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孩子的一生早注定!

三歲看小,七歲看老”是民間流傳的一句諺語,它概括了幼兒心理性格發展的一般規律。西方也有句格言:“把孩子交給我,只要7年,我就能還給你一個男人”意思也是這樣。

當然這並非將此認為死理,3歲、7歲只是一個模糊的概念,也不是說小時候是個笨蛋長大後就一定沒出息。意在說明兒童幼年階段的心理特點、個性傾向就能看到長大後的心理與個性形象的雛形。從出生到三歲被稱為嬰兒期,是兒童生理發展、心理發育最迅速的時期。

3,4歲以前的小孩神經還未完全髓鞘化,在這個階段,父母的期望、行為和一些生活標準會被嬰兒內化為自己的期望和規則系統。在3、4歲之前通過環境刺激漸漸建立了許多固定的神經傳導,一旦3,4歲過了神經髓鞘化之後就不易再改變,形成了人的性格基礎。

那麽家長如何做好孩子在幼年階段的教育呢?

循序漸進

家長對孩子的培育要循序漸進,不能急功近利。

西方科學調查數據顯示,如果把17歲的智力水準看作100%,那麽孩子在4歲前就已經獲得了50%的智力,其余的30%是在4~7歲間獲得的,剩餘的20%則在7~17歲間獲得。

我們的古人也把人一生的心性教育分為四個階段:

0到3歲,幼兒養性;

4到13歲,童蒙養正;

13歲以後到成年,少年養志;

成年以後,成人養德。

而古代童蒙養正的家庭教育,都是從日常生活的穿衣吃飯、讀書寫字、灑掃應對進退等雜細的事宜之中,培養孩子的至誠恭敬之心,成為日後進修上達的階梯。

現在有的父母盲目追求孩子教育愈早愈好,學的東西愈多愈難愈好,其實這樣做不僅未必能使孩子成才,反而摧殘孩子的身心健康。

古代很早就有人懷疑或不讚成過早施教。《世說新語》中有一句話,“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意思是小時候聰明的人,長大了未必成才。

宋代王安石寫《傷仲永》一文,講到他家鄉有一個五歲能作詩的“神童”方仲永,名噪一時,其父帶他四處炫耀,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與同齡人的差距越來越小,至成人,與常人無異,“泯然眾人矣”。

“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而早早地報名各種興趣班來“搶跑”。你去看看許多事業有成的人,特別重要的一點不是搶跑,而是在大勢起來之前的敏銳眼光。如果孩子的搶跑跟他人生的大勢是反的,這樣的搶跑是南轅北轍,跑得越快,離自己的幸福越遠。

家教傳承

知識的積累和優良家教的傳承而形成的富足的精神世界,是一個孩子未來是否能夠成才,未來可以走得更遠,走得更高的基礎。

事實上,家教傳承的多少遠比家庭的貧富重要。

父母的言行舉止、素質修養以及厚重的人生閱歷,對兒女的影響非常大,有些影響也許不是有意或者刻意,但是無形之中,還是起到了影響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社會,決定了子女對這社會的認知度。

父母教育的好壞,並不取決於是否有文化,而在於是否有著正確的人生觀,正確引導子女。為人父母傳承給孩子的格局和精神,可以幫助他們在未來的人生中豁達樂觀,正直善良,勇往直前。

格局做大,四面來風

孔子說:“君子不器。”

“器”是一種有形的東西,比如某種容器。一旦有形,就容易滿,容易限制住自己。這樣,高度和廣度就不足了。

在孩子教育的布局中,也要防止孩子過早被“器”限制住。

每個孩子走的路都是不一樣的,但站得高才能看得遠。如果很早就一頭扎進細枝末節的學習中,只知道埋頭拉車,不懂得抬頭看路。那麽自己走了彎路也全然不知。

鼓勵質疑

質疑精神,是培養孩子獨立思想的最重要途徑之一。

仔細想想,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給孩子質疑的機會,還真的不是很多。

無論老師還是家長,都是在灌輸、引導、啟發,恨不得用一秒鐘就把現有的正確答案塞到孩子的腦子裡,刻不容緩。

要清楚地認識到,通過這樣的方式進行的學習,都是“複製”,不是“原創”。

只有孩子自己去思考,提出問題,挑戰權威,最後所得出的結論,才是他自己的思想。

在有容乃大的世界裡,活得本色和酣暢淋漓,或許,是我們每一個人自我教育的意義和教育下一代的終極意義。

不入幻境

如果有的家長實在工作忙碌,沒有那麽多時間教育孩子,也請謹記一條:讓孩子遠離手機,遠離電子遊戲。如果孩子在成長的重要階段,不汲取常識與知識,生活與樂趣,而是囿於一塊電子看板的虛幻世界,那是人生無法彌補的遺憾。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諸君切記。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