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觀眾流失嚴重,今年暑期檔為何遇冷?

截止到7月19日,上映了11天的《中國醫生》票房已經超過了9.3億。可能對比疫情之前的同期數據來看,這並不算什麽可喜可賀的成績,但放在今年來看,這已經是五一檔以來除了《懸崖之上》之外,票房最高的影片了。本片憑借後發製人的優勢,票房短期內就超越了《1921》《革命者》等有大量明星參演的同檔期重磅影片,並且有希望成為最賣座的獻禮片之一。但《中國醫生》的票房表現,可能只是一個孤例。

今年上半年,中國影市經過了長時間的低迷,最終票房總收入定格在275.7億人民幣。我們回望疫情之前的半年總票房,2018年達到峰值,為320.3億,2019年雖不及這個成績,卻也突破了310億元。今年的半年票房數據,更接近於2017年271億。其中多部被給予厚望的電影的票房均未達預期,《天堂電影院》本想借著端午假期的東風,重現當年《海上鋼琴師》在內地複映破億元票房的觀影狂潮,但是最後軟磨硬泡了一個月,票房也沒過兩千萬,讓不少影迷大跌眼鏡。與之前相比,有如此大的票房滑坡,疫情自然是最大的原因,但在國內疫苗接種率創新高、防疫工作越做越好的當下,還有什麽因素讓觀眾開始對電影院敬而遠之了呢?如今暑期檔正式開鑼,曾經17年有《戰狼2》,18年有《我不是藥神》,19年有《哪吒之魔童降世》,今年會不會有影片續寫票房神話?

今年七月是“慶祝建黨百年”的重要月份,自然也上映了大量獻禮電影,這無可厚非,但是獻禮電影本身卻發生了題材撞車。僅在七月上半月,就有《1921》《革命者》《紅船》三部以表現中國共產黨建黨之前風雲變幻時局為背景的電影上映。這些電影中的所拍攝的歷史事件和人物都有很大的重疊,觀眾在選擇的時候難免會有重複的感覺,所以題材的獨特性與新鮮感是很有必要的,而這也是《中國醫生》能在這麽多獻禮電影中“突出重圍”的關鍵因素之一。

《紅船》

在今年上半年的電視劇熒屏,《覺醒年代》絕對是一部話題之作,無論是豆瓣9.3分的高分,還是片中陳獨秀、李大釗的形象頻上熱搜,都讓人感慨主旋律劇的春天來臨了。但是在電影方面,卻沒有重現《覺醒年代》的輝煌成績。電影《紅船》甚至找來了《覺醒》中李大釗和毛澤東的扮演者來飾演相同的人物,但在市場上卻依然反響平平。筆者認為,獻禮片有著廣泛的題材可以選擇,建國70多年來的宏偉畫卷也有很多可以值得書寫的,創作者不必拘泥於晚清到民國的那段歷史,尤其是在2019年的《我和我的祖國》中,每一個短片所代表的年代都可以創作一部相應的長片出來。從2011年的《建黨偉業》到今年的《1921》,觀眾已經看了太多重複的故事,如何找到更新穎的題材與創作角度,而不是一窩蜂地拍同一個故事,才是創作者亟待突破的重點。

大量電影導演和演員轉戰小螢幕已經是一個新常態,並且很多電影圈的頭部力量,也逐漸向劇圈傾斜。這大半年以來,我們看到了“三金影后”周冬雨出演的《千古玦塵》、馮小剛導演的《北轍南轅》相繼上線網絡平台。去年,一直混跡於國產文藝片的秦昊和張頌文也加盟了愛奇藝的《隱秘的角落》。甚至受過張藝謀“永遠不要拍電視劇”這種語重心長囑托的章子怡,也去拍攝了古裝大劇《上陽賦》。以前坊間盛傳的電影與劇之間的鄙視鏈,看起來正在慢慢消失。但是,他們或許只是看清楚了“今時不同往日”。

《北轍南轅》

隨著2020年的新冠疫情爆發,本就被電商打擊多年的實體經濟直接被打入冷宮,重度依賴電影院的電影行業也未能幸免,在這個“電影寒冬”的大趨勢下,有大量從業人員“外逃”賺錢也就不令人意外了。而引發的另一重局面就是以徐崢《囧媽》為首的“院線轉網”大軍。去年春節,在全國影院因疫情關閉的時候,徐崢表示已經將《囧媽》以六億元的價格賣給字節跳動,此舉引發業界嘩然,甚至一度有院線發表抵製徐崢的聲明,之後《大贏家》《肥龍過江》《征途》等片紛紛“棄院投網”。雖然這是因為疫情而做的無奈之舉,但是經此一役,除了只看大銀幕的鐵杆影迷之外,大部分一年能去幾次電影院的普通觀眾變成只有春節和家人去一次電影院,加速了今年電影市場的危機。

影片品質也是將觀眾逼出電影院的重要原因之一。回顧今年到目前為止的院線片,好評佳作寥寥,票房與口碑雙收的只有五一檔的《懸崖之上》,反觀其他檔期的高票房新片,春節檔的《唐探3》《李煥英》,清明檔的《我的姐姐》,端午節檔期的《超越》《當男人戀愛時》,口碑要麽兩極分化,要麽慘不忍睹。觀眾不想再為了一部爛片而花錢花時間陪著主創們玩,這說明市場越來越理智,同時也提醒著電影創作者們,其他的平台正在迎頭趕上,電影已經不像以前那樣高高在上地站在鄙視鏈頂端了。

縱觀2021年上半年的爛片,不僅爛,而且個個手段超群、“身懷絕技”。如此看來,八年前的《富春山居圖》可以說是十分真誠了。回看今年,既有像《日不落酒店》這種拿著沈騰的人形紙板騙不明真相的觀眾進場的惡劣行銷手段,也有如《真·三國無雙》只在影院上映七天就馬上上線網絡的騷操作,這些行為已經完全超出了觀眾對於一部電影應該有的想象力的邊界。太多與電影創作無關的花邊新聞會消耗掉觀眾們本就不多的耐心,如此竭澤而漁,在電影之外的部分動太多心思,終會引來觀眾的反彈。所以上述影片的工作人員有這些工夫,不如潛心打磨影片品質,方是真正的可持續發展之道。

《日不落酒店》裡的沈騰人形紙板

今年的電影不僅質量普遍低下,而且數量很少,常常在冷門檔期出現沒有新片可排的情況,尤其是六月最後一周,迫於“七一檔”的壓力,竟然一部新片都沒有。影迷們從去年就開始期待的《美人魚2》《堅如磐石》《封神三部曲》《風再起時》等片,依舊沒有消息。另據消息稱,原定於今年暑期上映的《外太空的莫扎特》《涉過憤怒的海》等熱門大片均已撤出。大家似乎有了普遍的共識,那就是暑期檔已經賺不到錢了,全年只有春節檔能掙到錢,所有人都在觀望。今年已經上映的《陽光劫匪》《熱帶往事》等片都是疫情前就拍攝完畢的電影,而其他積壓的老片何時放出,就不得而知了。

而今年的老片複映環節也沒達到應該有的效果,無論是四月五月連著排的《魔戒》三部曲還是六月端午檔期的《天堂電影院》,都沒有達到票房預期,其中最高的一部是《魔戒:護戒使者》,重映票房達6080萬,僅僅比二十年前首映高了一千多萬。如果算上二十多年的通貨膨脹,那麽如今重映的表現要比當年差得多。經過了這一輪的重映失效,經典祛魅和新片不足等挑戰的輪番衝擊,市場會更加脆弱。《燃野少年的天空》《青蛇·劫起》等片如約而至,以及網傳可能會空降暑期的《長津湖》,哪部片子會前幾年的票房爆款,在暑期檔駭客入侵?我們還需要謹慎觀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