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沙漠堅守者:治沙20年11萬畝荒漠變綠洲

1978年出生的張立強,20歲開始接下父輩的接力棒,在陝西省榆林市毛烏素沙漠裡摸爬滾打了近20年,只為了傳承父輩的信念:治沙造林。如今他已近不惑,從兒時起就跟著父母在沙漠裡植樹治沙,到後來畢業後回到家鄉獨當一面,這輩子與沙漠從未分離過。

父親制定好的治沙規劃圖,還嚴嚴實實地被他收藏在自己的小包裡;父親剪樹苗時用的剪刀,被他如珍寶般保存著。從最初的一棵樹到現在的11萬畝綠洲,張立強始終堅守在植樹治沙的第一線,踐行著父輩對治沙的承諾。

清晨5時30分,天才微亮,張立強就從家中出發前往沙漠,每天在沙漠中步行7公里多。日複一日,20年來,他步行了5萬多公里。

陝西省榆林市毛烏素沙漠

治沙讓村莊富起來

張立強給人的印象是憨厚中帶著可愛。1983年,父親張加旺就帶著一家人開始在毛烏素沙漠裡植樹治沙;1988年父親積勞成疾不幸去世,母親牛玉琴毅然決然地接替了父親的位置,繼續領著全家人植樹治沙;1998年,張立強在林業學校畢業後義無反顧地回到家鄉,與母親共同投身於植樹治沙的事業中。

在張立強眼中,父親張加旺是“很了不起的人”。他對父親最深刻的事情就是父親在任何時候都是講道理,“我父親對我們非常好,從來不打我們不罵我們,就像朋友一樣。”

以前每年春天一到,強勁的西北風就將沙子吹向了村子,埋沒了農作物,“一刮風,天都刮黑了。”

張加旺覺得村裡要致富首先要把沙漠治理好。於是他承包了村子北面的沙漠開始植樹治沙。在父母的努力下,沙漠裡的樹漸漸多了起來,從零星的綠色到一片綠色,慢慢成了綠洲。

張立強依舊還記得他父母親種下的第一棵樹,那是1984年春天,如今已經枝繁葉茂,挺立在沙漠之中。現在,當年流動的沙丘也變成了固定的沙丘。

然而,不幸的事情突然就降臨了。父親張加旺由於常年在沙漠裡勞動,最終積勞成疾去世了。

張立強回憶說,那段時間,母親總是給他們講沙漠綠起來以後他們的光景就會好起來,以後整個村子都會變得好起來。

感激妻子的支持和付出

張立強的妻子是他的賢內助,這些年她一直在背後默默付出,支持他植樹治沙。

張立強和妻子是初中同學。為了治沙,張立強1994年初中畢業後就去了林業學校學習植樹治沙的技術。張立強的妻子初中畢業後就開始做代課老師。

妻子對張立強的工作十分支持。在植樹治沙的過程中,妻子會幫忙出主意,在樹種的選擇上她也會幫忙做參考。現在由於女兒在縣城上小學,她就調到縣城小學去教書,順便照顧女兒。但是每個周五放學,她就會趕緊從縣城趕回來給家裡的老人洗衣服,打掃衛生。“我每個星期5天的衣服都是堆在那裡等她回來給我洗,她在家裡特別辛苦。”張立強心疼妻子,也感激妻子的默默付出。

要一直種下去

張立強說,現在的沙漠已經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他記得小時候他經常光著腳丫子到沙漠裡跑,那時候沙子裡什麽也沒有,特別光滑;現在一雙鞋兩三個月就給弄破了,因為現在沙漠治理得好,有了很多樹枝,一不小心就會把衣服劃破。“從過去的沒有草到現在的一片樹林,我每次到沙漠裡感受都不一樣,每年一個變化,都是朝著美好的方向變化。”

看到治沙的成效,張立強有著不用言說的自豪和喜悅,每天早上去樹林裡乾活他覺得“非常享受”。過去沙漠裡沒有什麽小動物,現在已有20多種鳥,各種鳥和小動物選擇在沙漠中棲息。

“這麽多年沒想過放棄。”這些年,張立強身體力行地一步步走進沙漠,一鏟鏟種下樹苗,他對植樹治沙積累了很深的感情:“我從小就是做這個,上學學的也是林業,你要我去幹其他行業,我啥也不懂。”

在多年的實踐中,張立強讀懂了沙漠的脾氣,逐漸找到了適合在沙漠中生存,同時還具有經濟效益的樹木。

2014年,張立強還把榛子引進到沙漠,去年榛子已經掛果,產量還挺樂觀的。每天張立強都要去觀察果實,記錄它們的長勢。

對於未來,張立強是這樣打算的:在沙漠裡要生態林和經濟林相結合,既要將沙漠的環境提升上去,同時也要能為村裡提供良好的經濟收入。

張立強在沙漠中一乾就是20多年,對於他的孩子是否要繼承他的志向,張立強有著自己的想法,他對自己的孩子一直采取的是引導的方式,不強迫和命令他們,種樹也是如此,張立強說:“大人給孩子做示範作用,讓他們自己慢慢了解種樹這件事,慢慢感染他們。讓他們自願回來治沙,當然,我也尊重孩子自己的選擇。”(圖片來源於網絡)

文章發表於武漢全民義務植樹網本地資訊,http://www.whyiwuzhishu.gov.cn/ 轉載請注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