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AI發展報告:中國論文、頂級研究機構和學者數量全球居首

5月24日,《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報告2019》(中英文版)在浦江創新論壇上發布。報告顯示,中國人工智能論文發文量居全球最高;中國擁有最多頂級AI研究機構和頂級學者。

《報告》由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聯合國內外十餘家機構編寫,從全球形勢、創新環境、科研突破、經濟發展、社會應用、人才支撐、區域格局等視角,對20個全球人工智能科技創新領袖城市2010-2018年的科技成果進行統計分析和關聯研究。同時,《報告》也對過去一年中國人工智能發展總體情況進行了回顧,力圖客觀反映《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規劃啟動實施以來的落實推進情況,揭示未來發展所面臨的新形勢和新挑戰。

報告分析發現,2018年以來,人工智能(AI)對科技、產業和社會變革的巨大潛力得到全球更加廣泛認同,各國人工智能戰略布局進一步升級,人工智能正在從少數大國關注走向全球布局的新格局。2018年,有12個國家地區陸續發布或加強了其國家級人工智能戰略計劃,另有11個國家正在籌備制定其人工智能國家戰略。

《報告》分析結果顯示,美國、中國、英國在人工智能發展方面表現突出,其它國家也各有特點。

美國人工智能論文引文影響力(FWCI)、PCT專利數量、企業數量和融資規模等指標都居全球第一,整體實力領跑全球。中國人工智能論文發文量居全球最高,企業數量、融資規模居全球第二。英國人工智能論文發文量、總被引次數、企業數量、融資規模等指標排名第三,在全球人工智能領域也具相當實力。以色列雖然論文和企業數量不多,但論文引文影響力指標(FWCI)以及產學研合作指標突出。日、韓兩國在專利申請方面也體現了一定優勢。

報告分析,2013-2018年,全球人工智能領域的論文文獻產出共30.5萬篇,其中,中國發表7.4萬篇,美國發表5.2萬篇。中美兩國之間人工智能科研論文合作規模最大,是全球人工智能合作網絡的中心,中美兩國合作深刻影響全球人工智能發展。

2018年北京AI論文數量比例已達到全球6.1%;上海AI論文數量比例已達到全球1.9%,超過東京、首爾,僅次於北京居全球第二位。“北京、上海已成為AI科技熱度最高的前沿城市。”《報告》寫道。從論文引用率來看,近年來中國城市AI論文質量快速提升,已接近歐美發達國家城市平均水準,但《報告》也指出,中國城市AI論文的水準和影響力與發達國家城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目前,中國已成為全球頂級AI研究機構最主要集聚地。

《報告》顯示,擁有TOP100AI研究機構最多的國家是中國,共擁有45家;其次是美國,擁有21家。中國機構包攬了全球TOP100AI研究機構排名的前五位,分別是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和哈爾濱工業大學。在全球TOP100AI研究機構中,位於本次調查覆蓋的20城市的機構有38家。其中,僅北京一城就擁有12家TOP100AI研究機構,其次是上海、首爾和雪梨,各擁有3家TOP100AI機構。

以學者全職工作機構所在國家統計,中國(含港澳台)入選TOP100AI研究學者數量最多,共有41人;其次是美國學者有16人入選;德國和新加坡各有6人入選;英國和日本各有4人入選;澳大利亞、瑞士和意大利各有3人入選。

在熱點領域科研分布上,《報告》指出,北京作為全球AI科研的領先城市,在絕大多數AI熱點領域上均擁有傲人的實力。其中北京相對優勢最為明顯的領域包括信號處理、控制和過濾系統、智能電力和能源系統、數據挖掘、訓練與預測、語義分析和檢索系統、計算機視覺、智能交通、分類、辨認和識別系統、智能圖像系統等領域。

上海相對優勢較強的領域包括控制和過濾系統、數據挖掘、訓練與預測、模糊邏輯與聚類、圖像分割和顏色處理、分類、辨認和識別系統等領域。《報告》認為,與北京相比,上海在AI各子領域的實力相對平均,顯著突出的亮點略顯不足。但另一方面,在中國城市實力總體較弱的部分AI子領域,上海則以全面發展的技術能力成為中國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支柱。

《報告》指出,過去一年來中國人工智能產業化落地加快推進,正在為中國新舊動能轉換和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社會服務領域應用場景豐富,為中國人工智能技術加快落地加速迭代提供了條件。

同時,《報告》也指出了當前中國人工智能發展中尚存在的一些問題,比如在人工智能引文影響力等體現科研質量的指標方面還較落後,另外,但在共性技術平台、芯片處理器等企業數量較少,基礎層領域發展相對薄弱。

報告認為,人工智能正在由學術界驅動轉向學術界和產業界共同驅動,需要產學研協同創新。然而,從數據上看,中國人工智能校企合作論文比例與美國、以色列等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人工智能學術研究仍以高校為主,與企業的結合程度較弱。高校和科研機構的科研成果與企業的實際需求結合不夠緊密,企業在科研項目中的參與程度較低,真正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協同開展的人工智能科研活動仍有待加強。

中國正加快人工智能發展步伐,自2017年《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發布以來,全國已有19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發布了26項人工智能專項政策,並提出了各自的發展定位與目標。

中國人工智能學科和專業建設加快推進,全國30多所高校成立了AI學院,75所高校自主設置了89個人工智能相關二級學科或交叉學科。人工智能進入高中新課標,第一本高中教材《人工智能基礎(高中版)》出版。人工智能企業通過與研究型大學共建聯合實驗室、研究院、研究中心等方式加速人工智能高水準人才成長,多層次AI人才培養體系逐步形成。

“人才培養是我們報告關注的重點。”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修全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從分析結果來看,確實現在人工智能發展的需求非常旺盛,產業、應用、基礎理論研究的人才需求,都在快速提升。但是人工智能是一個交叉型前沿學科,綜合能力要求比較高,需要一定培養周期。這方面,教育部去年頒布了很多具體的推動措施。有些措施可能也會對其他國家的培養模式有所借鑒,但是中國也需要更多向其他國家學習人才培養的經驗,共同推進人工智能人才培養領域的發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