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患者和醫生的選擇題:用國產,還是進口產品?

《財經》記者趙天宇|文   王小 | 編輯

 

陳紅彥80多歲的父親摔倒了,右上臂脫臼,並粉碎性骨折,脫臼複位後,曾做過多年心外科醫生的陳紅彥,面臨選擇。

 

醫生提供了幾種方案:複位後不做手術,在現有條件下恢復,手臂的功能可以恢復到60%,能夠自己系扣子,但是更多活動還不行;如果想把飄散的碎骨固定回來,就需要使用鈦合金鋼板和鈦合金釘,手術後手臂功能能夠恢復得更好。

 

“除非你沒有消費能力,覺得能恢復到60%也就行了;如果有消費能力,肯定要選最好的。”雖然目前擔任中國醫藥物資協會醫療器械分會秘書長,骨科不是她熟悉的領域,此時,陳紅彥和普通患者家屬想法一樣,“我爸說不怕疼也不怕花錢,就想恢復到最好”。

 

最後,依據醫生的指導選定了治療方案,使用的耗材都是美國進口產品。這些都屬於高值耗材之列。

 

中國醫藥物資協會醫療器械分會統計顯示,到2017年市場規模已經達到4450億元之多,但這塊大蛋糕,國產廠商吃不到幾口,在監護儀、麻醉機、心髒支架等器械,他們幾乎可以替代進口,但多數領域仍是進口器械的天下,且中低端的常用的多。

 

現在,醫療器械商可能還得調整步伐。隨著市場規模逐年攀升,醫療器械不良事件也增多了,2017年,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共收到《醫療器械不良事件報告表》376,157份,比2016年增長了6.49%。

 

圖:2013-2017年全國醫療器械不良事件報告數量

資料來源:國家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年度報告(2017年)

 

 

這些不良事件已引起國家藥監局的注意。10月29日,國家藥監局再發通知,要嚴防嚴控醫療器械產品風險、保護公眾用械安全。此前已發文《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和再評價管理辦法》,將在明年落地。缺陷明顯、製造水準差的器械,或面臨更嚴酷的一輪洗牌。

 

 

選最好的

 

國產器械替代進口的野心,多年來提了又提,但患者、醫院端的選擇往往是支付能力、技術水準、進院環節打通的綜合結果,其中折射出“替代進口”四個字的不易。

 

骨科可能是一家醫院最賺錢的科室了,很大一部分來自骨科耗材,鋼板、鋼釘,還有人工髖關節假體,骨科植入脊柱類產品等。患者的願望很簡單,做一次手術,不要再反覆,植入的耗材不要出現任何問題,品質和功能是第一位的。

 

骨科耗材聽上去很多,但患者可選用的非常有限。這些產品仍以進口為主,好的國產骨科耗材很少,這是因為國內材料科學、製造能力都還沒趕上來。患者選用進口產品以求安心。

 

醫用耗材屬於器械的一個分類,低值耗材如導管、點滴器、注射器,國產廠商已經牢牢把住,沒必要進口。然而,和其他產品一樣,技術門檻高的高值耗材,利潤率也高。想要賺取到這部分利潤,需要研發、製造能力支持。

 

國內企業也是有機會的。如高值耗材的熱門——心血管類的耗材,國內廠商久有圖謀, 2004年左右即開始在技術上找突破,如今心髒支架的國內市場份額前三甲已是樂普、微創、吉威,被業內稱為“老三家”。截至2017年末,國產支架份額已達 85%以上,已經打破了藥物支架系統行業被外企壟斷的局面。

 

雖然也會有一些醫生會傾向於隻選用進口支架,約比國產貴20%-30%。不過,一位支架行業從業者對《財經》記者說,國內的企業從原材料、生產設備的進口,到生產工藝,與國外已沒有太大差別,這一領域屬於完全市場競爭狀態。

 

即便國產心髒支架在功能上已可以替代進口,但在新產品的研發上,企業往前走仍面臨重重難關。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就是基礎研究的缺失。上述支架從業者對《財經》記者稱,很多技術的基礎研究數據國內沒有,這是大學、科研院所的使命所在,能找到的研究又多數雷同,企業只能花錢花時間自己去做。

 

重視品質

 

陳紅彥時常出席國產醫療器械企業的活動,她發現,很多企業的慶典都是“十周年慶”。這說明中國器械企業起步普遍晚。

尤其是在大型醫療設備方面。這些動輒上千萬元的CT(電子電腦斷層掃描)、PET/CT(正電子發射電腦斷層顯像)等,是各大醫院追求的標配,正是通用電氣、飛利浦、西門子的天下,國產器械商雖屢有動作,卻難以撼動這一市場。

                                                                                                                            

高端醫療器械,像其他科技產品一樣,其實是企業的綜合實力競爭。一個小小的部件,就可能涉及醫藥、機械、電子、塑料等多個行業的研發和製造。多位有從醫經歷的人士回憶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在醫院工作,接觸到的全部是進口設備,見不到國產的影子。直到近些年,國產設備在一部分領域能夠仿製生產,部分企業也在重視研發投入,這與中國科技發展的脈絡相一致。

 

近年來,大型設備領域也在迎來國產的不斷突破,例如國產CT的廠商已經有安科、東軟、聯影等10余家。

 

在複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核醫學科主任石洪成的科室裡,有一台國外巨頭的PET/CT,用了8年;一台國產廠商的PET/CT,用了三年多。有進口、國產器械使用經驗的石洪成認為,雙方各有特點。

 

國產設備廠商更願意與醫院方多做交流,在設備使用中,會根據院方的意見,在性能和設計上做進一步完善,遇到什麽問題,會及時解決,醫生操作起來更順手;然而,當醫院做一些科研或教學任務時,仍然會使用進口設備。

 

該如何描述如今國產器械與進口的差距?一些醫療器械人士不約而同的向《財經》記者講了華為與蘋果的例子。目前的醫療器械行業呈現出類似的競爭關係,國產器械與進口有著相似的功能,可以滿足基本使用且性價比更高,陳紅彥舉例稱,好比同屬“智能機”,相差不遠,因而在市場份額上可以同場競技。

 

石洪成說,大型設備的情況很類似,就是用起來都沒問題,但就某一個細分領域,不同的產品具有各自的優勢。

 

對於國產醫療器械商們,明年也許是更艱難的一年。在嚴控藥品品質後,醫療器械將於明年推行上市後的再評價制度,這意味著此前獲批的已在市場上銷售的產品,如果不夠安全有效,或者可能存在缺陷,企業就得主動開展再評價,評估產品風險、社會經濟效益、技術進展等。

 

品質好、安全有效的器械,生產商或許可以高枕無憂;但缺陷明顯、製造水準差的器械,就將面臨更嚴酷的一輪洗牌。安全警鍾已經敲響。在陳紅彥看來,重視研發、創新,又重視品質的國產器械,未來才能真正實現進口替代。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