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湖南:“盆景”變“風景” “花園”變“家園”

夏秋之交,在湖南長株潭城市群生活或旅行的人們發現,藍天白雲、河川碧透、空氣清新、草木葳蕤的景象越來越常見。

長沙市“藍天辦”統計數據顯示,截至7月底,今年長沙城區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累計163天。天更藍,空氣品質更優,是長株潭城市群“兩型建設”的一個縮影。

2007年,湖南獲批長株潭城市群全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以下簡稱“長株潭兩型試驗區”)。10年來,湖南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分三個階段推動“兩型改革”,下大力氣推進汙染治理“攻堅戰”。通過轉型發展、創新發展、城鄉統籌發展和可持續的發展,不僅留住了青山綠水,經濟總量、運行品質還實現了同步提高。

湖南花園變家園

頂層設計劃定“兩型改革路線圖”

長株潭兩型試驗區以長沙、株洲、湘潭3市為核心,輻射嶽陽、常德、益陽、衡陽、婁底5市(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稱為環長株潭城市群),面積9.68萬平方公里。

長株潭城市群位於湘江中遊,三市呈“品”字形分布,市中心彼此相距約40公里。三市地理位置相近,功能定位互補,文化習俗相通。10年前,受各種歷史遺留問題影響,長株潭城市群存量汙染相當嚴重,尤其湘江重金屬汙染在國內外都相當出名。

一些研究者認為,10年前,湖南省委、省政府以長株潭城市群為主體,探索踐行“兩型改革”,既是突破汙染困境的現實需要,更是謀劃綠色發展的遠見布局。從10年改革發展路徑來看,長株潭兩型試驗區提供了超大規模城市群及省域重點地區綠色發展標本。

“長株潭兩型試驗區的一個鮮明特色就是不斷優化頂層設計,告訴幹部群眾什麽是兩型‘怎麽建設兩型’,以此將兩型理念、要求、方法注入經濟社會等領域。”湖南省長株潭兩型試驗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易春陽說。

霧霾在天上,根子在地上;汙染在水中,源頭在岸上……“資源節約、環境友好!”2007年底,“兩型社會”國家試驗重任賦予湖南。

《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10年來,湖南省構建了以長株潭城市群區域規劃、總體改革方案為龍頭,14個專項規劃、10個專項改革方案、17個示範片區規劃和87個市域規劃組成的多層次、全覆蓋的改革建設規劃體系,形成了兩型改革“路線圖”。

十八大後,湖南又頒布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實施方案,明確以兩型試驗區為龍頭,以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統攬兩型社會建設和綠色湖南建設。

從湖南省政府出發,沿著城際乾道芙蓉路南下,車行十多公里就進入了長株潭三市交界區域。這一帶全是低山丘陵,植被茂盛,鬱鬱蔥蔥,被稱為長株潭城市群“綠心”。

為遏製長株潭三市“攤大餅”式的毀綠擴城趨勢,湖南先後制定頒布“一規劃一條例”的“綠心”保護頂層設計。2011年8月,湖南省政府批複《長株潭城市群生態綠心地區總體規劃》;2012年11月,湖南省人大通過《湖南長株潭生態綠心保護條例》。

市場機制催生“兩型改革活力源”

一些接受記者採訪的幹部和學者認為,湖南“兩型改革”特別注重下好市場改革的“先手棋”,以市場手段推動資源合理配置。

2017年,湖南瀏陽市巨集源造紙廠以其所有的30.65噸化學需氧量、28.90噸二氧化硫、1.7噸氨氮、2.94噸氮氧化物初始排汙權整體抵押的方式向長沙銀行瀏陽支行貸款人民幣50萬元。貸款期間,這批排汙權仍歸巨集源造紙廠所有,不影響其正常使用,排汙權有償使用費由企業按年度繳納。

“之前真的不了解,排汙權還可以用來抵押貸款。”瀏陽市巨集源造紙廠負責人曾祥輝說。

記者了解到,為了推進“綠色信貸”機制建設,拓寬企業汙染減排融資管道,中國人民銀行長沙中心支行、湖南省環境保護廳、湖南省財政廳於2015年11月5日發布實施排汙權抵押貸款管理辦法,規定擁有合法排汙權的企業可以向湖南省轄內依法設立的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和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等銀行企業申請排汙權抵押貸款。

湖南省環保廳環科院副院長劉劍告訴記者,湖南2011年獲批全國首批排汙權交易試點,試點範圍逐步從長株潭3市擴展到湘江流域8市,並從2015年1月起在全省所有工業企業全面實施。目前,排汙權交易一級市場基本建立、市場交易逐漸活躍。全省共7763家企業確定了初始排汙權,8200多家企業繳納過有償使用費,全省累計實施市場交易3243筆,交易總額3.3億元。

湖南自2012年起開展居民用水、電、氣階梯價格改革。“居民階梯電價實施後,居民生活用電量增長幅度由實施居民階梯電價前的2011年下半年9.5%和2012年上半年的19.4%,下降到2012年下半年的7.1%和2013年上半年0.7%,同比增長幅度分別下降2.4個百分點和18.7個百分點。”湖南省經信委節能處副處長殷立科說。

“在城鎮汙水垃圾處理、農村環境整治、土壤重金屬汙染治理、江河湖泊治理等領域,我們引入了合約環境服務、公私合營、委託運營等模式,比如長沙市對餐廚垃圾就實行強製性第三方治理。”劉劍說。

湖南還制定了80多項兩型標準、規範、指南。在兩型標準指引下,湖南建立了兩型產業準入、退出、提升機制,首創政府兩型採購,引導綠色生產和消費,累計受理全國720余家企業的2600多個產品,將311家企業的1330個產品納入省政府採購兩型產品目錄。

記者調查還發現,以承擔國家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兩型社會”試驗區為依托,長株潭城市群充分發揮承東啟西地緣特色和城市群互補優勢,以市場力量和政策激勵帶動科技創新,催生了一批世界領先的原創技術和產業,促成了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兩個轉變,打出了自主創新的響亮“名片”。

汙染攻堅描繪“兩型改革工筆畫”

“今年空氣品質特別好,現在站在湘江邊上拍照,拍出來的照片絕對可以用澄江如練、碧空如洗來形容,真的一點兒都不誇張。”64歲的長沙環保志願者張運和說。

過去,湘江汙染全國聞名,一批高汙染工業密布湘江沿岸。為了重現一江清水,湖南近年來將湘江治理作為“一號工程”。曾經的“汙染大戶”——長沙坪塘老工業基地、湘潭竹埠港重化工區、株洲清水塘老工業區相繼完成整體“關停並轉”“退二進三”。

竹埠港曾是聞名中外的“世界電錳之都”,過去多年的粗放式生產使其淪為汙染的“活字典”,更是威脅湘江和洞庭湖的“生態炸彈”。鼎盛時期,竹埠港化工業每年排出廢水約264萬噸、二氧化硫約2000噸、各種工業廢渣約3萬噸,“三廢”所含鎘等重金屬對土壤和地下水都構成嚴重威脅。

記者近日在竹埠港看到,曾經鱗次櫛比的廠房,已全部夷為平地。湘潭市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辦公室主任李海深告訴記者,截至2013年,竹埠港工業區GDP達47億元,佔所在的湘潭市嶽塘區總量的1/4強;工業區產生的利稅,則接近嶽塘區可用財力的兩成。但湖南省市區三級政府不惜忍痛“割肉”,到2014年10月,竹埠港28家化工企業全部關停。

更難啃的“硬骨頭”是株洲清水塘老工業區。這個聚集數百家冶煉化工企業的地區,曾將株洲拖入全國十大汙染城市之列。2013年,株洲以壯士斷腕的勇氣,決心去掉汙染落後產能,啟動了清水塘老工業區搬遷改造。截至2017年底,清水塘147家企業關停,剩下的6家也將在今年關停。株洲,從一座“黑乎乎、灰蒙蒙”的城市,變成了“綠油油、水靈靈”的城市。

“藍天保衛戰”也是長株潭兩型試驗區“綠色攻堅”的重中之重。湖南通過長株潭區域大氣汙染聯防聯控機制,把長株潭三市作為一個大氣汙染治理單元,實施統一標準、統一預報、統一防治、統一執法。另外,湖南省還頒布了大氣汙染防治條例,修訂機動車排氣汙染防治辦法等,加強對工業、機動車船、揚塵等大氣汙染的綜合防治。

在長株潭城市群,越來越多人真切地感受到,“兩型社會”建設正從最初的藍圖和“點”上供觀賞的“盆景”,開始成為示範社會的“花園”,百姓居住的“家園”。(圖片來源與網絡)

文章發表於武漢全民義務植樹網本地資訊,http://www.whyiwuzhishu.gov.cn/ 轉載請注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