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B肝在研新藥ABX-203,含表面抗原核心抗原,鼻內注射疫苗_治療

醫藥學家對治療性B肝疫苗開發並接種,被認為是實現功能性治愈目標方向之一。發表於臨床醫學雜誌期刊,治療慢性B肝的新途徑使用了較大篇幅介紹了這項靶點和最近二十年來的發展歷史。

B肝在研新藥ABX-203,含表面抗原核心抗原,鼻內注射疫苗

研究人員認為,過去二十年中,在不同的時間嘗試使用現有的預防性疫苗和不同的疫苗接種策略,都未能恢復慢性B肝感染患者的HBV特異性免疫。在動物模型實驗中應用治療性B肝疫苗時,這項靶點研究藥物提供了有希望的結果,但在人類受試者中還存在不足。這種使用佐劑的疫苗,雖然能夠刺激強有力的B細胞反應,但未能誘導免疫反應的細胞毒性臂,而這才是實現功能性治愈所必需的。

為了克服這一缺點,DNA疫苗策略被引入使用B肝表面抗原的編碼序列,但是,再一次在通過類似治療的B肝病毒抑製患者中產生了糟糕的結果。值得注意的是,他們沒有導致e抗原或B肝表面抗原血清轉化。同樣的開發思路是,使用DNA素數,然後使用poxvirus boost,而後者包含preS/S編碼區。儘管黑猩猩動物模型再次獲得令人鼓舞的結果,但在IIa期試驗中:

這種方法並沒有誘導持續的T細胞反應,也沒有在慢性B肝病毒攜帶者中,顯著降低病毒載量。在最近治療性B肝疫苗方法開發新藥中,ABX-203(HeberNasvac)經歷了許多波折和科研突破難點。ABX-203屬於一種同時含有B肝表面抗原和B肝核心抗原的鼻內注射疫苗。在一項III期研究中,160名受試者按照1:1比例,隨機接受該疫苗或Peg-IFN-α;

2個星期10劑該疫苗或Peg-IFN-a治療48周。在治療結束時,2組之間的HBV-DNA抑製率相似(59.0%對62.5%),而24周後,B肝病毒載量低於250拷貝/毫升的受試者在疫苗組(57.7%)比聚乙二醇干擾素組(35%)更頻繁。此外,5/14疫苗接種者(35.7%)實現了e抗原血清轉化(e抗原陰轉,e抗體出現),而Peg-IFN-a組為3/16(18.7%)。

同樣,在古巴的一項I期試驗中,6名對聚乙二醇干擾素治療無反應的慢性B肝患者,按照上述方法接種ABX-203疫苗,經過5年時間隨訪,3名e抗原陽性患者(大三陽)的e抗原丟失,其中2名實現e抗原血清轉化(e抗體出現)。5/6的受試者中,存在無法檢測到的病毒載量,2名受試者的血清轉化為B肝表面抗體。

治療性B肝疫苗、載體疫苗主要是針對慢性B肝患者適應性免疫的調節,或針對過繼性轉移基因工程T細胞目的是,恢復T細胞功能。未來慢性B肝治療的新途徑或趨勢,可能將是在阻斷HBV肝細胞進入藥物、沉默或耗盡cccDNA池化合物、影響核心組裝藥物、降解RNase-H的試劑、干擾RNA、核酸聚合物乃至新型免疫治療藥物中,1種或多種針對B肝病毒生命周期藥物,與至少1種免疫調節劑相結合。

小番健康結語:以上關於免疫新途徑藥物ABX-203(HeberNasvac)歷史臨床研究數據和結論,發表於2020年10月臨床醫學雜誌期刊,目前該治療性疫苗尚在改良當中。在最近科研方法中,ABX-203(HeberNasvac)、INO-1800、載體疫苗GS-4774和TG-1050、基因工程T細胞的過繼轉移都有最新進展,總體上,在使用佐劑的疫苗中,科學家發現其難點是未能誘導免疫反應的細胞毒性臂,因此,科學家寄希望於如DNA疫苗中引入B肝表面抗原應用於編碼序列(2020年10月1日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預計該疫苗將在AASLD2020美肝會公布最新研究進展情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