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種種跡象表明,“周杰倫的時代”就要到頭了

新仔

音樂產業收割機,不愛吃火鍋,愛吃底料

先強調一句,本文探討的是“周杰倫的時代”,旨在嚴肅認真的討論音樂產業發展趨勢,並不是針對周杰倫,傑迷下手請慎重。

周杰倫又發新歌了,《不愛我就拉倒》,距離上一首作品《等你下課》差不多四個月整。

從今年開始,原來一年一張專輯的周杰倫,似乎開始改變節奏,化整為零。

據一位網友說:

從《等你下課》和《不愛我就拉倒》這兩首歌的發布情況看,確實是這樣。

單從歌曲的發布方式看,周杰倫對待《等你下課》和《不愛我就拉倒》的方式似乎前所未有的“隨意”,做好就扔,也沒有大張旗鼓的做宣傳,大家隨意聽,隨性聊。

我們從輿論的反饋看,聽眾們對於這種新的發歌方式,爭議很大。

從網上的爭議看,雖然曲風不同,但大家對於《等你下課》和《不愛我就拉倒》的態度有兩點是一致的:

1.歌詞土味:“高中三年我為什麽不好好讀書”(等你下課)、“哥練的胸肌,如果你還想靠”(《不愛我就拉倒》)

2.歌曲一般:對於《等你下課》,知名樂評人 @DK在北京 認為“比較一般”,@耳帝 甚至認為“《等你下課》真的是毫無生機”,@耳耳耳耳耳耳耳耳乾脆說“如果下一首還是《等你下課》、《不愛我就拉倒》這類作品,我會建議周杰倫近兩年認真開演唱會,不要發作品出來。”

有意思的是,我觀察了一下不同的網絡平台,無論是微博、INS還是貼吧,網民在這兩方面少見的達成共識,尤其是對於《不愛我就拉倒》。

下面是某國外足球俱樂部貼吧裡對於《不愛我就拉倒》的討論。

我不是樂評人,不對歌曲本身進行評價,我比較感興趣的有兩點:

1.周杰倫的創作狀態有沒有受到歌曲發布形式的影響?

我翻看了周杰倫所有的INS,作為他的主要發聲管道之一,他通過INS表現出來的狀態,更多是輕鬆愜意的享受生活,包括創作也是。

傳統的專輯製作是“作品思維”的集中創作,在一段時期內,歌手和製作人會集中精力,圍繞概念構思、創作架構和製作細節精心打磨。

而階段性發歌,則是一種碎片式的創作,隨意性比較強。

隨意性強並不意味著周杰倫不認真——如果周杰倫玩玩而已,他大可不必大費周章的拍MV,隻不過,階段性發歌的狀態下,創作者不會過分糾結於概念和細節,更多是一種隨心所欲的狀態。

這可能會讓人覺得歌曲不夠以前精致,但對於創作者來說,卻比集中創作來的舒服一點,甚至可能會更享受。

從周杰倫的INS看,似乎是這樣。

從4月16日準備到5月4日final,前後兩周多的時間,中間穿插巡演,周杰倫抽空錄音。這種創作狀態,跟集中精力做專輯是不一樣的,我認為有可能會對歌曲創作產生影響。

影響有好有壞。不好的地方,可能是,藝人沒有那麽多時間精益求精的做企劃、摳細節,但臨時起意的創作,往往可能能讓創作者享受到創作的樂趣,創作得更開心,更有可能帶給聽眾驚喜——周杰倫沒有帶給大家驚喜的原因可能在於他還沒有適應這樣的創作方式,不過,至少從耳帝的評論我們可以看出,一首比一首好。

嗯,我寧願往好了想。

2.輿論共識背後可能是音樂行業到了新舊交替的關鍵點。

1979年出生的周杰倫明年1月滿40歲,2000年發行第一張專輯的他,已經紅了18年了。

18年來,周杰倫在華語樂壇創造了無數紀錄,至今無人能敵。毫無誇張的說,他是21世紀華語樂壇最大的“現象”。(參看:

就算你解決了這三個問題,你仍然成不了周杰倫

“周杰倫的時代”簡而言之,是一個唱作天王當道的時代,周杰倫、陶喆、王力巨集、林俊傑、張震嶽等,各有所長,各領風騷,創造了華語樂壇前所未有的“唱作時代”。(這個時代,也包括唱作女歌手的興起)

這個時代,除了個人創作能力以外,唱片公司的運作也很重要。而且我認為“周杰倫的時代”傳統唱片業最後的輝煌——儘管周董的個人才華很重要,但唱片公司的運營也很重要,兩者相加才造就了一個時代。

從今年的情況看,行業正在發生巨變:

1.互聯網公司正在掌握音樂產業的管道和資源主控權。

2.造星越來越依靠網絡流量,大量公司和平台All in流量偶像製造。

3.90後-95後(尤其是95後往後)的音樂審美跟國外越來越同步。

4.內地市場開始取代港台成為華語樂壇的中心。

上述四點,每一點對於老一代的歌手,都是巨大的挑戰。

他們需要適應互聯網生態、需要創造自己的“流量”、需要面對年青一代審美觀的變化、還要懂內地市場。

這次周杰倫新歌《不愛我就拉倒》發布之後,網絡上一片吐槽聲,以至於周杰倫不得不親自出來“滅火”。

周杰倫說:聽歌不用太認真,爽就好,有教育意義的教科書的我都寫過了,為何不能來首輕鬆的歌呢?難道你們都沒胸肌嗎?

這種吐槽聲,除了大眾對於作品的不滿意之外,還有一點我認為值得關注,無論是微博還是INS,用戶都呈現年輕化的趨勢。

以微博為例:據新浪微博數據中心的《2017年微博用戶發展報告》顯示,微博月活躍用戶18-30歲佔80%。2016年,同一份報告曾指出21歲以下的女性用戶相對活躍,30歲以下的男性用戶相對活躍。

方文山微博下的“刷屏”,可以部分認為是年青一代活躍微博用戶(90往後)對於歌曲的直接反應,他們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反應,跟歌曲不能滿足他們的預期有一定關係。

40歲的周杰倫要想滿足年青一代的預期,可能有點勉為其難。

從周杰倫這兩首歌發布前後網絡上引發的互動潮,我們可以看出,“周杰倫”已經是一個能牽動內地廣大網民神經的符號。周杰倫積累了幾十年的流量,他從來不缺流量,隨隨便便上熱搜。

但流行文化始終是年輕人的文化,年輕一代總是需要一個屬於自己這個時代的新神新天才新符號,而他們似乎正在用鍵盤和滑鼠為“未來”投下莊嚴的一票——儘管周杰倫仍然在微博上橫掃各種圈,但在年青一代那裡,他的熱點價值可能已經超出了他的音樂價值。

周杰倫自己應該也很清楚這一點,所以,他改變發歌的模式,我認為也有可能是想改變一下創作狀態,不把壓力集中在某個時期,而是以享受生活的方式去隨心而動——人生每個階段都需要相應的調整,周董也不可能永遠做一個血氣方剛“哼哼哈嘿”的小夥子。

如果真的是這樣的,我反而會對周董後續的作品有所期待,因為隨著創作狀態的變化,周杰倫有可能會在一個相對輕鬆的心態下找到新的思路,帶給我們意想不到的驚喜。(當然,也可能不會)

但不管怎麽樣,屬於周杰倫的時代,可能就要到頭了,華語樂壇也是時候迎來新的時代了。流量歌手們正在瘋狂的收割流量,互聯網平台正在瘋狂的製造新流量歌手,90後歌手們對於權力交接按耐不住的迫切(畢竟最年輕的90後也快而立了),音樂平台對於新IP的孵化前所未有的“饑渴”……

時代已經幾乎把球帶到門前,只差臨門一腳。

但這並不意味著周杰倫會很快遠離大眾視野,他有足夠的實力和流量保證自己至少在未來2-3年仍然在話題中心。周杰倫的作品仍然足以打動二三四線的普通聽眾,他的巨星影響力仍然保證他的話題價值。而且,我希望華語樂壇也能像歐美樂壇那樣,不斷推陳出新的同時也能容納“老當益壯”——滾石、迪倫、尼爾·楊、阿瑞莎·富蘭克林這些活化石仍然活躍在舞台上。

天王天后不能當一輩子,但音樂可以做一輩子。

你看,周杰倫之前的“現象”、64歲的羅大佑仍然在巡演路上。

- 完 -

本文僅在新音樂產業觀察發布,不授權轉載,任何非新觀管道發布均為侵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