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無怨,是一種高貴的品質

兩個失去自由的人,一人整天抱怨命運、詛咒世界;另一個心存感恩自己還能活著,念念祝福世界。這兩人未來的命運將截然不同。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論語》

“在邦無怨,在家無怨。”這是中華聖賢對我們的深深期盼。

“怨”是一種情緒,是一種不容易覺察的念頭,是一層深埋心底的負能量。在無形之中,它會嚴重阻礙人與人的鏈接,以及人與世界的鏈接。不知不覺,人心變得越來越冷漠,生命也越來越灰暗。

這裡有兩個故事與大家分享。

愛出者愛返,怨往者怨來

首先是一位企業高管的故事。

蘭溪是一家年產值500億的企業的總裁。她跟隨這家企業的創始人拚搏30年,為企業付出了青春年華,灑下了無數的淚水汗水。

10年前,企業創始人開始讓兒子介入企業,有意培養兒子成為企業接班人。從那時起,蘭溪的心裡就埋下了一份怨念:江山是我陪你打下的,憑什麽讓他來坐?

整整10年,蘭溪與創始人的關係,都處於一種說不上來的別扭中。她不再像之前那樣,全力以赴地支持創始人。在企業轉型的關鍵時期,她卻漸漸發現,自己愈發讀不懂創始人了。

30年同舟共濟,到頭來竟然換得一份孤立無援,跟同事的相處也變得磕絆而糾結。蘭溪越想越覺得自己委屈,甚至多次萌生想要離開公司的想法……

她的狀態,創始人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可那份難以言明的怨就像一道深深的溝壑,堅固地橫亙在兩個人的心與心之間,導致雙方的每一次溝通都成效甚微。去年,無計可施的創始人,安排蘭溪來參加未來之星的學習。

經過一輪輪明心和淨心,蘭溪終於明白了“好人好自己”,一切付出都是種善因得善果,那個過去禁錮自己、讓自己生命得不到舒展的“毒瘤”被消除了——“我後十年的怨,真的是很大!”

那一刻,蘭溪仿佛一下子就卸去了身上的百斤重擔,她長舒一口氣,既激動又慚愧:有怨無怨,本質上是自己對待世界的態度。愛出愛返,怨往怨來,無怨,其實是自己的需要!

第二個故事來自一位90後年輕人。

習宇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離婚了,他被判給了父親。在習宇的記憶中,警察出身的父親嚴肅苛刻,稍有不慎,自己便會領受棍棒教育。習宇與父親很少溝通,他甚至一度覺得,作為一個孩子,活在世上太痛苦了,自己以後一定不會要孩子……

“為什麽我會有這樣一個爸爸?!”——二十幾年來,習宇一直被這個問題緊緊捆縛,總覺得沒有人愛他,這個世界對他太不公平了,都是別人對不起自己。

所以,習宇也很少去關心別人。一方面,他知道自己的內心十分冷漠,但另一方面,他又想在眾人面前表現得像個正常人一樣,表現出應有的熱情和禮貌。久而久之,習宇感到自己都快人格分裂了!

最痛苦的時候,習宇接觸到了中華文化。當他按照淨心的方法,去觀看自己的內心時,他逐漸開始意識到:不是爸爸不愛他,而是自己感受不到愛!

因為對自己最親的親人有一份怨恨,所以當自己長大以後,無論對待任何人,幾乎都是從“恨”的角度出發——這樣一顆心,如何能夠感受到爸爸給自己的愛?又如何能夠去愛別人?

“原來我一直活在怨恨中,從來沒有付出過愛。這份怨和恨把自己完完全全‘障’住了,我無法跟別人鏈接,也不能正確理解和積極看待人與人的關係……”現在的習宇,無怨一身輕,不僅改善了與父親的關係,主動與父親交流,對待同事夥伴,也慢慢變得熱情了起來。

“無怨”的品質,是可以建設的

《中庸》有言:“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無怨是一種高貴的品質。儘管聖賢才可以做到永遠無怨、無倦,但在過往的生命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曾有過這樣的體驗:當你從事一件自己特別歡喜、特別有成就感的事情時,再繁雜你都是無怨;當你服侍自己特別喜愛、特別尊重的人時,再辛苦你都是無怨。初為人父人母時,不管面對怎樣的困難和狀況,我們都會無怨、無倦地看護孩子。

所以,每個人都流露和展示過無怨的品質,因為這份優秀的品質,每個人心中原本就有。這就是“聖人之道,吾性自足”。

想要持久擁有這份美好品質,就要通過體證行為作用與反作用,領會到這個世界的真相——成就他人就是成就自己,怨恨他人就是傷害自己!深深地明白這一點,我們哪裡還肯讓抱怨的念頭來裹挾自己呢?

倘若這份無怨能夠呈現出來,將為多少人帶去溫暖和光明,利益多少人心,做出多少實質性貢獻!

無怨如此,無倦、無悔也是如此。這些優秀品質,都可以通過以下五點來開發:

1.相信你的心中原本就有這樣的品質,只是被不明和貪欲所遮蔽。

可以專門找一個時間,思考並記錄在怎樣的場景下,自己展露過怎樣的令人尊重的品質。每個人本都值得尊敬,不要讓小我埋沒道德的閃光點。

2.真切地計算生命的大账。人這一生,究竟什麽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如何度過每一天,如何對待他人,如何做事和生活才能使人生價值最大化?

3.觀照:隨時觀照自己的念頭是淨化心靈的基礎。

起心動念處也叫“覺照處”。隨時隨地向內覺照,就是觀照。淨心功夫的高低,首先體現在觀照能力的高低。淨化心靈的基礎就是要隨時隨地觀照自己的念頭,一天之中大約有上萬個清晰的念頭,要判別哪些是好的念頭、哪些是不好的念頭、哪些是更好的念頭。

特別指出的是,判別念頭的好壞並不容易,由於心的層面不同,對是非善惡的看法就不同。例如在能人看來好的念頭,對於賢人而言,可能就是有局限的,甚至是不可取乃至是錯誤的念頭。所以,平時應該強化判別能力的訓練,提升我們的智慧。

4.反省:深刻反省不好的念頭是淨化心靈的關鍵。

若是只有觀照,對不好的念頭不進行深刻反省,就難以挖出病根,改日便又重犯。這種觀照就會越來越沒有力量,最終連觀照的能力也會退化,甚至視而不見、無動於衷乃至麻木不仁。

唯有深刻地明白和體證行為作用與反作用的真理,才不敢有一絲不好的念頭,因為不好的念頭就是傷害自己乃至自我毀滅。如此,才會有自覺的強大的動力反省不好的念頭,才能在心靈深處建設高度敏銳的“雷達”系統,顯著提升淨化心靈的能力。

5.引導:主動引導自己產生更好的念頭是淨化心靈的根本。

首先,主動營造一個讓自己持續產生更好念頭的方式、使命、習慣和氛圍等;

其次,切實踐行為善去惡的人生準則,引導自己持續地產生更好的念頭。念頭隨時隨地都在產生,因而隨時隨地都在播撒心靈的種子。念念念念之間,一個人就在與身邊的一切建立了心與心的鏈接。長久下去,就會與他人與社會建立善惡交織、錯綜複雜的關係。深深明白了這個真理,就絕不敢染汙他人,乃至於出現一個不好的念頭,都會馬上反省。

最後,深刻明白念頭具有能量,就會深刻明白,好的念頭就是利益自己、利益他人、利益社會,就會引導自己持續地產生更好的念頭。

大道至簡,不必舍近求遠。複雜也許可以顯得有學問,但簡單所體現的,才是真正的自信與智慧。選擇直接相信,心上用功,每個人都可以活出無怨無倦的無悔人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