子、李斯、韓非先後入秦。商鞅成功地進行了變法革新, 奠定了秦統一中國的基礎, 也創造了兩千年中央集權統治的模式。雖然商鞅、韓非、李斯均死於非命, 但他們開創的事業對中國歷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秦人選擇法家, 有兩個層面的原因。

其一是下層百姓, 有重農尚武的風氣。《詩經·秦風》中的《豈曰無衣》, 是秦人慷慨激昂的戰歌。朱熹解釋這首詩時說:“秦人之俗, 大抵尚氣概, 先勇力, 忘生輕死, 故其見於詩如此。……雍州土厚水深, 其民厚重質直, 無鄭衛驕墮浮靡之習”;“以猛驅之, 則其強毅果敢之資, 亦足以強兵力農而成富強之業, 非山東諸國所及也。”這話講得很有道理。厚重質直的秦人, 既不會鍾情於楚人的浪漫主義文學, 也不會接受齊魯哲人的道德理想主義, 而法家以耕戰為本, 以利益驅動、法律製衡為主要手段的治國思路恰合他們的需要。

其二是上層統治者急功近利, 想使落後的秦國盡快增強經濟和軍事實力, 達到富國強兵, 統一天下的目的。儒家的仁義, 道家的無為, 墨家的兼愛, 都被視為遠水不解近渴的迂闊之談, 獨有法家的學說正中下懷。據《史記·商君列傳》記載, 商鞅初見求賢若渴的秦孝公, 做了一些試探。先對他講王道, 孝公昏昏欲睡, 聽不進去。最後講到霸道, 孝公就特別有興致, 幾天都聽不夠。按商鞅的說法, “吾說君以帝王之道比三代, 而君曰:`久遠, 吾不能待, 且賢君者, 各及其身顯名天下, 安得邑邑待數十百年以成帝王乎!’故吾以強國之術說君, 君大悅之耳。”商鞅先講的不外儒家那一套理想政治, 秦孝公等不及。後講的強國之術, 即法家的一套, 實施起來立竿見影, 見效快。秦國想由一個落後的諸侯國很快成為強大的國家, 當然首先是抓經濟。法家重耕戰的一套無疑深深打動了孝公。另外, 法家還有一種理論, “民愚則知可以王, 世知則力可以王。”“故神農教耕而王天下, 師其知也;湯武致強而征諸侯, 服其力也。”文化落後的秦國要對付文化先進的山東諸國, 只能以其力而不能以其智。由於以上各種原因, 秦人勢必選擇法家, 為他們提供了一個政治大舞台, 演出了一幕轟轟烈烈、有聲有色的悲喜劇。

戰國時期, 法家曾在其他國家搞變法革新, 也取得過暫時的局部的成功, 如吳起在楚國的變法, 但最後都以失敗告終。只有秦國的變法是徹底的、成功的。為什麽會如此呢?大約秦國的社會土壤是最適宜推行法家治國理論的。另一方面, 法家的成功有其理論自身的原因。法家的理論雖然顯得冷酷片面、不高尚, 但有其無可否認的合理性和務實性。以下以法家的民眾觀為例, 試作分析。

首先, 民眾的本性是什麽?這也就是當時爭論不休的人性問題。孟子認為人性善, 荀子認為人性惡, 告子則說人性無善無惡。法家突破性善性惡的簡單化、絕對化道德判斷, 認為求利求名才是人的本性。《商君書》中對民之性是這樣論述的:“民之性, 饑而求食, 勞而求佚, 苦則索樂, 辱則求榮, 此民之情也”。“故民, 生則計利, 死則慮名。”“民之生, 度而取長, 稱而取重, 權而取利。”“民之於利也, 若水之於下也, 四交無擇也。”“民之欲富貴也, 共闔棺而後止。”“古之民樸以厚, 今之民巧以偽。”

嚴格說來, 這不是講籠統的人性, 而是專指處於被統治地位的老百姓, 即民眾的本性。法家往往把自己看成超人, 把民眾視為工具或群氓, 不屑一顧。《商君書》一開始就明確表示了這種觀點;“有高人之行者, 固見非於世;有獨知之慮者, 必見訾於民。”“民不可與慮始, 而可與樂成。”“論至德者不和於俗, 成大功者不謀於眾。”

總之, 民眾是治國者引導、駕馭的對象, 而不具有參政的能力和權利。治國者要弄清民眾的欲望、好惡, 用賞罰作為統治民眾的主要手段。“夫人情好爵祿而惡刑罰, 人君設二者以禦民之志, 而立所欲也。夫民力盡而爵隨之, 功立而賞隨之, 人君能使其民信於此如明日月, 則兵無敵矣。” (《商君書·錯法》) “民勇則賞之以其所欲, 民怯則殺之以其所惡。故怯民使之以刑則勇, 勇民使之以賞則死。” (《商君書·說民》) 法家相信, 以刑罰和獎賞作為杠杆, 可以驅使民眾去為統治者賣命, 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改變人的本性, 怯者變勇, 勇者敢拚命。戰爭本來是人所厭惡的, 但如果“富貴之門, 必出於兵”, 就會使民眾“聞戰而相賀也, 起居飲食所歌謠者, 戰也”。甚至發展到“民之見戰也, 如餓狼之見肉”這樣的程度。送士兵上戰場時, 父親對兒子, 兄對弟, 妻對夫的臨行贈言都是“不打勝仗就別回來”。

法家教化百姓的準則是:“民之欲利者, 非耕不得;避害者, 非戰不免。境內之民, 莫不先務耕戰。而後得其所樂。” (《商君書·慎法》) 而且他們的信條是, 以法治國, 不能把民眾想得太好。“以良民治, 必亂至削;以奸民治, 必治至強。”制定法律的時候, 要設想人人都有犯罪的可能。執法要嚴, 處罰要重, 所謂“嚴刑峻法”。商鞅在秦國的變法實踐證明, 這種民眾觀指導下的改革措施, 確實可以在短期內起到富國強兵的作用。

秦人重耕戰的傳統與法家的主張不謀而合。經過商鞅變法更加強化了這一傳統, 並加以制度化。這次文化選擇的結果, 是秦人以耕戰立國, 以耕戰取天下。從而, 耕戰又作為一種觀念文化深深扎根於秦人心中, 幾千年不變, 成為秦人在中國歷史上興衰沉浮的潛在原因。幸與不幸, 難言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