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北大博士後出國20年杳無音訊,家長們都該反思一下了

近日,據媒體報導,一則“北大博士後出國20年杳無音訊,病危老母親盼見兒子最後一面”的消息引發關注。

熱心網友根據家屬提供的信息,找到了“失聯20年”的北大博士後王永強,但王永強隻回復了7個字“清官難斷家務事”。看到回復後,親人們表示“失望至極”。沒想到,多數網友沒有罵王永強不孝,而似乎是對他多了一些理解,“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不知全貌不予置評”等一度成為熱評。

之前,有媒體在採訪時問我,這名北大博士後不願見病危母親,是不是做得很不對?連基本的孝心也沒有。對此,我回答說,這很難用對或不對來判斷他的行為,就是輿論把他“罵死”,他不願意見,也是他的選擇。他和他的父母之間有什麽樣的過往,外人不得而知,所以也就無法簡單地予以評價。

這起事件,對於我們的啟示是,在家庭教育中,要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營造長期穩定和諧的家庭氛圍,需要避免兩種家庭教育傾向:一是以物質給予代替情感交流,不關心孩子的思想和情感變化;二是包辦代替孩子除學習外的一切,並要求子女按自己的意願去做,支配孩子。這兩種家庭教育傾向,都會製造出親子間嚴重的衝突與矛盾。

在長期的物質給予式家庭教育中,子女不易學得感恩,和父母也難建立最深的感情,加之物質給予居多,而感情陪伴較少,子女的行為就很可能會產生偏差。一旦父母無法滿足他/她的物質需要,就有可能會引發“反目成仇”,甚至造成置父母於死地的嚴重後果。近年來發生的弑母案,有部分就是屬於這種情況。

而在父母極為強勢的支配式家庭教育中,子女缺乏獨立性、自主性,但同時又對獨立性和自主性充滿強烈渴求,於是就想掙脫父母的支配,有的孩子還會對父母不尊重自己感到極為痛恨,導致其在長大後會選擇離開家庭,與父母“決裂”。

去年,一名北大畢業留學生拉黑父母10年不回家,發萬字長文“痛訴”父母,曾引起輿論的廣泛關注。在一封15000余字的長信中,他回顧了自己與家人的過往。行文間言辭激烈,滿是父母的“肆意操控”“衝突”和“炫耀”,父母的過度關愛以及缺乏親情,最終沒能讓他樹立起足夠的信心。

可能有一些網友會說,父母當初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你好”,有些做法可能確實欠妥,但畢竟還是把你培養為名校高材生。況且,每個父母都不可能是“完美”的,記仇、背離或者決裂,總歸還是不太好。

其實,這也正是我國很多家庭父母最普遍的想法,打著“為你好”的名義,常常忽略了子女個體的情感和需求。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做人的教育,每個家庭的情況各不相同,教育方法也因人而異,但基本的原則是相通的。

首先,父母要明白家庭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孩子獨立性、自主性和責任心,這是讓子女今後能自食其力的基礎性教育,而要實現這樣的目標,就要懂得尊重孩子的人格,給孩子適當的自主空間;

其次,要重視對子女的生活教育、生命教育、生存教育,不能隻強調知識教育,我國對高材生的定義,往往是“名校+高分”,而這只是片面的,很多高材生的人格並不健全(甚至扭曲),身心並不健康(有嚴重的認識障礙和興趣障礙),這與其成長的環境密切相關。在“物質給予式”+“支配式”家庭環境中,子女感受不到家庭溫暖,這樣的家庭教育,即便培養出“高材生”,也是失敗的。

不可否認,我國社會還是大量存在以“子女是否考上名校”來評價家庭教育的成功與失敗。因此,類似“北大博士後20年不見父母”“北大畢業留學生10年拉黑父母”等事件,也還是會繼續發生。要想真正減少或者杜絕,就需要父母們改變家庭教育理念了。

紅星新聞簽約作者 熊丙奇

編輯 汪垠濤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