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天壇圜丘的數字之謎上了熱搜 原來背後藏著如此帝王心境

今年天壇整整六百歲了。恰好高考數學出了一道關於天壇圜丘的計算題,一時上了熱搜:圜丘分上、中、下三層,上層中心有一塊圓形石板,環繞天心石砌9塊扇面形石板構成第一環,向外每環依次增加9塊,下一層的第一環比上一層的最後一環多9塊,向外每環依次也增加9塊,求問三層共有扇面形石板的數量。

圜丘的建造以“九”為尊由來已久。除了數字九外,圜丘的建造者還偏愛一、三、五、七這些單數,並由此組成單數的倍數。數字背後隱藏著怎樣的文化背景,又體現了哪些特定的涵義?圜丘對數字的匠心也體現了明清皇帝權力延展的歷史。

元 以《周禮》為參照修建大都圜丘

圜丘是天壇的重要禮製建築,在“禮莫大乎敬天,義莫隆於郊祀”的封建王朝,是冬至日帝王祭天等活動的場所。歷代帝王繼承大統,都需尊崇天地,而尊崇天地的途徑便是定期舉辦祭祀天地大典。古代以“天”為至陽所在,又以一、三、五、七、九為陽數,二、四、六、八則相對應為陰數。在各陽數中,九為極數,是陽中至陽,而九九又歸於一。古人的數字觀體現了樸素的唯物主義色彩。從圜丘的建制變遷,可以看到陽數是如何應用於圜丘建造的方方面面。

北京地區出現圜丘始於金元時期。金代圜丘始建於金世宗時期,圜丘分為三層,存續時間不長。到了元代,國家制度與地方建設多遵從上古典籍,如國名“元”取自《周易》,大都城建設本於《周禮》等,元代的圜丘建制也有所依據。忽必烈在至元十二年初建祭台後,祭天之禮日漸廢弛。元成宗大德年間,右丞相哈剌孫等上書請求以《周禮》為參照修建大都城內圜丘。

元代圜丘分為三層,以合古代哲學中的天、地、人“三才一貫”的思想。元代圜丘因時損益,針對《周禮》中對每層周長並未規定的缺陷,定為第一層直徑元製五丈,二層十丈,下層十五丈,實際上分別是五的一倍、二倍和三倍。同時規定每層高度均為八尺一寸,以合八卦中乾卦九九歸一的特點。圜丘每層四面有台階,各有十二級。圜丘外設兩重城牆,又稱“壝”,內壝距離圜丘二十五步,外壝距離圜丘五十四步。元代圜丘存續時間雖不長,其依古禮建造的思想卻被明清兩代繼承並發展。

明 北京天壇規製參照南京而更華美

明清時,圜丘祭天為國家最高等級的祭祀——大祀之首,因此對其建制更為重視。明代的圜丘建造於元末至正二十七年,當時朱元璋是韓宋政權的吳王。洪武元年,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帝,同年在圜丘舉行首次祭天禮,圜丘建於應天城的鍾山之南。明初圜丘形製較元代有所縮小,層數減為兩層,上層直徑明製七丈,下層增加五丈,每層高八尺一寸,四面台階由十二級降為九級。明代立國於江南,南方屬陽,為凸顯南方尊貴,特意將上層正南面的台階寬度定為九尺五寸,東、西、北三面台階則為八尺一寸,下層台階也是如此。同時圜丘內壝南面有三門,也有別於其他三面僅開一門。洪武四年改建圜丘時,尺寸均比洪武初年有所縮小,上層廣由七丈降為四丈五尺,高度由八尺一寸減為五尺二寸。洪武四年的圜丘形製已出現二、四、六、八等陰數。

明初時是將天、地分開祭祀,洪武十年,祭天時陰雨連綿,朱元璋聯想到天地時分開祭祀猶如家祭時單獨祭祀父母一樣,既與禮、孝等觀念不合,也無法顯示對天地的尊崇,因此改為天地合祭。朱元璋命開國功臣李善長監工,改造圜丘,改造後的圜丘新建了大祀殿,取陽數的理念也得到一定恢復。

永樂十八年,包括天地壇在內的北京宮殿、壇場等完工,其規製均參照南京,而高大壯麗則過之。次年,明遷都北京。此後,北京南郊天地壇的形製延續百餘年。

嘉靖九年,朝廷重新議定天地分祀。《明史》記載嘉靖時圜丘形製尺寸與洪武初天地分祭時一致。但實際上為凸顯皇權,圜丘建築已大不相同。改建後的圜丘從層級上恢復了元代的三層,各層長寬均有增加。為印證“天子受命於天”的“天人感應”思想,嘉靖帝決定圜丘一層高度為九尺,高於二、三層的八尺一寸;圜丘一層直徑五丈九尺,二層九丈,三層十二丈,每層四面台階均為九級。圜丘改建後,又在大祀殿舊址改建大享殿。萬歷三年,首輔張居正等編輯《郊祀新舊圖考》,將明太祖朱元璋與明世宗朱厚熜的圜丘形製一一載明呈送萬歷皇帝,至此,明代圜丘形製未再改動。

清 乾隆時大規模改造終成現存形製

清代圜丘始建於入關前的皇太極時期。天聰十年,後金先在沈陽德盛門外建圜丘等,於此祭告天地,定國號為清,並改元崇德。此時的圜丘建制與明後期圜丘相同,只是尺寸遠不及明代圜丘,最下面的第三層周長五丈四尺,還不及明後期圜丘第一層的直徑。且沈陽天壇圜丘每層僅高三尺,可知此時圜丘形製頗為簡陋。順治元年清軍入關,年幼的順治帝於十月初一在北京再行登基禮,同日親至天壇祭告天地,此時的圜丘仍沿用明代後期形製。

乾隆時,清廷對天壇開啟大規模改造。圜丘改築於乾隆十二年,乾隆帝特命改建圜丘要遵循古代度量衡,而古尺一尺恰好相當於當時的“營造尺”八寸一分,又與九九之數相合。

具體到圜丘三層的尺寸,上層直徑為九丈,取“一九”;中層直徑十五丈,取“三五”,下層直徑二十一丈,取“三七”,這些數目在古人看來皆是陽數中的“天數”,三層直徑合計四十五丈,暗合帝王“九五之尊”的用意。各層用磚以扇形排列,上層正中天心石外,環砌九塊石板,向外每環依次增加九塊,用磚數上層為一九(9塊)至九九(81塊),中層為90塊至162塊,下層為171至243塊。這樣以九構成的倍數增加,反映了“九重天”的觀念。以等差數列計算,除去天心石外,圜丘三層壇面用磚共計3402塊。

明後期圜丘各層欄板數自上至下原為9、17、25,乾隆時為應和天為圓、圓周360度的觀念,將欄板數調整為72、108和188。不過,實際欄板數為上層36,中層72,下層108,共計216,圜丘各層高度自上而下逐漸減少。1900年八國聯軍侵佔北京時,天壇曾為聯軍冬營駐地,形製有所破壞。上世紀後期和本世紀初,天壇公園管理處陸續按原形製恢復了圜丘及其周邊建築古跡。

天 圜丘數字背後的帝王心境

歷代帝王以天子自居,圜丘則是溝通人間帝王與昊天上帝的橋梁。古人認為冬至一陽生,在陰陽交割時祭天與夏至祭地一樣,屬順應陰陽之義的祀典。至正二十七年,朱元璋已先後討平陳友諒與張士誠,江南之地盡入囊中。此時,朱元璋頭上的名義皇帝韓林兒已死,朱元璋的稱帝建國之路再無阻礙。這年秋天,朱元璋先後命人修築圜丘、方丘、社稷壇、太廟等祭祀建築,事實上已有完整的國家機器,稱帝只需一個合適的時機。隨著徐達率軍進入大都城,元代作為大一統王朝的歷史宣告終結,明王朝隨之誕生。燕王朱棣奪取皇位後,曾下令取消建文帝下達的各項政令,甚至在年號上也不承認建文,而是繼續沿用洪武年號。為表明他本人才是明太祖治國精神的領會者,北京城的營建也處處模仿南京城,只是更為恢弘壯麗。

嘉靖帝更定天地分祀,表面上是恢復古代祭儀及洪武祖製,實則與青年帝王的權力野心indivisible。朱厚熜以外地藩王進京繼承帝位,在其父興獻王的地位等問題上與朝臣長期對峙,此即明代中期的“大禮議”事件。嘉靖帝拋出天地分開祭祀的問題,其意在於通過更改祀典提升皇權。最初大多數臣子反對天地分祀,但聯想到“大禮議”事件中紛紛掉落的烏紗帽,各部官員只得表示讚同,轉瞬之間朝中風向已倒向了少年天子。

乾隆時圜丘的形製,在陽數運用上達到了極致,這與乾隆本人的性格有重要關係。乾隆初年,正是清朝國力臻於極盛的時期,乾隆帝對他治下的國家極度自信,他重視禮製,擴建圜丘的起因是壇上設置祭品處過於狹窄,這也是乾隆帝為體現“天朝上國無所不有”,進而壟斷與上天交流權力的制度安排。

古代帝王建天壇,以敬自然、祭祖先,嚮往和諧的天人關係。天是宇宙,是自然規律,人是自然之子,心存敬畏,行有所止,古人於圜丘之上,仰望昊天蒼蒼,祝禱風調雨順。天壇建壇600年,傳達了中國禮儀之邦的文化內涵,天壇所承載的還有中華民族敬天愛人、追求美好生活的理念。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