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社論:願消費、敢消費對經濟很重要

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了2018年主要經濟數據,在總體保持平穩態勢的背後,一些重要數據的變化值得重點關注,也給經濟決策者提供了參考,順勢而為。

其中最明顯的,莫過於傳統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已發生根本性變化。國家統計局稱,消費作為經濟增長主動力作用進一步鞏固,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76.2%,比上年提高18.6個百分點。與之對應的是,去年貨物進出口總額雖然首次突破30兆元,同比增長9.7%,但順差為23303億元,比上年收窄18.3%。

兩相對比不難發現,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日益提升,淨出口則日漸式微,且這種趨勢似乎難以改變。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在回應中美貿易摩擦時也提到,中美互利共贏的本質不會改變,合作需求潛力十分巨大,但也要看到,中國經濟增長總體上是內需主導。

的確,雖然妥善處理中美貿易摩擦對中美兩國乃至世界經濟都十分重要,中方也一直積極爭取,但對於中國經濟而言,最重要的還是通過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打造內需驅動型經濟。

而且,中國經濟欲成為內需驅動型也是有基礎的。數據顯示,中國大陸2018年末總人口接近14億,為13.95億人,全年出生人口1523萬人,人口紅利仍然存在。人口眾多的同時,居民收入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均穩步提升。統計顯示,去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比上年名義增長8.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5%,快於人均GDP增速;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0987億元,比上年增長9.0%,電商平台天貓僅“雙11”一天就成交2135億元。

事實上,早在去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的分析研究2019年經濟工作會議上,就提到要“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提升國民經濟整體性水準”。而要提振內需,從目前中國的情勢來看,需要從提高消費意願和改善消費能力兩個方面發力。

要讓居民有更強烈的消費意願,產品和服務品質至關重要。中國產品品質水準近年總體不斷提升,但仍然存在部分產品和服務等級偏低,出口商品國際競爭力不強,缺乏世界知名品牌和跨國企業。統計顯示,2017年國內“海淘”用戶達6500萬,並呈現上升趨勢。此外,服務性消費也是未來發展方向,有機構預計,到2020年城鎮居民服務性消費比重將由目前的40%左右提高到50%左右,形成一個“新消費時代”。

至於改善消費能力,除了讓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續增長這個顯性的因素外,降低居民負擔、緩解民眾後顧之憂也不容忽視。

去年10月開始,新個稅法部分減稅措施進入實施階段,統計顯示,實施首月全國個人所得稅減稅316億元,有6000多萬稅改前的納稅人不再繳納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11月份個人所得稅則同比下降17.3%。有機構分析,隨著新個稅制度全面實施,今年消費增長率可以提升0.2%~0.3%。此外,還應將積極的財政政策傾斜於養老、醫療、教育等關乎民生問題的領域,以緩解居民消費的後顧之憂。

值得一提的是,需要警惕高房價對消費的抑製作用。國人尤其是年輕人房貸、房租支出佔收入比重之高,使得他們在消費時多有顧慮。因此,必須堅持抑製房價上漲,讓房子回歸居住屬性,且通過多管道供應讓年輕人住有所居。

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中國發展可能會面臨國內改革的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以及波譎雲詭的國際形勢,此時最好的應對之策就是“做好自己的事”。即通過提振內需形成擁有14億人口的強大國內市場,使之成為中國經濟源源不絕的內生動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