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石躍峰:入傳統之法而求真、聚澎湃之情而取神

人民藝術家——石躍峰作品欣賞

藝術家簡歷:

石躍峰,山西榆社人,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書協行業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山西省書法家協會主席。

石躍峰:入傳統之法而求真、聚澎湃之情而取神

2011年筆者組織一次“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全國書法大展”,石躍峰的草書引起很多人的關注,自此,筆者與石躍峰有過多次接觸,也有過直達心扉的交流,筆者曾帶著故意為難他的意圖,以書法學術問題,刁難過他,沒想到他不僅草書寫的好,他對書理書論的研究,也讓筆者驚歎。他語速很快,反應也很快,談傳統,他語言濃縮,“乾貨”很多,引經據典,沒有空中樓閣式的藩籬,他對當代書法的思考,有禮數、無禁忌,不避短、不矯情,能感觀時代流弊,能對自己進行深入剖析,娓娓道來,讓人醍醐灌頂、腦洞大開。

沒有注入情感的藝術難以感人,沒有恆心駐守的探索就不可能精專。石躍峰以闊達的心性寄托於新時代草書的審美精神,以積久成習的嗜好沉醉於傳統之法的研究,在心追手摩的漸進、漸悟、漸變中,融會貫通、博采眾長,形成 “入傳統之法而求真,聚澎湃之情而取神”的藝術風貌,讓筆者難忘。他那雷霆千鈞的筆力、流暢婉轉的線條、酣暢淋漓的快意……,更是在筆者的審美坐標中留下難以消弭的印記。

石躍峰選擇草書作為他的藝術追求,主要源於永不枯竭的書寫動力和飄逸奔湧的情感釋放,然而,真正讓石躍峰下定決心“咬定青山不放鬆”的成因,則是在80年代,以草書的形式參加一次全國書展,引起專家高度的讚許、大眾滿意的品評,讓石躍峰感到他在草書方面的繼往實踐是成功的,並且可以繼續深入下去,於是,幾十年如一日,石躍峰以草書為載體,讀古人、師古法,情感傾注於筆端演繹一幅幅、一卷卷勢氣貫通、神形飛揚的草書,如蘊藏積年的火山,一縷縷爆發的火焰,噴湧而出,一發而不能自抑。

回眸之間,汗水和心血已凝固永恆,轉身之後,才發現一朝之變乃百煉成鋼的鍛造。石躍峰的書法根基牢固於法度嚴謹的唐楷,尤其在“柳體”中,他下過很大功夫,然而,從楷書到行書再到草書,他經歷過更長時間的摸索,更加艱苦的錘煉過程。期間,魂牽夢繞的神往和堅忍不拔的恆心,猶如日月更替,交相輝映,山重水複的迷茫伴隨著涅槃重塑的喜悅,衣帶漸寬的堅韌伴隨著舍我其誰的信心,他深入傳統、血戰古人,學張芝、“二王”、張旭、懷素,自不必多說,學王鐸、傅山,定在情理之中,但是,任何形式的書法,如果隻攻一家一體,顯然會營養不良,甚至會近親繁育,草書更離不開對篆隸、行書的參考,石躍峰深諳其道,為此,他以“唐楷”為基,行書,學魏晉,得其韻致;學“宋四家”,注重內涵;學文徵明、祝枝山,取其姿貌,同時,為了在草書中增加“秀麗飄逸”之勢,《曹全碑》、《張遷碑》、《孔廟碑》等等隸書吸引過他的注意力,為了增加草書的“渾穆雄放”之感,他考究過《石鼓文》、《散氏盤》、《毛公鼎》等篆書的筆法筆意,毫無疑問,石躍峰在熔鑄百家之長中,奠定了草書的基石,在點點滴滴的實踐中,鋪墊了獨上高樓的階梯。

寫草書本不易,能以獨特的風格觸動觀者的心靈,實屬更難,一個廣受讚譽的草書大家,除了有深厚的書法功力,還需要有獨到的書法才情。對於草書藝術,石躍峰有著高華超邁的才情,有著開闊卓遠的追求。在實踐創作中,石躍峰擅於捕捉一切為我所用的草書創作元素,他參於象,能以靜穆之妙隱匿於點畫之間,他悟於心,也能以純淨之美蘊含於章法之中,然後,入於妙境。比如,他把篆書的中鋒絞轉與草書的順暢自然,相互結合,彌補草書乏力的缺陷,從而凸顯出草書線條的雄強和蒼茫;比如,他把隸書的一波三折與草書的頓筆外拓,相互結合,強調線條的質量,呈現出遒勁縱逸的美感,比如,他注重研究柳公權的“骨力”,來強化沉著和穩重的視覺,使自己的草書外修形而俊逸,內修質而雋永……,這些具體的創作元素,一方面通過深入持久的實踐,去發現豐富微妙的草書元素,更重要的則是,他把靈光一閃的微妙心得凝固成獨有的創作符號,並保持、延續下來,然後,通過廣闊的創作聯想,融進自己的草書表現之中,讓草書創作與傳統巨匠“張旭、懷素”的神采,血脈相連,與張芝、“二王”、孫過庭的韻致,氣脈相通,又在深厚的傳統基礎上,通過獨特的才情實踐著自己對草書的理解和認識。

書法藝術不是標本印刷,草書藝術,更不是陳陳相因的模仿,而是功夫承載心性抒發別樣的藝術形態,放眼每一位草書大家,均以其獨特的藝術個性,各領風騷,石躍峰的妙處,則體現在以其獨到的才華對線條的駕馭能力、體現在情感與線條的交融生輝,也正是基於情感傾注於跌宕的線條,才使他的草書,在線與點的交接過渡、在線與面的切割分離等方面,顯得空靈而豐富。縱觀石躍峰的草書,在章法、筆法、墨法等傳統審美要素中,他恪守主流正脈之道,嚴守傳統法度,保持筆筆有古法、處處有古意,但是,對於線條的運用,他則縱情發揮,任意馳騁,線條隨著心象的起伏而變換,流暢舒展的、婉潤勁韌的、開合聚散的、神意貫通的,他不掩飾痕跡,不強求過渡,靈動自然、飄逸灑脫,尤其在筆法、筆意中,他更是拿得開、放得下,入鋒、回鋒、欹側、轉使,“起伏挫於毫芒,顧盼隱於鋒杪”,方與圓、剛與柔、虛與實、動與靜,狂放而嚴守法度,險峻而不失莊重,對立而凸顯真功。線條帶著靈心湛發的情懷遊走於字裡行間,營造出情境生輝的藝術空間,如畫境、似詩情,洋溢著韻律,充盈著節奏,極大限度地發揮線條的表現力。草書的魅力伴隨著線條的跌宕,閃爍著特有的美感,獨特的藝術個性在“書,心畫也”的審美共性中,彰顯出有別於他人的高明之處。

“勢來不可止,勢去不可遏”,蔡邕在《九勢論》中這樣描述草書創作。觀石躍峰的書寫過程,下筆如驚雷,疾馳如閃電,點畫奔騰,轉使勁韌,字字,承上引下,筆斷意連,行行,顧盼多姿,意氣相聚,規則中,內氣充盈,情不可抑,瀟灑中,連綿環繞,滿紙盤旋,線如遊龍,揖讓映帶露其勢,點如陣雲,急速承接含其氣,線與點共舞,情與意輝映,滿紙繁華紛披,目不暇接,動靜之間,神采四溢的視覺美感吸引著觀者的眼球,震撼心扉,扣人心弦。從石躍峰的筆法筆意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有很深的傳統烙印,但是,他絕不把自己的草書當作重複古典的符號,更不把草書當成“無本,欲說創新”的炫耀資本,而是秉承一種對藝術的憧憬,貫注一種生命的力量,追求著讓他欲罷不能的草書意象。

胸中滌盡浮塵,筆底定顯乾坤,筆執於手,意攏於心,墨與紙的融合呈現出萬千天氣。石躍峰在古法之中,汲取滋養,他認認真真、純純粹粹,不帶任何俗塵雜念,不沾任何功利之心,一心一意地鑽研學術。在探索實踐中,他耐住寂寞,勇於創新,不火氣、不躁氣、不追時風、不隨波仰俯,乾乾淨淨,如秋水視底,爽爽朗朗,如春雨含馨。筆痕即心跡,石躍峰的草書風格與他質地潔美的人格有異曲同工之妙,為人處世,他溫文儒雅、敦厚謙和,樸實中帶著睿智,誠懇中帶著坦然,不偽裝、不圓滑,彬彬有禮、落落大方。然而,在他的內核中,卻蘊藏著澎湃的激情和蓄勢待發的爆發力,但凡開啟一處疏通的路徑,便瞬間轉換成瀟瀟灑灑的草書形象,“崩浪雷奔”、“百鈞弩發”……。

藝無涯、術無境,石躍峰不妄言超越,也不攀比浮誇,而是,凝聚著不忘初心的執著,在草書的藝術世界裡,探知幽微,踏踏實實地追逐一生的夙願。他以草書的藝術形式展現自己的人生感悟和藝術思考,在不斷的進取中,他也收獲了屬於他自己的美麗。

(文/桑乾)

石躍峰作品欣賞

文章轉自人民日報全媒體平台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