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2018年爆款劇:崛起的“無名之輩”,奔流的“大江大河”

文 | 陳子非

回顧2018年的影視劇,電視劇這邊愁雲慘淡,年度收視率最高的劇集是年初的《戀愛先生》,也僅為1.561%,在往年這個數據也排進前10。

目前在播的獻禮劇《大江大河》口碑最好,平均收視率也破1%,其收視率是否可以超過《戀愛先生》還得看後勁

與之相對的,電影這邊風景獨好。年度總票房有望超過600億元,創下歷史性新記錄。

電視劇與電影何以呈現不同的景觀?從今年的爆款影視劇盤點,“知道”為你找出答案。

電視劇:爆款稀少

每年谷歌都會出一份Google Trends全年熱搜榜,盤點一年來全地球人最關注的事情。今年的榜單在幾天前揭曉,在電視劇分類下,《延禧攻略》成功登頂2018年度全球電視劇熱搜榜榜首,排名第二的是Netflix科幻電馭叛客電視劇《副本》(Altered Carbon),排名第三的是泰國電視劇《天生一對》。並且《延禧攻略》版權已賣給全球約90個國家和地區,不少網友驕傲地稱:國產劇揚眉吐氣地走出去了。

在今年電視劇萎靡的環境下,《延禧攻略》是為數不多的全民爆款。該劇在中國在線影片網站愛奇藝播出,目前網絡點擊量已經突破200億次。不少年輕人的社交話題一度圍繞著《延禧攻略》展開,以至於你若沒有看過該劇,都難以融入年輕人的社交圈了。其在華人地區的影響力也是其他電視劇所不可匹敵的。像《延禧攻略》在香港TVB播出時,創下了內地劇在TVB的收視紀錄,台灣也掀起了一股“延禧熱”。

從題材上來說,《延禧攻略》是一部宮鬥劇,宮鬥劇是最受中國觀眾歡迎的電視劇類型之一。不過,中國觀眾喜歡《延禧攻略》,並不僅僅因為它是一部宮鬥劇,更關鍵在於,它看起來太“爽”了。“爽”第一個核心特徵是:逆襲,從弱到強。它能讓觀眾有代入感,滿足觀眾的期待,宣泄觀眾的情緒。“爽劇”的另一個核心特徵是:對邪惡力量的即時性懲戒——“看到壞人,就把他乾掉”,讓觀眾的情緒得到即時性的宣泄。還有什麽比看到壞人被立即懲戒,更讓人感到暢快的呢?

可以說,《延禧攻略》的走紅在於它有強烈的“網感”,準確擊中觀眾情緒,反套路的情節設定也充滿新鮮感。這部劇本身也有強烈的“魏瓔珞”氣質,敢拚敢闖,你可以不喜歡,但它的銳氣倒是現在平庸、套路的電視劇生產線所缺少的。

《延禧攻略》是網劇方面的代表,《大江大河》則是電視劇的門面。該劇講述了1978到1988年間改革開放的歷史浪潮中,以宋運輝(王凱 飾)、雷東寶(楊爍 飾)、楊巡(董子健 飾)為代表的國營經濟、集體經濟和個體經濟先行者,在變革浪潮中拚荊斬棘,不斷探索和突圍的浮沉故事,以此來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

但《大江大河》的講述並不空洞刻板,它秉持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依賴時代饋贈的豐富素材,嚴謹創作,以生活流反映時代變化、彰顯時代精神、激勵人心向上。並且,《大江大河》製作上的精品化,比如影像的電影質感,符合年輕觀眾越發嚴苛的審美訴求。這足見說明:不論是何種題材的電視劇,也不論是對何種年齡層的觀眾而言,好的故事和製作都具備強大的吸引力。

電影:現實主義力作爆發

2018年的春節檔被稱為史上最強春節檔,為2018年的電影市場開了好頭。而春節檔的《紅海行動》更是上演了逆襲好戲,從春節檔“四大金剛”最後一名逆襲為春節檔的票房冠軍,並以36.5億元的票房成績成為2018年票房冠軍。

《紅海行動》是主旋律類型片的典範。它是主旋律電影,同時也是一部對戰型的軍事片,是一部具有國際視野、國際水準的模範大片。《紅海行動》裡精彩的動作戲毫不遜色於好萊塢大片,讓觀眾大開眼界、大呼過癮。有中國海軍的熱血行動、有真實殘酷的戰爭畫面、有英姿颯爽的中國女兵、有令人沸騰的英雄主義主題,《紅海行動》將華語對戰型軍事片/警匪片,推向了新的高度。中國軍人的英勇善戰和對國民的庇佑等主流價值觀,不是“強行植入”或者“強迫灌輸”,而是充分滲透到電影敘事的肌理中,潤物細無聲,在好看之餘自然而然地傳遞給觀眾,並讓觀眾接受,有效地激起了觀眾對於國家的榮譽感和認同感。

《紅海行動》踐行的類型化策略意義重大且深遠,它不僅激活了主旋律電影,也有助於中國商業電影走向成熟。

暑期檔《我不是藥神》以30.98億的票房成績一枝獨秀。

重拾現實主義這一優秀傳統,它直面的是許多中國老百姓心中深深的“怕”——疾病,尤其是疾病來臨時,沒錢買藥、沒錢治病的恐懼。通過徐崢飾演的程勇售賣“假藥”面臨的情法理衝突,電影拋出了一個個尖銳的問題:在生命權和法律之間,該如何抉擇?當個體陷入法律和倫理的困境時,我們的社會和制度為他們做了些什麽?為什麽風險降臨到個體身上時,我們的保障和救濟如此有限?

它也是商業和藝術結合的典範。比如徐崢飾演的程勇,與故事原型陸勇有很大變化,在故事前半段,程勇是一個自私懦弱的小市民,但故事後半程他開始了救贖他人和自我救贖之旅,他成了善良慈悲的“藥神”。

而平凡如你我,誰不是小人物呢?現實並不完美,可如果我們願意對他人的困境秉持多一些同理、善意和慈悲,那麽小人物也可以有大作為,一切也有理由越來越好。

年度黑馬《無名之輩》聚焦的也是小人物。這部電影出現的諸多人物,都是小人物,是長得最像平凡你我的芸芸眾生。中國的影視劇裡多的是上流階層的故事,比如霸道總裁的愛恨情仇、帝王將相的權謀爭鬥,偶爾有表現中產階層的都市故事,也常常因為脫離現實而顯得懸浮和架空。平凡的小人物一直是受忽略的群體,我們甚少在銀幕和熒屏裡看到他們的生存狀態、悲歡離合,即便大部分觀眾也都是平凡的小人物。

《無名之輩》揭示了小人物的窘迫,無論是保安、悍匪、高位截癱的女青年還是失敗的開發商,他們都困在艱難殘酷的現實裡,因為缺乏資源、金錢、機會、天賦等,他們看不到出路。但動人的是,《無名之輩》表現出了小人物對尊嚴的共同渴望——即便窘迫,他們依舊不放棄對美好生活的渴望,他們希望自己能夠活得體面。

有好口碑,才可能是爆款

電視劇和電影不同的市場結局,源於它們不同的創作流向。雖然2018年末,一批像《大江大河》《外灘鍾聲》《那座城這家人》的優秀現實主義電視劇播出,但這並沒有扭轉2018年電視就市場的整體創作傾向,即IP依賴症。

《一路繁花相送》《橙紅年代》《溫暖的弦》《南方有喬木》《甜蜜暴擊》《天盛長歌》《扶搖》《涼生,我們可不可以不悲傷》《新流星花園》等都改編自大IP,但市場反響遠低於預期,有的甚至遭遇收視率和口碑的雙重滑鐵盧。

另一方面,不少電視劇雖然高打現實主義的創作路線,卻淪為“懸浮劇”,空洞、浮誇、脫離現實,內裡依舊是各種陳腔濫調。

同樣地,電影創作如果也一味在IP路上狂奔,只有IP,沒有品質,其下場也同樣慘淡。暑期檔身陷抄襲醜聞的《愛情公寓》,第一天在觀眾懷舊情感助推之下,圈走了不少票房,次日影片票房跌幅近60%。再比如國慶檔的《李茶的姑媽》,作為開心麻花主推的第四部電影,《李茶的姑媽》首日排片佔極大優勢,該片上映兩日已攫取2億票房,不過,伴隨高票房的是一瀉千里的口碑,上映第二天,《李茶的姑媽》上座率就滑落至四部熱門影片的最後一位,票房也被《無雙》《影》相繼逆襲,最終黯淡收場。

總體而言,電影市場正在回歸現實主義創作路線。誠如評論者指出的,現實主義題材電影中的“現實主義”,並非簡單指對於現實的描述,只要是帶有強烈現實感與針對性,內容有對於現實生活的理性關注,能夠為人們提供思想資源與價值引領。2018年的《紅海行動》《我不是藥神》《無問西東》《西虹市首富》《一出好戲》《無名之輩》《狗十三》等,都是這方面的代表作。

以往影視劇能否成為爆款,主要看是否屬於IP、看演員陣容裡是否有流量明星、看製作是否巨集大、看宣傳是否有噱頭,而今隨著市場越來越成熟,觀眾越來越理性,爆款的核心是口碑。好口碑的影視劇不一定會成為爆款,但能夠成為爆款的作品,幾乎都是口碑之作。

優秀的“無名之輩”能夠崛起,壯闊的“大江大河”得以奔流不息——這是中國影視劇的福音,也是觀眾的福音。希望2019年的影視劇,能夠深耕精品,以優質口碑贏得閱聽人。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