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讀往 | 歷史新書推薦:李鴻章為何不取代慈禧而掌權

歷史分兩種:“應當如此的歷史”和“事實如此的歷史”。

歷史是過去的事實,隨著時光流逝,必有大量資訊流失,要將史料連綴起來,難免要加入“合理想象”,“應當如此的歷史”因之而生。

歷史不能假設,但人人都在假設歷史。畢竟有序的資訊才是有價值的,無序的資訊是無價值的。理性本能在推動我們,在無序資訊中建立順序。但這個本能是一個巨大的BUG,它引誘我們盲信、誤會、固執、激動,不自覺地去弘揚愚昧、堅持錯誤。

要超越這一誤區,除了保持高度的警惕心,別無他法。而修煉之路無非是:讀到似乎錯誤的東西時,不要急於跳起來,而是證據說話;對於太完美的解釋,不要狂喜,要想想是否還有漏洞;對於無法確定的史料,寧可先存疑,不急著下結論……

我們有幸生活在這個時代,有這麽多的材料,這麽多的思想。在選擇之前,不妨多讀一讀,讀得多,不是為了博學,而是為了增長智慧,這是“事實如此的歷史”給我們的恩賜。

歷史可能是沒現實功用的,但智慧肯定有用。

“奧斯曼帝國熱”,熱得有道理

世界史:《奧斯曼帝國六百年:土耳其帝國的興衰》

作者:(美)貝爾福

作者:新思·中信出版社

近年來,出版界掀起了一場“奧斯曼帝國熱”,只是長期缺乏一本高品質的、面向大眾的奧斯曼帝國通史,本書彌補了這一缺憾。

關注奧斯曼帝國,因它與清朝有許多近似處:都是傳統大帝國,都背負著沉重的專製傳統,都曾努力地自我拯救,而且都失敗了……在歐洲,列強稱奧斯曼帝國為“西亞病夫”。

然而,二者也有非常不同處:奧斯曼帝國統治基礎脆弱,卻橫亙600年,遠超中原王朝300年左右便有一次大崩潰的規律,其中秘訣是什麽?奧斯曼帝國更早進行改革,在軍事上一度強盛,為何終不免傾覆?奧斯曼帝國最強盛時國土面積達500多萬平方公里,後分裂成40多個國家,其中土耳其的國土面積不及奧斯曼帝國的1/5……

不論是相似,還是不同,奧斯曼帝國的歷史都像鏡子一樣,反襯著我們的過去——充分了解它,有助於我們了解自己。

盧梭曾問法國讀者:如果給你一生花不完的財富,代價是在遙遠的中國會死一個人,你乾不乾?

盧梭提出這個問題時,還是18世紀,很少有法國人知道中國是什麽樣。盧梭的意思是:任何一個有世界情懷的人,都會拒絕這個誘人的機會,因為你有義務關心全世界的人,這是健全、成熟的現代人所應有的品質。

學會關心看似遙遠的事,是一個成熟的現代人應有的素質。奧斯曼帝國雖然遙遠,卻與我們息息相關。

李鴻章為何不取代慈禧自己掌權

清史:《同光年間湘淮分野與晚清權力格局變遷(1862—1895)》

作者:邱濤

出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閱讀晚清史,常給人這樣的印象:李鴻章出將入相、大權獨攬,是外交、經濟、內政的主持者,幾乎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其實,深入史料就會發現,李鴻章從未入值軍機處,無法參與核心決策,他只是一名執行者。因總理各國事物衙門與直隸總督府無直接統屬關係,僅能提出建議,且建議必須經皇帝(其實是慈禧)同意才能發出。這一奇特的體制本是服務於慈禧專權,卻意外給李鴻章較大太空。

李鴻章出任直隸總督(其間因母親去世而短暫離職)20余年,這使他身在軍機處之外,事權卻大於軍機大臣,但遠遠達不到專權的地步。

事實是,晚清雖內外交困,中央政府權力受限,但整體局面並未失控,後人所謂的“事實上的割據”,實屬臆測。李鴻章雖僥幸被倚重,但他始終處在被監控、被分權的地位。

本書細致地分析了晚清湘淮兩股政治勢力互動的過程,在二者博弈中,清廷冷眼旁觀、居間獲利,搭建出一個腐而不朽、搖而不墜的政治架構。

廣島核爆,一次無法避免的毀滅

二戰史:《廣島倒計時:核爆前驚心動魄的21天》

作者:(英)史蒂芬·沃克

出版:中資海派·新世界出版社

1945年8月6日,美軍在日本廣島投下一枚原子彈,這是人類首次在戰爭中使用核武器,當即造成7萬人死亡,此後數年,核異塵餘生誘發的癌症及其他疾病,又奪去超20萬人生命。

該不該使用原子彈?長期以來,爭議頗多,各方提出種種論據,始終無法達成共識。

本書作者獨辟蹊徑,試圖還原廣島核爆前21天和核爆後18小時的歷史,從中可見:核爆從決策到實施,是一個充滿偶然的過程。核武是否反人道?使用核武器能否減少日軍在中國的屠殺?戰爭中的平民是否應承擔責任……對這些後人的熱議話題,當時幾乎無人提出,更無人關心。

事實是,核爆是一次高度標準化的“作業”。一旦決策方認為它符合“根本利益”,命令便很快下達,至於“根本利益”是什麽,誰也不清楚。在執行命令過程中,沒有任何人提出異議。這是一條“毀滅流水線”,人人都放棄了獨立判斷,僅憑自我賦予的正義,核爆便發生了。

核爆的可怕在於,他將不同的人歸為一種——“敵人”,不論他是否反對戰爭,是否足夠清醒,在原子彈下,他們的命運都一樣:被徹底毀滅。

作者試圖將讀者們從道德法庭帶回歷史現場中,因為看到真實一面,總比架空的議論有價值。

歐洲火藥桶生產手冊

東歐史:《巴爾乾兩千年:穿越歷史的幽靈》

作者:(美)卡普蘭

出版:北京大學出版社

東歐曾是歐洲文明的驕傲,這裡多元文明匯聚處,在寬容的護佑下,伊斯蘭文明、拜佔庭文明、羅馬文明、猶太文明交相輝映。

然而,在民族國家學說的召喚下,人們的身份意識開始復甦。

在常態社會中,人所擁有的身份本是多元的:一個人可以既是男人,又是匈牙利人,還是農民、基督徒、村社長官、長輩等,彼此並無衝突。而民族國家學說可怕之處在於,它喚醒的是排他性身份,鼓勵人通過建立他者,來實現自我認同。

在民族國家理論推漲下,東歐各民族開始建構自己的神話與歷史,並將自身的苦難歸結為其他民族的壓迫。一種身份剛被創造出來時,總是和風細雨、充滿溫情,然而,一旦這種身份走上壟斷地位,它必然會與人性惡相結合,呈現出高度自私的一面。

於是,歐洲火藥桶製造完成,幾百年來和諧共存的各民族突然成了仇敵。歧視、屠殺、強製遷移、種族滅絕……仇恨不斷更新,鮮血不斷層積。最終,東歐諸國果然實現了民族國家理論的構想——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當後人都以為這是歷史傳承的產物時,本書揭開了真相:一個幽靈曾如此左右了人類,對它應警鍾長鳴。

被法國啟蒙遮蔽的蘇格蘭啟蒙

思想史:《啟蒙觀念史》

作者:(德)費羅內

出版:啟蒙研究所·商務印書館

啟蒙主義的誕生與流布,是改變近代史的重大事件,受其影響,不同民族走上轉型之路。

在相當時期,言啟蒙主義必以法國啟蒙運動為正宗,以盧梭、伏爾泰、孟德斯鳩等為師,卻忽略了:法國啟蒙主義是一套建構理性,它憑空設想了一個理想社會,要求人們以此為藍圖去改變現狀。可這個藍圖是否正確呢?它真的具有普遍意義嗎?

然而,盧梭、伏爾泰、孟德斯鳩等人精致的思想、華麗的文筆,掩蓋了啟蒙主義的缺陷,其代價是,人類不得不付出兩次世界大戰的慘痛代價。

其實,在法國啟蒙運動的同時,還有一場蘇格蘭啟蒙運動,後者主張更溫和,它承認人類理性的不足,所以傾向於實踐理性,反對建構理性,主張尊重歷史與文化,堅信商業可帶來美好明天。

蘇格蘭啟蒙運動者下筆謹慎,他們的著作很少像盧梭那樣金句連篇、讓人讀後熱血澎湃,他們更傾向於采取緩和、邏輯的論調,數百年後,重讀愛爾蘭啟蒙大師們的文章,不禁驚歎於其中的克制、斯文與理性,它們匯成一種穿越時光的先見之明。

在不同啟蒙運動的引導下,歐洲出現了大陸文明和海洋文明的分途。前者慷慨激昂,卻屢屢碰壁,後者反而率先跨越了近代化門檻。重新梳理這一歷史過程,對於正確理解啟蒙,乃至思考未來,均有裨益。

張愛玲爺爺這麽當官

史料:《李鴻章張佩綸往來信劄》

作者:薑鳴整理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張佩綸是晚清名臣,著名作家張愛玲的爺爺,他自稱“往還五千里,咒罵十三家”,是“青牛角”之一。所謂“青牛”,即清流,多為翰林、科道官員,以道德自持,與所謂“濁流”(當時主要指洋務派官員,他們一度權力較大,貪腐亦重)對抗。“青牛角”則指清流中筆鋒尤健者,張佩綸、張之洞被公推為“青牛角”。

恭親王奕訢對張佩綸評價頗高,可惜在甲申馬江之戰(中法戰爭)中,清方9艦瞬間被毀,死傷700餘人,張的仕途從此被斷送。事實上,戰前張佩綸屢屢預警,未得主官重視。在戰鬥中,張佩綸指揮若定,保住了福州造船廠倉庫,卻遭政敵構陷。

令人驚訝的是,張佩綸失勢後,“濁流”的代表李鴻章竟將愛女許配給他,其中原委,學界一直有爭議。

近年來,張家後人捐出張佩綸藏劄,令人大開眼界:張佩綸與李鴻章早有往來,他多次向李透露高層決策機密,並附個人建議。這些建議使李鴻章大為歎服。一方面,張佩綸知兵,在北洋水師建設、對日戰略等方面,給李極大幫助;另一方面,張佩綸識人,往往一語中的。

在北洋水師初期的成功中,張佩綸貢獻良多。李鴻章嫁女,有感謝的成分在。且張才華逼人,李鴻章相信他將來必有成就,可惜未能如願。

張佩綸與李鴻章的書信中多隱語,非常難解,本書經著名學者薑鳴整理,始見眉目。

文/唐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