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李迅雷:不能僅從股價視角看待AI大趨勢

  意見領袖 | 李迅雷

  今年以來,隨著ChatGPT的火爆出圈,AI概念股被炒了一波又一波。在資本市場短期的股價漲跌之外,AI時代科創金融將對資本市場發展起到怎樣作用,成為業內的一大思考。

  5月6日,在第一財經20周年系列活動之第一財經價值投資論壇上,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稱,目前正處於全球科技大發展、大爆炸的階段,AI或撬動新一輪科技革命,世界經濟有望迎來新動力,亦或帶來勞動成本下降和勞動生產率的提升;從量變到質變,AI+帶來新的盈利模式和形成大企業。

  只有帶來生產力持續提升

  才能稱之為一場科技革命

  回顧歷史來看,我的感覺是,人類歷史上所有的問題都不是通過問題導向來解決的。戰爭只是推倒重來,和平只是帶來人口規模的增長而已。

  唯有科技進步、科技發明,才使得我們的勞動生產率得以大幅提升。人工智能在上世紀80年代就有了,只不過到目前,它給大家提供的應用的場景越來越多之後,AI步入尋常百姓家,將對社會和經濟帶來很大衝擊。

  縱觀2000多年全球經濟增長史,在19世紀以前,全球經濟增長非常緩慢。據著名經濟史學家安格斯·麥迪遜測算,從公元元年至1820年間,全球經濟年均增速只有0.1%,平均收入在這1800多年裡隻增長了約40%。

  直到200多年前英國工業革命的發生,徹底改變了這一局面,之前主要依賴人力、獸力的生產方式發生了變化,全球經濟開始加速增長。此後,每一次重大技術革命都會推動人類社會經濟出現突飛猛進的長周期增長,科技已經成為世界經濟增長最重要的動力。

  媒體上對於“科技革命”一詞的使用十分泛濫,實際上,但凡不能顯著帶來全要素生產率提升的其實只是“偽革命”。回顧歷史,工業革命是技術創新集聚產生的時期,三次工業革命都無一例外地促進了勞動生產率的提升,並決定了未來一個國家甚至世界經濟的可增長性和繁榮程度:

  1760年到1840年發生的第一次工業革命,以蒸汽機的發明和廣泛應用為標誌,生產工具發生了由手工形態向機器形態的質變,人類社會開始走向機械化時代,1770-1840年間英國工人的平均勞動生產率提高了20倍。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的第二次工業革命,以內燃機和電氣機械的出現為標誌,使規模化大生產成為主導性生產方式,大大降低了工業生產成本並提高了生產效率,19世紀末的30年中,世界工業總產值增加了2倍多。

  20世紀60年代開始,伴隨著半導體技術、大型計算機、個人電腦以及互聯網的出現與廣泛應用,自動化機器設備不僅取代了相當比例的體力勞動,還替代了一定程度的腦力勞動,社會生產力和人類文明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人類由此進入信息化時代。

  人工智能有望引發新一輪科技革命

  來源:ScalePartners,中泰證券研究所

  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全球GDP從1960年全球1.39兆美元,增加到2020年84.75兆美元。那麽,如今已經開啟的可能是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第四次工業(科技)革命,還包括石墨烯、元宇宙、量子、可控核聚變、清潔能源以及生物工程等技術。

  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未來人工智能應用場景的不斷擴大,人工智能和人腦聯機技術、新一代生物科技、光電子、超導等技術結合,將掀起新一輪科技革命,在帶來生產方式和產業結構重構的同時,提升當今社會生產率。人工智能技術更加成熟之後,其對於全社會乃至全球勞動生產率的提升注定形成重要支撐力量。

  不要把AI類企業股價

  當做對該時代的認識

  最近股市上有關AI題材的熱度有點消退,國外對於AI應用方面的爭議也比較大,這都很正常。首先AI不是新技術,不是橫空出世,而是與芯片技術的(算力)、互聯網技術的進步等緊密相關。

  實際上,ChatGPT 背後的技術非常複雜,需要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 (AI) 領域的高水準技術, 對大型數據集和強大計算資源的訪問權限等。比如,ChatGPT 所需的數據支持來自多種來源,包括公開可用的數據集、網絡爬蟲和來自互聯網的用戶生成的內容。特別是互聯網提供了大量數據,可用於訓練和改進 NLP 和機器學習模型,這是 ChatGPT 技術的核心。

  所以,任何一項技術的推廣和應用,都需要時間,不能太短視。例如,25年前就有計算機分析師向我推介神經網絡;又如,幹細胞的研究已經很多年了,到現在似乎還沒有實質性突破。

  我國改革開放見成效也是需要很長時間。例如從改革開放1978年到1992年這14年時間裡面,我國GDP佔全球份額基本上沒有什麽上升,1992年我國的人均GDP還落後於印度。但是從1992年到現在為止,中國的GDP從佔全球比重的2%提高到18%,這還是很非常震撼的。因此,這個看似沒有變化的過程實際上是在積蓄力量。到2022年,我國人均GDP水準是印度的五倍以上。

  三大經濟體GDP佔世界比重(%)

  來源:Wind,中泰證券研究所

  所以,很多改革或創新,或新技術的應用,都需要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國內A股市場上,儘管有5000多家上市公司,但真正把AI作為主業的公司非常少,而且專業水準、軟硬體水準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還很大。不過,這不代表未來。就像互聯網技術並不是我國發明,但就應用而言,中國網民數量全球第一,為中國互聯網平台企業做大提供了契機。

  直接融資比重將提升

  科創企業與投行要緊密連接

  “隨著房地產進入下行周期,中國經濟結構將迎來重大轉型,新興行業將成為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與新興行業融資更為適配的直接融資佔比將逐漸提高。在這一過程中,投行服務於科創的力度將進一步加大。”李迅雷稱。

  近年來傳統券商發力布局金融科技,在IT上的投入比重越來越多。在AI時代,李迅雷認為,券商可以進行兩方面發力,一是通過資本市場給專注於做科技類、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化產品的企業更多上市機會;二是傳統券商需要利用AI技術發展客戶服務、智能選股等方面,應用場景較多。

  互聯網、金融企業廣泛參與AI相關產業鏈

  來源:Wind,中泰證券研究所

  就傳統金融機構加快數字化轉型而言,李迅雷認為,金融機構可以加大金融科技投入,提升科技人員佔比;積極對標互聯網公司,提升互聯網運營能力;推進開放平台戰略,與外部機構深化合作;以客戶為中心,提升金融服務能力,為客戶提供更加普惠、更加個性化的金融服務和產品。

  當前,處於風暴中心的AI將人類社會拉入了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中。在業內看來,一方面,未來AI技術將向文本、代碼、圖像、語音、視頻等多領域滲透,顛覆各行各業的運作模式;另一方面,AI系統可以提取數據,實現智能化決策與自動處理業務流程,有助於縮短工業製造過程中的任務執行時間,從而提高生產效率。

  李迅雷認為,這些變革意味著未來科創企業的發展模式將伴隨AI時代的到來而發生重大變化。對於企業而言,人工智能方面的投入和業務發展之間存在明顯的關聯性,企業在業務發展中會逐步加大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發與投入。因此,在這場AI時代的變革下,科創金融服務也將催生新的發展契機。

  “科創企業一方面要與投行等金融機構密切聯繫,利用各種融資方式支持企業發展模式的轉型,並通過金融機構更加精細化、更具創新性的融資服務,滿足科創企業的資金需求。另一方面,應充分利用券商等金融機構研究業務,積極開拓公司新的盈利模式和增長點,把未來企業的成長軌跡鎖定至產業波動的走廊裡,從而實現企業收益和風險的匹配。”李迅雷稱。

  以下根據第一財經20周年系列活動之第一財經價值投資論壇上本人的主題演講《AI時代:科創金融助推資本市場繁榮》內容整理。

  (本文作者介紹: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