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西魏時期的八柱國的由來

歷史上的八柱國是一個很生僻的內容,要想講清楚這個概念,就要先從北魏六鎮和後來的府兵製開始說起。

東晉十六國後期,北方大亂,鮮卑的拓跋氏乘機南下中原,並在山西平城建立政權。鮮卑人南下之後,原來的漠北草原被柔然人佔據,對北魏的北部邊境安全形成了很大的威脅。於是北魏在首都平成以北設立了六個軍鎮,作為防禦柔然人南下的屏障。這六個軍鎮雖然遠離北魏的政治中樞,但是由於它們拱衛首都,有很重要的軍事地位。不僅統帥皆為鮮卑豪族,成員也以鮮卑人和中原漢族強宗子弟為主。因此六鎮在設立之後就有很高的軍事和政治地位!

然而好景不長,北魏孝文帝改革之後,六鎮的地位江河日下。因為孝文帝把國都從山西大同南遷到了河南洛陽,這就導致六鎮與北魏政治核心圈離得太遠,不再如之前那麽親近了。並且孝文帝強調漢化,要求北魏政治核心圈的鮮卑貴族與中原漢地的門閥貴族通婚,只有漢化的鮮卑人才能受到重用,老頑固們靠邊站。貴族們為了政治前途,只能迎合孝文帝的漢化政策。當時的北方六鎮遠離中原,自然就只能靠邊站了。

並且由於國都南遷洛陽,北方六鎮也不再有拱衛都城的價值,地位下降劇烈。後來六鎮變成了流犯囚徒的發配之地,六鎮的鮮卑貴族子弟也難以晉升,甚至還受到中原漢化鮮卑同族歧視,積累了很大的怨氣。六鎮貴族的這個怨氣積累的越來越深,便演變成了後來的北方六鎮反漢化大起義。

六鎮起事之後,關隴、河北各族也紛紛參與造反,北魏統治瀕臨崩潰。為了鎮壓造反軍,北魏統治者籠絡了大量的北方胡人。最後造反被雖然被鎮壓了,但是北魏政權也隨之瓦解。以契胡酋長爾朱榮為首的北鎮豪強和酋帥集團控制了北魏政權。

在六鎮起義之時,當時有兩個人年輕人也參與了叛亂,這兩個就是後來分別奠定了北齊和北周政權的高歡的宇文泰。

後來傀儡皇帝孝莊帝殺死了爾朱榮,高歡乘機起兵,將爾朱一族全部屠盡,並擁立魏孝武帝元修即位,由他自總大政,控制了北魏的軍政大權。但是高歡的實力還不夠強,為了籠絡人心,他任命爾朱榮旗下的大將賀拔嶽被為關西大行台,總攬關隴一帶的軍政大權。當時的宇文泰還沒有自立門戶,只是賀拔嶽的部將。

宇文泰隨賀拔嶽抵達關中後,賀拔嶽任命他為行台左丞,關隴地區的一切大事,事無巨細都交給他來辦,於是宇文泰成為了關隴地區的第二號人物。後來高歡使離間計,讓侯莫陳悅將賀拔嶽暗殺,賀拔嶽的殘部被宇文泰所收。因此宇文泰便成了關中的首腦。但當時名義上還是要聽高歡的命令。

再後來高歡所立的北魏孝武帝逃跑,西奔長安投靠了宇文泰,並封宇文泰為大丞相,號召天下兵馬起兵討伐高歡。此舉將高歡激怒,於是盛怒之下的高歡又立了一個傀儡小皇帝。雙方都以正統自居,並蔑稱對方為叛逆,然後北魏就分裂成了東魏和西魏。

北魏分裂後,高歡仰仗河南、河東、山東和河北的生產力和人口優勢,全方位吊打隻擁有關中和隴西這兩塊貧瘠之地的宇文泰。尤其是在大統九年(543年)的邙山大戰之戰中,宇文泰損兵折將不說,自己還差點做了俘虜。在跑路過程中,宇文泰狼狽不堪,邊跑邊在馬上向追殺的東魏大將彭樂哀求:“汝非彭樂邪?癡男子!今日無我,明日豈有汝邪!何不急還營,收汝金寶!”追殺他的彭樂是個粗人,被宇文泰的幾句話給忽悠得雲裡霧裡,便放了宇文泰。

邙山之戰後,宇文泰痛定思痛,因為這一戰讓他死傷了六萬多人,雖然高歡的損失更大,但是宇文泰可沒有高歡那麽財大氣粗,六萬人基本上就是西魏一半的家當了。為了解決兵源的問題,宇文泰開始從漢族中間吸收兵員,並宣布征募關隴地區的豪強地主武裝。這一舉措在當時是破天荒的。

因為自五胡亂華之後,漢人在北方一直就是二等公民。無論是哪個胡人政權,朝廷中央軍一定是胡人,北魏更是如此。宇文泰早期割據關隴時,西魏的主力也是鮮卑人,不會讓漢人掌握核心武裝。但是宇文泰和高歡的差距實在太大了,長時間的拉鋸戰消耗掉了大量的鮮卑族士兵,搞得宇文泰手上無兵可用。而當時關隴地區的漢族門閥手上有現成計程車兵,宇文泰可以直接用。

北魏末年鎮壓起義時,關隴豪強地主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組織了鄉兵。東西魏分立後,這些地主武裝並沒有解散,仍然控制在豪強的手中。最早宇文泰並沒有看重這些人的私兵,因為他不是關隴本地人,只是個外來戶,但後來苦於無兵可用了,便只得廣募豪強以充西魏軍旅,把這些分散的鄉兵武裝變成中央軍隊的一部分。

但是這些新招募計程車兵都是人家當地豪強的家兵,朝廷如果不拿出誠意,當地豪強肯定不會答應。於是宇文泰選擇了一些在關隴地區有名望的門閥代表出仕為官,利用他們來鞏固自己的統治。那麽宇文泰許給這些關隴門閥的代表什麽官呢?什麽都有,最大的官就是標題中所問到的柱國大將軍。

所謂的柱國大將軍,其實跟漢朝、三國時期的大將軍是一個概念。大將軍統領全國軍隊,地位在三公之上。薑維、司馬昭都當過類似於的職務。柱國大將軍只是名詞不一樣,職務權限是類似的。五胡亂華時,後燕成武帝慕容垂設立了這個官職,地位排在三公之上,統帥全國的兵馬,但當時只是一個臨時性的官職。北魏後期爾朱榮崛起後,他憑借對朝廷的控制,也當過幾年柱國大將軍。爾朱榮被殺之後,高歡就成了柱國大將軍。大統三年(537年),宇文泰為了對抗高歡,西魏文帝也封他為柱國大將軍。只不過當時西魏還只有他一個是柱國大將軍而已。

到了大統十四年(548年),宇文泰為了籠絡各方勢力,他一口氣封了七個柱國大將軍,分別是:趙貴、李虎、李弼、於謹、獨孤信、侯莫陳崇和元欣。這其中廣陵王元欣是皇族,封他只是為了籠絡皇族,實際上元欣的柱國大將軍只是個虛職。另外的六人才是真正有實權的柱國大將軍,但是相比於最早的柱國大將軍,八柱國的權力要小很多。

另外,每一個柱國大將軍下轄兩個將軍,共十二大將軍(十二個將軍不是按胡漢均分的原則來分配的),每個大將軍下轄兩個開府,共二十四開府;每個開府下轄兩個儀同,共四十八儀同;一個儀同領兵約千人,一個開府領兵兩千人,一個大將軍領兵四千人,一個柱國大將軍領兵八千人,六柱國合計領兵四萬八千人左右。這支軍隊就是歷史上所說的西魏府兵。

通過改革,西魏的民族矛盾弱化,宇文泰借助漢人豪強的支持,加強了對軍隊的控制力,削弱了北魏末年以來的地方割據勢力,促進了鮮卑貴族與關隴漢人地主的聯合。讓漢人和鮮卑人都有一種“命運共同體”的感覺,大家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相比於宇文泰的統戰水準,高歡就太失敗了。高歡他也知道鮮卑士兵與漢人的矛盾,並且他也試圖調和過胡漢矛盾。但是調和的很失敗,沒能像宇文泰那樣把漢人和鮮卑人整合為團結一心的關隴集團。漢族和鮮卑族在高歡的治下,民族矛盾十分尖銳。後來高歡還使勁偏袒鮮卑族,又加深了這種矛盾。最後北齊敗給北周,實際上就是敗在了內部不團結。

總的來說,西魏八柱國實際上就是當時西魏山頭主義的體現。早期的西魏只有宇文泰一個人是柱國大將軍,後來邙山大敗,西魏原有的軍隊損失慘重,宇文泰不得不向豪強妥協,用柱國大將軍相以籠絡。宇文泰年老後,八柱國不直接掌握野戰兵,而是由十二將軍二十四開府四十八儀同來掌野戰府兵,而這四十八儀同中有三分之一都由宇文泰直轄,之後更是不斷從李虎、趙貴、獨孤信手裡逐漸收集兵權。

最後再簡單說一下八柱國的簡介。元欣和宇文泰不用多說了,一個是北魏皇族,基本上就是擺設。一個是西魏實際掌權者,中國歷史上統戰水準最高的人之一。

李虎、趙貴、獨孤信、侯莫陳崇四人屬於宇文泰的老班底,即所謂的武川派元老。當初賀拔嶽去世後,這四人擁立宇文泰接任關西軍的老大,有擁立之功。他們的各自下轄的軍隊是西魏政權初期的主要野戰力量。因此這些人的勢力很強,加封柱國大將軍合情合理。額外再說兩點,李虎是唐高祖李淵的爺爺,唐太宗李世民的太爺爺;獨孤信就更不得了了,他是北周武帝宇文毓和隋文帝楊堅的嶽父,唐高祖李淵的外公,號稱天下第一老丈人。

接著是於謹,他是典型的關隴本地豪強,是宇文泰隨賀拔嶽入主關隴後所,親自征召或培養的人才。早先的時候,於謹雖然是關隴大族出身,但他的祖輩在北魏體制內的官位並不算很高,宇文泰征召他,有很明顯的拉攏之意。

最後是李弼,他是暗害賀拔嶽的侯莫陳悅的部將。侯莫陳悅垮台後,他投奔西魏,被宇文泰為己所用。他投宇文泰時,帶了一萬多精銳士兵,屬於帶兵入股,後來了立了大功,封柱國大將軍也合情合理。宇文泰收納李弼,其實也從側面證明了他的政治才華,是一個斬殺逆首挾從不問的統戰高手。另外李弼是後來隋末瓦崗寨首領李密的太爺爺。

從這八個柱國大將軍的分配來看,宇文泰是精心計算過的。當年隨賀拔嶽一起入主關中的老將都要重用,並且還要佔大頭;北魏皇族也不能冷落;關中本地豪強也要照顧,最後是敵人的起義將領也要有表示。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