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馬來西亞教授:從中國傳統教育的“成功”,談教育技術問題

Abd Karim Alias是馬來西亞理科大學的教授,也是在線教育的倡導者與踐行者,他喜歡分享一些關於教育的理念。

之前,他在臉書上發表了一篇關於中國教育的文章,結果很多讀者在該文章的評論區留言。看到那些留言,Abd Karim Alias不淡定了。因為大多讀者在讀了文章後認為:也許,傳統的“粉筆+談話”方法,是我們人類最好的教學方法。

為什麽大家會這麽認為?為什麽Abd Karim Alias會不淡定?

事情要從幾年前說起。

2013年,當多數西方國家開始注重協作式學習,將傳統教學轉向更豐富的教學形式時,我們國內依然在用傳統的“粉筆+談話”的灌輸式教育。這種情況下,我國學生在PISA,TIMSS和PIRLS等國際考試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績,此結果震驚了很多西方教育者。一度讓他們懷疑,西方對教育方法的創新是錯誤的。

鑒於此,英國的70名老師組成一個訪問團,來到上海,調研為什麽中國學生在國際測試中會表現得如此出色。經過一番觀察與調研,這些老師回國後總結出:中國教育的成功,很大程度來自“粉筆+談話”的傳統教育方法,而不是西方大肆推廣的“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也不是讓學生在學習中掌握主動權的合作式學習。

Abd Karim Alias教授之前分享的文章,就是關於這件事的。因此,讀者讀完後,被中國教育的成績征服,一致認為傳統的教育方法才是最好的。

為此,Abd Karim Alias教授不淡定了。

面對讀者一致的認識,Abd Karim Alias教授甚至不知道該失望還是該慶幸。至少這件事讓他很想發表一些自己的看法。

首先,他提出兩個問題:

PISA、TIMSS和PIRLS測試的是什麽?

這些測試是否充分反映了一個良好的教育體系應該傳授給學生的整體智力以及其他技能和價值觀?

他認為,這些測試未必是對教學價值的良好評估,因為它們與實際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的聯繫較少。他說,沒有任何標準化測試可以測試真實世界的知識和技能——這只是一個神話!

他又從眾多留言裡,挑選了幾個不同的觀點:

“馬來西亞需要對其糟糕的成績感到擔憂,而這些成績可能是因為該國依賴於一種偏愛‘粉筆+談話’式的教育體系,以及一種以教師為中心的環境,這種環境幾乎不能教會學生批判性思維。上海Pisa的情況充滿了爭議,他們目前仍在實行的戶籍制度嚴重影響了測試結果。上海以及中國都有著非常獨特的特點,因此在得出任何關於它們的‘有效’教學實踐的結論之前,必須加以考慮。”

“首先,讓我們想想‘粉筆+談話’是什麽意思?這不就是關於教師使用黑/白板、電子板、活動掛圖、幻燈片、視頻等教具嗎?是的,這就是概念‘教學’最有效的地方,教師需要幫助學生掌握概念,否則……如果你看過可汗學院的視頻,你會發現它們就在用我們需要的‘粉筆和談話’式教學。好的教學之後才能讓學生自主學習。但首先必須是“粉筆和談話”,然後才是其他吸引學生的方法。”

“我認為我們需要了解‘粉筆+談話’是什麽意思,它通常是與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有關,教師在講故事,學生在聽。可汗學院就有很多‘粉筆+談話’,但它們也絕對不是有效教學策略的萬能靈藥。我認為,翻轉學習、協作學習以及其他很多策略都是我們所需要的。但是我認為一些‘粉筆+談話’式教學是必要的,問題在於如何平衡。我在馬來西亞的時候,看到每一個單獨的公共教室裡整天都是‘粉筆和談話’式的教學,教師需要時刻維持課堂秩序。這對我們的學生就沒有什麽好處。”

當然,Abd Karim Alias教授也在文章底下寫了自己的觀點,也因此,有了下面的文章:

“是的,‘粉筆+談話’式教學仍然很流行。但我想重申,我們可以通過多種教學策略來取得平衡,將傳統方法和技術結合起來,旨在培養高層次思維的同時能實現有效的學習。然而,這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因為教師必須在有效的教學中投入大量的思想。”

以下是Abd Karim Alias教授關於這個問題的觀點。

我相信一個“好”老師會建立一個在不同時期適合不同學習者的教學體系,這就是為什麽教得好會很累的原因。不能隻用一種教學方法。“一刀切”式的方法對個人成長和學業成績都沒有好處,不利於有效的學習和教學。在這方面,技術的作用就可以幫助我們增加參與和豐富學生學習經驗的價值。

注意,我上面提到的關鍵字“增值”。許多所謂的顛覆性技術都曾承諾要給教育帶來革命性的變革,但迄今為止,沒有一項技術能做到這一點。原因很簡單——技術只是工具——“有工具的傻瓜還是傻瓜”。

技術不是萬能的。我們仍然需要經過專業培訓的優秀教師來使用技術,把它作為工具之一,以增加TA的技能和技巧。吸引學生的“非技術”方式還有很多——演示、實踐練習、討論、辯論、講故事等等。總之,在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環境中,教師的角色更為重要。擔當的是一個推動者和學習設計師的角色。

是否真的有必要使用技術?

目前,已經有很多關於將技術整合到課堂中的文章。人們通常的問題是,它是否真的有必要?它真的有用嗎?

在我看來,“粉筆+談話”式的傳統方法仍然有其重要的地位,但我也堅信,教育技術也可以提供無數的教學益處。今天,各種形式的技術發展迅速,並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同樣,今天學生的聯繫方式是前幾代人無法想象的,這也直接影響著他們如何學習以及教師如何在課堂上進行教學。

因此,以學生熟悉的方式與他們進行交流是有意義的。如果今天的教育者仍然不願意在教學活動中使用技術,或者仍然消極地看待技術,這是不可理解的。當然,像生活中的大多數事情一樣,我們也應該認識到凡事都有分寸,不要過度依賴技術。技術應始終與健全的教學原則結合使用。它不是唯一的東西,但它會增加價值。它永遠不會取代一個好的老師!

當課堂之外的生活發生了如此巨大的變化時,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如何能夠吸引和激勵學生?我相信可以利用現有的技術來提高學生的教育體驗。

雖然我教的是全日製課程(面對面式),但我也會通過在線(或虛擬)講座的形式補充一些課堂上的主題。這樣做,是為了加深學生們對某些困難概念的理解,或者討論更多由於時間的限制而沒有在課堂上討論的問題。

我可以讓學生在上課前觀看講座(正常的面對面講座),這樣我就可以利用上課時間與學生進行更多的討論和互動;

學生也可以在方便的時候複習講座內容。

老實說,準備線上的教學資料是費力且費時的。它包括準備幻燈片、為每張幻燈片編寫腳本、錄製和編輯視頻、錄製音頻,最後將所有內容組合成一個演示文稿。然而,通過不斷的定期練習,準備在線講座的過程也會變得更容易和更快。

在線講座有用嗎?

在線講座有多有用?明智而謹慎地使用在線講座,可以有效地為課堂學習增加另一個維度。學生可以反覆觀看演示文稿,或是複習,或是更好地理解過程。這是給課堂教學增加價值的好方法,因為很多時候,即使隻講課程的重要內容,課堂時間也是非常有限的。

建議每次在線講座的時間限制在10分鐘以內。對於一個較長的講座,你可以把它分成幾個10分鐘左右的片段。

我教的是科學技術課(食品科學/技術),這門課程需要大量實用方法。雖然許多食品科學/食品加工的概念可以在課堂上學到,但它們可以通過超越教室的壁壘而得到極大的提高。

一個人不能僅僅通過展示流程圖或者一些圖片來教授食品加工課程。同樣,僅僅解釋某些分析方法的原理和步驟是不夠的。在理想的情況下,最好是通過實踐方法或直接演示來教授原則或概念。

想象一下,如果去教一個學生使用Lane-Eynon滴定法來測定還原糖。實驗方法和反應是非化學計量的,嚴格遵守操作規程才是獲得良好結果的關鍵。你就可以對整個實驗過程進行錄像,突出滴定的關鍵步驟。這將避免學生在執行分析程序時犯不必要的錯誤或系統性錯誤。

同樣,在食品加工操作(如植物油的提取和精煉)的教學中,每一個步驟都可以用視覺的形式記錄下來,並結合敘述。當我教零食製作的時候,可以講解製作過程的順序,並展示製作過程各個階段的圖片和視頻剪輯。這些例子代表了一種不同形式的教學法(教學方法),可以充分利用有效的教學,最終將極大地造福於學生。

底線是什麽?無論是“粉筆+談話”、PowerPoint、Prezi、Twitter還是小組討論,最棒的老師總是會用各種方法讓每個學生在任何時候都能表現出最好的一面,從而在各個方面、各個時期去激勵學生。

因此,讓我們在擁抱技術的同時,不要忘記那些低技術時期的、但經過時間考驗的“粉筆+談話”式教學!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