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2019,巨頭搶灘刷臉支付!

智東西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

文 | 季瑜生

2017年9月1日,杭州萬象城肯德基KPro餐廳上線了一台嶄新的設備。它的外形看起來和普通的自助點餐機沒有任何區別,白色的邊框,超大的顯示。

到了支付環節,玄機陡現,用戶無需手機,對著螢幕輸入手機的後四位號碼,然後對著鏡頭嫣然一笑,支付便宣告完成。

這台設備的悄然商用就像那只在亞馬遜河熱帶雨林中扇動了翅膀的蝴蝶,瞬間就在整個移動支付行業掀起了滔天巨浪。

一場由刷臉技術引發的線下支付大變革序幕就此拉開,在變革中,效率、成本、科技含量都被成倍提升。而僅僅一年後,支付寶、微信支付、銀聯、京東等為代表的玩家都已悉數上場,全國數千家門市、機構則隨著這場浪潮上線了刷臉支付設備,以奧比、華捷艾米為代表的一眾技術廠商也隨之被卷入浪潮。

2019,一場關於刷臉付的搶灘戰役一觸即發。

一、十年回顧,從出門刷卡到微信支付寶掃碼

如果回望近十年的中國支付市場變化,你會發現變革總是來得劇烈而又自然。

2010年10月,支付寶推出國內首個二維碼支付技術。僅僅三年過後,中國移動支付市場就進入了爆發式增長,總體交易規模突破1.3兆元,其中,支付寶一家獨大佔據了70%的市場份額。

然而,2014春節張小龍的微信團隊推出的微信紅包創意讓市場陡然變天,微信支付從3.3%的市場份額佔比一躍而起,支付寶在這一年的除夕度過了最難熬的一天,就連馬雲也不得不在感慨這場微信紅包的勝利簡直是“珍珠港偷襲”。

接著,一場滴滴、快的補貼大戰又開啟了微信支付與支付寶的正面PK。

在這場大戰中,快的、滴滴各自背靠阿里與騰訊。在巨頭的支持下,最高峰的兩個月裡,滴滴曾創下單日燒錢一億的瘋狂舉措。

暗流湧動的市場上,明面是快的、滴滴搶人、搶司機,拚補貼大戰,水面之下則是騰訊、阿里兩大集團想借在線計程車的線上交易閉環對自身移動支付市場的嚴防死守。

曾有記載,由於訂單量暴增,滴滴伺服器全面潰敗,“程維連夜致電馬化騰,騰訊調集一支精銳技術團隊,一夜間準備了1000台伺服器,並重寫服務端架構,程式員連續加班工作七天七夜,到最後,有的人隱形眼鏡摘不下了,有的人直接昏迷倒地。”

如果說這兩場戰役是微信支付與支付寶之間的突襲站與搶灘戰,那麽在一舉培養起了用戶習慣之後,雙方則開啟了一場以高頻打擊低頻,以多維回擊低維的迂回戰。

對微信來說,優勢在於用戶的高頻度打開,而對支付寶的優勢則在與花唄、餘額寶、保險等一系列金融支付功能的完善,以及從水電、燃氣購買,學費、物業繳費,地鐵、公交乘坐多個方面對於用戶交易的全面覆蓋。

此後數年間,二者基於各自的優勢一直保持著微妙的製衡與攻守。這一期間,以二維碼為主要線下收款方式,以最後一百米小店的地推為戰略中心,兩大巨頭的戰況陷入膠著階段。

到了2018年甚至還出現了多家線下零售商二選一的尷尬,其中,新華都多家門市於2017年開始停用微信支付,騰訊系的步步高與沃爾瑪則幾乎在同一時間被曝禁用支付寶。最誇張時,與阿里員工打交道,對方都會別扭的表示我們還是加釘釘聯繫吧。

到了2018年的下半年,市場基本保持了兩巨頭平分秋色的穩定狀態。2018年11月28日,支付寶發表官微顯示,全球用戶數已經超過9億。微信則在2018年12月7日新發布的《2018微信支付智慧生活行業手冊中》中表示微信支付綁卡用戶已突破8億,覆蓋線下門市數超百萬,日交易筆數超6億。

至此,無論是地推還是紅包減免,都難以對大的形勢造成變動。

陷入僵局的市場正在等待一場從支付形式到技術手段上的突破,來對當前的市場帶來一次顛覆式的改革。正如二維碼重新書寫銀行卡的歷史。

二、巨頭全數入局,2019開啟刷臉元年

戰局的一端是微信支付、支付寶兩方在技術在市場上打的火熱,另一端則是老大哥銀聯商務不複往日銀行卡時期近乎壟斷的輝煌。

2017年3月26日,銀聯成立十五周年之際,總裁時文朝發表內部郵件,浩浩蕩蕩的萬言長文中,他誠懇的承認了在銀聯在移動支付時期的最後100米地推爭奪戰中落敗。但隨後,他又表示銀聯計劃在當年的5月底前實現在兩百萬家商戶,17家全國性商業銀行上線掃碼功能。

至此,錯過了二維碼以及最後一百米線下支付長達七年之久的銀聯終於痛下決心要在這一領域發力。

而在銀聯全力追趕的同時,一個隱秘的角落裡,將刷卡支付拉下神壇的支付寶與微信支付們卻正在醞釀著一場比二維碼革命更大的風暴,它的到來甚至比二維碼顛覆銀行卡來的來要猛烈與迅速。

就在半年後的2017年9月1日,杭州萬象城,一家肯德基的KPro餐廳上線了一台嶄新的設備。它的外形看起來和普通的自主點餐機沒有任何區別,白色的邊框,超大的顯示。

到了交易支付環節,用戶陡然發現其中玄機——這是一台不需要手機與二維碼的設備,在付款階段,只要輸入手機的後四位數字,抬頭看一眼螢幕上方的攝影頭,支付便宣告完成。

由於前些年支付寶已經在系統內部完成了全部用戶的實名身份證人臉認證,以及個人資訊與手機號碼、支付寶账號的一對一綁定,因此用戶只需輸入手機號碼後四位與人臉互動認證就能完成購物。從而省去了手機的存在以及掃碼、輸入金額、輸入密碼、確認等一系列繁瑣的流程,支付環節時長則被急速壓縮到了十秒之內。

肯德基這台設備的悄然商用就像那只在巴西扇動了翅膀的蝴蝶,瞬間就在整個移動支付行業掀起了滔天巨浪。

幾乎同一時期,在上海寶地、深圳沃爾瑪,北京昌平永旺,北京通州萬達四處的京東之家內部開啟了“刷臉支付”的測試工作,時間不早不晚,就在支付寶刷臉付正式商用四天前的8月28日。

京東盟友騰訊的動作同樣迅速,兩個月後的2017年11月,騰訊在全球合作夥伴大會上,推出了“智慧零售解決方案”,正式宣布進軍線下零售。在當年的聖誕節,微信支付、騰訊社交廣告與綾致時裝集團達成合作,推出了騰訊的首個刷臉支付門市。

到了今年的8月,騰訊將這一技術的使用範圍進一步擴大,聯合王健林的白衣天使深圳地鐵以及廣電運通直接將刷臉付直接應用在了地鐵進站購票之中。進站時,乘客甚至不用在螢幕前等待系統識別,只要路過就能開閘,然後出站後就能扣款。

與移動支付時代支付寶與微信支付兩強爭霸不同,老大哥銀聯在這一次浪潮中也選擇了低調而克制的入局。

早在2016年招商銀行就已經在全國106個城市中落地了近千台刷臉取款機。到了2018年的6月,招行的刷臉支付在華為深圳總部的兩家實體店上線。

2018年年底,銀聯正式宣布用戶在雲閃付APP上注冊並開通“刷臉支付”服務後,即可在北京、上海多家商超體驗刷臉支付服務。

在銀聯開啟小範圍使用的同一時期,2018年12月13日上海,一隻“蜻蜓”的悄然落地,宣告了支付寶的刷臉技術進入了大規模商用階段。

這款支付寶的最新款刷臉支付設備“蜻蜓”,體積僅有一盞台燈大小,售價兩千元。與此前的自助人臉結算設備相比,它的適用範圍也進一步擴大,從傳統的連鎖商超滲透到了遍布城市毛細血管的夫妻老婆店。

至此,刷臉正式從一項小規模測試用的技術,飛入了尋常百姓衣食住行都離不開的麵包店、菜市場。

三、刷臉登台背後,技術搭台支付唱戲

在一次刷臉付的推廣活動中,騰訊優圖實驗室總經理吳運聲這樣向外界表示:

“優圖創新的人臉識別祖母模型,目前可實現十億分之一的錯誤接受率。此外,優圖還融合3D成像、近紅外成像和RGB成像,實現了高安全的活體檢測技術,在前端設備和後台都進行活體檢測,有效攔截照片、螢幕、面具的攻擊。”

事實上,在騰訊的刷臉付推廣又是一次聯合大作戰,優圖團隊(騰訊旗下的機器學習研發團隊)幕後搭台,微信支付前台唱戲,合力將技術一同推向市場。

而吳運聲在採訪中所透露出的幾處看點,也一度是公眾對刷臉支付應用存疑的關注點。

首先是技術是否足夠成熟。為了回答這一問題,阿里、騰訊先後將國內的AI獨角獸以投資的方式收入囊中,通過自身研發加外部聯動構建起龐大的AI帝國。曾有媒體對此進行盤點,發現以BATJTMD為代表的超級軍團幾乎以各種方式覆蓋了中國AI的半壁江山。

其次,是否足夠安全,微信支付與支付寶方面都表示已經採用了3D成像、活體檢測以及大數據風控技術將盜刷的風險降到最低。

在一次市場宣傳活動中,支付寶請來了一位以仿妝而知名的網紅,讓她數次“易容”,但最終無論如何變化還是沒能瞞過機器的法眼。在這背後,以奧比、華捷艾米、圖漾等為代表的3D結構光廠商隨之浮出水面,在刷臉支付的零售行業與手機硬體製造行業中狠狠的刷了一把存在感。

解決了消費者所關注的安全與便捷後,刷臉付還需解決的一大難題在於如何攻克商家,讓他們成為搶灘戰中的重要助力。

商家們關注的則是刷臉付的硬體是否能與已有收銀系統對接,以及刷臉付是否能為門市帶來真正的效益。

根據智東西的走訪,當前的刷臉付已經實現通過與大商家原有的POS收銀對接,從而做到對原有的POS進行快速的更新改造。而對於個體商家來說,則只要將設備設定為個人收銀模式然後綁定支付寶收銀碼,就可以取代原先的紙質收銀碼直接更新刷臉購。

四、刷臉時代,誰的機會,又是誰的變革

與技術和量產一同成熟的是市場以及消費者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讓人覺得暖心的是,作為一項新興技術,刷臉支付超乎意外的老年人也十分友好。在智東西此前的走訪中,甚至遇到了一些兩鬢斑白的老年人帶著孫子前來體驗的情況。

效益方面,智東西曾經走訪味多美並對其CIO胡博進行採訪,他表示:通過接入刷臉支付設備,其單店收銀效率提升了60%以上,“目前,每天店內有超過30%的顧客選擇了刷臉、自助收銀等支付方式。”這不僅避免了高峰期排隊,同時還為其帶來了50%-60%的年輕用戶增幅。

2018年的“雙11”的數據顯示,刷臉和指紋完成的支付鋼彈6成,這意味著生物支付時代已經到來。

而在此之前,央行在2018年1月發表的相關檔案則直接為這一技術帶來了官方的肯定。

2018年1月,央行官方發布《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優化企業開戶服務的指導意見》,檔案中提到:鼓勵銀行將人臉識別、光學字元識別(OCR)、二維碼等技術手段嵌入開戶業務流程,作為讀取、收集以及核驗客戶身份資訊和開戶業務處理的輔助手段。

不過與那場2014年戰火燃燒至今的二維碼支付大戰不同,刷臉支付不僅意味著更高的成本投入,同時也意味著更高的排他性合作,這既是一眾商超對巨頭的主動投靠,也是他們刷臉支付性質給他們帶來的無奈之選。

一般來說,一家店鋪如果想要接入二維碼收款,簡陋一點的只需將自己的支付寶、微信、銀聯收銀二維碼列印出來,貼在收銀台的位置,用戶自行掃碼即可完成支付,成本不過十元。

如果是連鎖店鋪或者大型商超,那麽就會涉及到店鋪的營收總額匯集、財務核算的問題,一般會在每家店的收銀位置配備專門的掃碼收銀設備,這台設備一般可以兼容多種收銀模式。

但是到了刷臉時代,硬體的入口變成了支付寶,變成了微信支付,變成了銀聯,各個商鋪只能被動的採購巨頭的硬體作為支付入口。而微信支付、支付寶們的硬體由於接入了自身體系內的免密支付,從誕生之日起就帶上了排他屬性。

在這樣的情況下,先入者為強就成了恆定的真理,除非店鋪願意一次性將幾位巨頭的設備全部接入,然後任用戶選擇。

同時,新的變革為二維碼大戰中落後的玩家提供了翻身的機會。但線下刷臉的前提卻是用戶在線上的專門軟體中完成免密支付開通以及人臉資訊錄入。在這一大前提之下,硬體設備的使用可以成為軟體下載的導流,但軟體的普及率也相應會成為商家選擇硬體時的重要考量。

這一場即將出現的風暴中,真正受益的則是產業鏈上的一眾玩家,最典型的莫過於近年來在手機產業中也風光無限的3D攝影頭廠家。

普通的2D攝影頭是通過二維平面成像,無法對三維資訊進行有效捕捉,因此也常常會受到影片、化妝、面具等方式的干擾,從而干擾系統對於人物身份的判斷,而一旦遇到夜晚或者光線不足的情況,普通2D攝影頭則徹底失效,3D攝影頭則完全不會受此影響。

根據智東西了解,當前支付寶的3D視覺方案來自奧比,而微信支付的3D視覺方案則來自華捷艾米。

根據報導,自去年七月到八月,短短一個月期間,華捷艾米就跟隨騰訊的3D刷臉支付正式就在全國數千家商超落地。奧比與支付寶方面雖然沒有公布最新的數據,但是隨著“蜻蜓”面世以及大規模商用,3D視覺方案商們在零售行業的春天在不久後也即將到來。

結語:大戰一觸即發,速度決定生死

如果說2017年只是巨頭們的牛刀小試,那麽剛剛過去的2018則已經將戰役全面打響,無論是線下的連鎖商超站隊還是線上的支付巨頭角力,都已經將刷臉支付這一趨勢明明白白的顯現。

而在這一場由巨頭引領,以技術為驅動,聯合了線上線下,將戰火點燃到金融、科技、商業多個行業的刷臉大戰中,技術與安全之外,速度則無疑是一定乾坤的關鍵性落子。

而未來,微信、阿里究竟誰會勝出,銀聯、京東到底誰能趕上,後事且待時間揭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