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版馬斯克!僅用2年時間成功發射首枚民營火箭

影片加載中,請稍候...

  【震撼】中國版“馬斯克”橫空出世!僅用2年時間,成功發射首枚民營火箭...

  2018年5月17日,中國首枚民營自研商業亞軌道火箭“重慶兩江之星”成功點火升空。研發這枚火箭的是一群平均年齡僅有32歲的年輕團隊,從公司注冊成立到火箭發射成功,他們僅僅用了2年多時間。

  2018 中國商業火箭元年

  5月17日上午7點33分31秒,中國首枚民營自研商業亞軌道火箭“重慶兩江之星”在我國西北某地成功點火升空。火箭的成功發射,引發海內外輿論的強烈關注。

  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和美國CNN、英國路透社等400多家境內外媒體紛紛報導。有境外媒體將“重慶兩江之星”火箭稱為中國版的“SpaceX”,其創始人舒暢也被譽為中國的“埃倫•馬斯克”; 有的評價,這是中國天空探索計劃最新的裡程碑。

  除了零壹太空,目前我國還有5、6家民營商業火箭研發公司正在加緊研發,2018年,中國將以商業火箭的元年載入史冊。

  就是這群平均年齡只有32歲的科研團隊,研製出中國首枚民營商業火箭,並研發成功。

  這群年輕人,從2015年8月公司注冊成立,到研製出火箭並發射成功,前後僅用了2年多時間。

  是什麽點燃他們的激情去追逐航空航天夢呢?在邁向浩瀚太空的星際征途中,他們又是怎樣一步步攻堅克難,書寫自己的人生夢想的呢?

  32歲的舒暢---零壹公司的創始人,他說,零壹公司和他所在的團隊,就是從零到壹開始的,早在大學讀書的時候,他和團隊小夥伴就開始了追逐航空航天的夢想。

  懷揣著自己的航空航天夢,舒暢加入到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正是在這段時間的工作中,他發現了一個很重要的商機。

  北京零壹太空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舒暢:在這個過程當中,我當然就很驚訝地發現,美國有這麽多商業火箭公司,但是中國沒有,我當時就想我能不能去投資一家。

  夢想是美好的,但現實很骨感。舒暢一打聽,才知道一個民營公司要想進入火箭發射行業,光邁門檻這關,就讓很多人望而生畏。

  而且,火箭研製、運送、發射等這些環節,通常都是國有大型企業、科研院所這些國家隊做的事,就連火箭運送到發射場都需要火車專列。

  但如果換成一個地方隊,民營公司研製的火箭,又該到哪去找火車專列?誰給運送呢?

  舒暢坦言,這還只是其中的一兩個例子,實際困難比這更多。

  有沒有什麽辦法改變現狀?難道民營公司就不能在火箭航天領域,闖出一條新的創新創業路?

  舒暢和他團隊的小夥伴經過持續不斷搜索研究,讓他們信心大增。我國不僅沒有禁止,相反還鼓勵民營企業進入航空航天領域,搞創新創業。

  2015年的3月,習近平總書記講話中第一次提到,要把軍民融合上升為國家戰略,舒暢相信中國的創新創業視窗已經打開,雖然還有很多困難,但他仍然義無反顧,很快就決定辭職去解決問題。

  2015年8月,舒暢和團隊小夥伴注冊成立零壹太空公司,正式進入民營商業火箭行業。

  公司成立沒幾個月,就遭遇一些同行的諷刺、懷疑,甚至有的在網上公開質疑他們。

  精準定位市場 民營公司突破研發“無人區”

  剛起步研製民營商業火箭,零壹太空就被人質疑為是騙子公司。但他們明白,最好的回應就是拿出成果來。

  想要成功就必須要面對幾大難題:

  火箭的市場定位是什麽?

  研製資金如何籌集?

  是否充分具備自主研製火箭的技術?

  零壹太空團隊研究發現,民營商業火箭雖然在我國還是一個空白,應用範圍也比較廣;但綜合考慮人力、技術、成本等因素,他們將精準市場定位主要集中在兩個方向。

  專家介紹,像火箭這類飛行器,通常都是好幾倍的超音速飛行,本身也會帶來很多技術難題:火箭表面材料一千多度就進入熔點,火箭返回地面穿越大氣層時,溫度高達幾千,甚至一萬度以上,很容易產生熱障現象。也就是,火箭能不能扛得住這種熱能,會不會被熔化?

  速度快溫度高,還易產生黒障現象,通俗地說,就是火箭穿越大氣層返回地面時,火箭突然中斷通訊信號,地面測控系統不起作用。這還只是其中的一兩個難題。其它的,像火箭總體設計、發動機研製、飛行姿態調控、飛控系統和地面檢測等,都需要收集一系列飛行試驗數據進行分析,從而改進提高火箭性能。

  但這些飛行試驗數據是很難獲得的。通常情況下,只有國有大中型企業、科研院所這些國家隊才能拿到,而且試驗耗費時間長成本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文東升:這是一個無人區,現在沒有產學研一塊的研究,而且能夠得到完整的數據,這在以前確實是不可想象的。

  正是看準了這個空白點,零壹太空將火箭發射為飛行驗證服務提供飛行試驗數據,作為第一個市場定位。

  除此之外,他們研發的民營商業火箭,還有一個精準市場定位,那就是搭載發射低軌道微小衛星---主要在GPS、北斗衛星導航和地面接收設備之間,起到增強、擴大傳輸信號的作用。

  長沙天儀太空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 楊峰:小衛星是用來增強的,因為GPS和北斗導航系統,軌道離地球特別遠,導航的時候,可能很難區分,因為導航的信號,傳輸到地面已經比較弱了。”

  市場有了,但公司最大也是最關鍵的問題出來了,那就是資金難題。火箭發射,一出手就是大投入,大多是天文數字的資金,融資成為零壹公司的最大難題。

  舒暢想到的第一步就是從最關鍵的做起,找到研製火箭的心髒---火箭發動機的資金,但就是這個數字,也大大超出他們的預想。

  半年時間,舒暢團隊跑了多個沿海省和一些經濟發達地區,多方比較後,他們最終選擇和重慶兩江新區合作,落腳重慶兩江新區航空產業園。

  為什麽落戶重慶?落戶兩江新區?最關鍵的一點是重慶兩江新區的融資創新方案。

  重慶兩江新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 湯宗偉:采取的是一種財務投資的方式。大大低於社會融資的資本,基本上是按照銀行貸款的利率進入的,然後當你達到一定階段的時候,你可以按銀行貸款的基本利率來把股權回購回去。

  最終,舒暢跟兩江航空投資集團合資,零壹太空出資八千萬元,兩江航投出資八千萬元,成立了重慶的零壹太空。

  兩江新區的融資方案與零壹公司的發展掛鉤,既解決了公司初創時的資金問題,也為國有資金保值增值做出了貢獻。啟動資金有了,零壹太空開始了他們的技術突破。

  2018年4月25日,零壹太空X系列火箭固體發動機批抽檢聯合試車試驗成功。

  發動機研製成功給了舒暢團隊極大鼓舞,但火箭整體研製仍缺錢。

  需第二輪、第三輪融資,資金問題又該怎麽解決?

  重慶兩江新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 湯宗偉:我們的股權可以再融資,作為一種股權的抵押方式去銀行貸款融資。

  零壹太空的精準市場定位、發展潛力和重慶兩江新區的果斷擔當、金融創新,招商局創投公司投了4000萬元,任泉也成為投資人參與進來。兩年的時間,零壹公司前後融資5億元。

  他們研發的縱控機體積只有原來的十分之一,減少10公斤的重量,相當於增加了100萬元的收入。

  如果把發動機看做是火箭心髒,綜控機是火箭大腦,把火箭其它設備連接起來的連接器系統,就是火箭的神經和血液系統。

  如此重要的連接器系統,在多方選擇比較後,他們將目光聚焦中航光電科技公司,這是目前國內最大的研製和生產光電連接器專業化企業。並且在連接器這個零組件上,中航光電還有獨創的世界領先技術,不但可以盲插,還縮短了研發周期。

  火箭各部分設備系統準備好後,工程技術人員又克服了火箭總裝時的難題。經過一年多的努力,火箭終於研發成功。

  零壹太空先進空天技術飛行試驗聯合創新中心主任 鄧帆:首飛的火箭全長是9米,總重是7.2噸。在首飛的時候,規劃的彈道,它飛行最高點是在38.7公里,然後整個飛行時長306秒,整個射程是273公里。

  目前,零壹太空與多家海內外客戶簽訂發射協定,旗下OS-X、OS-M兩個系列火箭,訂單已分別排至2019年和2020年。

  半小時觀察:培育中國版馬斯克

  “重慶兩江之星”的成功引發了海外輿論對中國商業航天的關注。

  路透社稱,這是中國太空探索計劃最新的裡程碑。

  芬蘭“太空新聞”稱,隨著越來越多的民營公司參與到火箭發射行業,2018年中國將迎來商業火箭的元年。

  從技術上說,這枚火箭還有不少提升的太空,媒體之所以如此關注更在於它技術之外的象徵意義。火箭發射這塊原本屬於“國家隊”的專屬領地,終於出現了民營資本的身影。它是改革開放40年民營經濟營商環境不斷優化、經營範圍不斷擴大的例證,更是軍民融合發展的創新成果。

  CNN將“重慶兩江之星”的創始人舒暢譽為中國的“埃倫•馬斯克”,事實上,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中國已經為培育更多的中國版馬斯克提供了創新的土壤,我們希望“重慶兩江之星”能夠飛得更高、飛得更遠。

責任編輯:劉萬裡 SF014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