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今日話題 | 百名中國遊客泰國機場遭野蠻搜身?不必誇大其詞

特約作者 | 伍裡川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乘坐肯亞航司飛機的“百名中國公民在泰國曼谷機場遭遇野蠻搜身”。

這條消息讓中國的輿論場炸了鍋。都什麽時代了,不僅搜身,還野蠻,這不是欺負中國人嗎?這還了得?

但真相才是最有效的清醒劑。

隨後的一波官方回應,讓我們可以離開被翻滾的口水淹沒的鍵盤,回歸理性討論。

該不該搜身值得探討,但沒必要動不動就“歧視中國人”

此事一開始就有一種羅生門的感覺。

15日下午,有微博網友發布長文,聲稱有中國旅客從非洲莫三鼻克乘飛機回國,卻在14日經停曼谷時被勒令全部下飛機,反反覆複地接受搜身檢查,導致200多名中國旅客滯留泰國。起因則是同機商務艙有黑人夫婦報警稱,他包裡的2萬美元被竊。長文還描述道,有中國旅客得知原因後,都覺得毫無道理,提出如何證明該乘客帶有2萬美元,又如何證明是經濟艙旅客偷了錢,並質疑泰國警察沒有搜查證就無理由搜身的合法性。

文中強調稱,“在飛機離開25分鐘後,泰國機場警方帶著這名所謂丟錢的黑人道歉,說他的錢沒有被偷竊,是他自己不小心放錯位置,現在找到了”,並為此致歉。

知乎上很快有了討論題:關於201個中國人乘肯航經停泰國被野蠻搜身的事有什麽看法?有句回復很搶眼:誰來解釋這種明顯針對中國人搜身行為不是一種侮辱?

真的是這樣嗎?中國駐泰使館官方回應卻給出了不同說法,稱泰國機場管理局和警方工作人員登機處理,要求“所有乘客”在廊橋處參照機場旅客安檢程序接受檢查。“飛機上的88名非中國籍乘客和36名中國乘客配合下機接受檢查,其他人員不願配合並拒絕下飛機,個別人員還對配合檢查的中國乘客進行謾罵。”“使館要求泰方絕對不能任何有歧視性待遇。泰方表示對所有乘客一視同仁。”

回應還特別指出:關於有媒體報導烏乾達籍乘客在飛機起飛後找回丟失錢財事,泰警方表示,此事並不屬實。該乘客已在機場警察局報案,警方已正式受理。

肯亞航空則回應稱,當時機場警察與安檢部門人員要求機上所有乘客下機接受檢查。並表示已為被拒絕登機的12名乘客免費改簽當晚其他班機飛往廣州。

換言之,除了 “201中國公民”在數據上有較大出入外,網帖中明顯失實的還包括,並非“所有乘客”都拒絕下機,也並非“明顯針對中國人”。

另外,根據駐泰使館的回應,可能比較尷尬的一點是,非中國籍乘客都配合下機接受檢查,不配合的檢查都是中國籍乘客。

不過,即便網貼中的說法存在諸多問題,很多網友仍然對泰國警察的做法感到不滿。質疑:飛機上的竊案並不少見,那麽,這種泰方稱為”安檢程序“級別的檢查但網文稱為”搜身“的檢查,究竟合不合乎法律或規則?要知道,看網友公開的照片和視頻,檢查時的確有”搜身“行為。

對此,網友跟帖分為兩派。一種認為這種檢查無理,另一種則認為這種檢查可以有。

有專業人員支持“檢查無理”的看法。如知名航空律師張起淮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各國航空當局規定雖有不同,但機組甚至機場警方在沒有任何證據的前提下也無權對全體乘客進行搜身。”

資深機長張琳則介紹稱,在飛機上接到乘客報案後,客艙部會通知機長,聯繫地面落地機場的警察局。落地後,由警察登機處理。空中保衛員也會盡量了解情況,控制現場,按標準流程處理。

不過,該班機是國際班機,涉及跨境執法,情況要複雜得多。

也有律師認為泰國警方做法可以接受。如南京律師崔武告訴筆者,為了公共安全,在追求“破案”的前提下,警方依法對乘客進行搜身式檢查無可指責。

這個話題讓人聯想到“公交丟手機,能不能要求搜身?”該問題曾經在中國的互聯網上引發激烈碰撞。

騰訊今日話題曾對該問題做過梳理:不僅民眾對該如何處理莫衷一是,不同警察的處理手法也大不相同——從讓公交開進派出所逐個搜身到直截了當告知失主不能搜查,警察有多達7種態度。就連法律人士的分歧也相當大。

根子上的問題在於,值不值得讓無關乘客讓渡隱私權利和寶貴時間,來嘗試直接抓獲小偷、挽回失主損失?有人認為不值得,社會成本太大;有人則認為值得,因為目的是伸張正義,打擊違法犯罪,不能讓小偷有僥幸心理。

毫無疑問,這種爭議性,也會在國境之外飄散開來。

有律師提醒,警察搜身合不合適,具體情形還得看是在哪個國家。有的國家,就不會允許這種行為發生。但總的來說,搜身的情形是越來越多。例如為了反恐,前幾年,法國新出規定,警察可以對民眾截停搜身。

有長住泰國的華人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在泰國公共場所警察執法搜身是常事。換句話說,也許可以等待法律層面的某種改變,但1月14日曼谷機場的那群乘客們是等不及的。

由此,中國駐泰使館提醒中國乘客配合泰方“正常檢查”,務必“理性維權”,也可謂語重心長吧。

理性維權,沒有那麽難

儘管警方該不該對所有乘客進行檢查值得探討,但我們仍然需要面對一個現實的考驗。那就是:到底下不下飛機、受不受檢查。無疑,我們在這起事件中,有理由做得更理性、更有策略。

何況,把此事渲染成專門針對中國人的野蠻搜身,本身就是一種誇大其詞。

應該注意的是,一旦把本屬例行檢查的行為視為專門針對中國人的歧視和侮辱,那麽我們的心態就會發生失衡,就會做出一些不理性的行為。儘管這種行為是出於維權目的,但仍然容易導致事件擴大化。

這就好比一些足球球員,總是懷疑裁判對自己不友好,誤讀之後,精力不再放在比賽上而是放在其他細枝末節上,越想越氣,就會做出出格行為,反而陷入不利局面。

按照駐泰使館的數據,在所有外籍乘客都下飛機接受檢查的情況下,在部分中國乘客也予以配合的情況下,多名中國乘客拒絕合作,甚至有人對接受檢查的中國乘客進行謾罵,這就過分了。這已經不是維權,而是賭氣和遷怒了。

他們也許想要的是同胞言行的整齊劃一、團結。但是這種所謂的整齊劃一、團結,只會讓事情鬧僵。

理性維權,真的很難?其實並不難。中國駐泰使館其實已經給出路徑。一方面,使館積極交涉,使得此事的進程始終處於一種“可控”的範圍內;另一方面,使館人員始終與中國乘客保持信息溝通,教他們應對之策。而“配合正常檢查”則是重中之重。

其實,這一條是中國公民在海外遇見類似事件時的基本處置之道。為什麽必須要配合規則,而不能“遇到不平一聲吼”呢?其實也不難理解,因為你大概率不熟悉當地法律和執法習慣,不配合的話容易吃眼前虧,寄望於中國人熟悉的“法不責眾”“按鬧分配”更是不切實際。

所以,先配合,若感到不滿再投訴,毫無疑問才是理性的做法。

而且,就算在國外遭遇不正常的對待,及時尋求中方人員的救濟如今也並不困難。

駐泰使館在回應中也說了:繼續努力,全力維護好在泰中國公民的安全與合法權益。

可以說,在正常的態勢下,理性維權不至於帶來不可測的命運,不至於成為“忍氣吞聲”的代名詞。

但一些中國公民在海外非理性維權甚至“撒潑”式較真的行為,卻令人尷尬。這種維權行為越是“聲勢”浩大,越是難以收拾局面。

上綱上線不可取,“下綱下線”也不可取

在此事件中,我們能看見“上綱上線”的疑影,例如,看見檢查就疑是設計自己、歧視我方,把例行的檢查視為“歧視中國人”。

反之,“下綱下線”的言行也存在,也值得檢討。

所謂的“下綱下線”就是輕視規則,把“原則之事”弱化為雞毛蒜皮,隨意對待。這當然指的是拒不配合等行為。

奇妙的是,一起事件中,往往“上綱上線”和“下綱下線”兼具。有時,正是因為“上綱上線”,才要“下綱下線”,以示尊嚴,以示蔑視,以示氣節。然而,這已經有點邏輯錯亂了。

若合法的權益受侵害,自然要設法維護。但既然駐泰使館和中國乘客聯繫時都勸言“配合”“理性”,那麽在彼時的情境中,接受檢查,實有必要。畢竟,及時、安全回國,是頭等大事。

能夠想見,人在異國他鄉時,對一些特別的遭遇比較敏感,對於自身權益和細節體驗尤為重視。渴望受到尊重。這是一種很正常的心理。但是不是凡事都要牽扯到“歧視中國人”呢?

“歧視中國人”最容易刺激社會情緒,但恰恰需要謹慎客觀審視事件性質。在這個問題上,無論身處國外還是國內,心情是相通的,大家跟帖力挺、聲援“被歧視”的國人,本身也是一種抱團。這種情結至深,令人感動,但也需要謹防被誤讀和曲解帶歪節奏,以至於乾脆“硬扛”“死掐”,讓事件難以收場。

殊不知,在任何地方都敬畏規則,才是自信和有力的根源。

經濟日報評論員曾發表《海外維權不可任性》的文章。試摘一段共享:應該看到,法律知識欠缺、規則意識不強、對當地風俗理解有差異、訴求表達與國際通行做法脫節等現實問題,都是造成中國遊客海外維權“水土不服”乃至過度維權、非理性維權的深層次原因。對此,最關鍵也是最有效的做法,就是增進對旅遊目的地國的了解,遵守各項法律法規,尊重當地風土人情,遇到突發事件保持理性。

“中國遊客海外維權,如果采取極端做法,結果往往是損人不利己”,這句話裡透著深意。以敬畏規則、理性配合換得進退兩“能”、豁然開朗的境遇,不失為一種智慧。

中國人在海外,從“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隱忍,到“我可以說不”,是一種看得見的進步。但這種進步不可成為濫情、任性的借口。任何時候,任性都是魔鬼。

第4661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