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養老困局:我該不該把父親送進養老院?

你好,我是愛哲,今天我們聊聊養老

我姥姥今年 90 歲,2013 年,她得了腦血栓,從那以後腿腳就不聽使喚了,之後我媽和我姨還有舅舅們輪流照顧姥姥。但我媽也都是六十幾歲的人了,身體也很脆弱,照料老人的壓力很大。

我知道,像這種情況,肯定不止我們一家。

老,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每個人都會老。當一個人老去,身體不再健碩的時候,他應該被家人,被社會怎樣對待?除了讓他體面地活著,家人們還能為他做些什麽?

希望今天的節目,能對你有所幫助。

故事FM第 145 期

點擊下方音頻,收聽完整故事

/講述者/吳小明、劉建章、杜奶奶

/主播/@寇愛哲

/製作人/@寇愛哲

/聲音設計/@故事FM彭寒

/BGM List/

01. A Ugly Fact Of Life - Explosion In The Sky(吳阿姨)

02 . 出路 - 彭寒 (失能失智的老人)

03 . Ashes In My Memory - 彭寒 (我的爸爸)

04 . 出路 - 彭寒(片尾曲)

/更多收聽平台/

蘋果播客 / 網易雲音樂 / 蜻蜓 FM

QQ 音樂 / 豆瓣播客 / 懶人聽書

—下面是本期故事的文字版—

請配合上方音頻食用

1 . 阿茲海默症的父親

吳小明今年 62 歲,十年前,他的父親被確診為阿茲海默症,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老年癡呆。

為了這個事情她還專門帶著父親去了一趟美國找專家,後者告訴她,老爺子就是這個病,不用抱僥幸心理了。並且病情會緩慢發展,藥物的作用不會太大,能做的無外乎就是好好照顧他。

父親的病徹底改變了吳小明的生活。

阿茲海默症患者的臨床表現為記憶力明顯減退,智能下降,原來會做、會用、會說、會寫的,病後都不會了,並且隨著病情的發展,性格和行為模式也會變得和原來不一樣。

2012 年,吳小明在老家長春退休,隨後她就帶著父親來到北京和她的兒子和孫子一起生活。在這段四世同堂的時光裡,吳小明需要同時照顧患病的父親和年幼的孫子。

吳小明:

很辛苦,特別的辛苦。

有的時候跟我父親交流,他就好像沒有聽懂,或者聽懂了他也會抗拒。比如上廁所這麽一點小事——他不知道自己主動去上廁所。

我夜裡頭每兩個小時叫他一次,看著他上廁所。但是在三點鍾以後他就糊塗了,你怎麽叫他也不起來,甚至會打我,就不聽,然後就這樣尿到褲子裡。

所以我得把床單重新鋪上,尿完了以後及時給他換。

到早晨五六點鍾他能稍微睡一會,但是早晨我又不能睡,要準備早飯,七點多鍾他就會喊餓了。

2 . 養老院

就這樣日子久了,吳小明被父親折騰得心力交瘁,不僅沒辦法保證照顧好父親,甚至連自己的正常生活都沒辦法保證。

終於,她作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送父親去養老院。

插畫 |MARIA FABRIZIO

我們對吳小明的採訪,就是在她父親如今所居住的這家養老院裡進行的。這家養老院位於北京西南六環,全稱叫「樂鄰裡長者樂園」。吳小明的父親已經在這裡住了大半年,吳小明對這裡各方面都還挺滿意。不過,在最終找到這家養老院之前,吳小明和父親曾經經歷過兩家令他們不太愉快的養老機構。

起先為了給父親一個好的條件,吳小明賣掉了老家的房子,把父親送進了北京某高端養老院。結果住進去沒多久,吳小明發現這家養老院的夥食太差,並且像父親這樣的失智老人,都被院方安排在了一個單獨的封閉區域內,所以父親基本每天都不出門,就待在自己的單人間裡。吳小明一看是這種情況,心裡十分難過,馬上又聯繫了另一家養老院。

第二家養老機構的硬體設施看上去特別好,剛搬過來的時候吳小明也很放心。不過沒多久就發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先是吳小明去探望的時候發現父親的褲子已經尿濕了,卻沒人管。院方對此的回應是,剛剛領著老爺子上過廁所,我們不可能時時刻刻在身邊。

之後沒過多久,父親凌晨三點在自己房間的廁所裡摔了。吳小明深夜接到電話嚇得腿都軟了,連夜計程車過去發現父親就躺在衛生間裡。後來送到醫院,萬幸沒有骨折。

吳小明:

後來我父親康復期間,我又開始在北京反覆找養老院,找了很多家。最終找了這家,這兒的護理主任和我談了很長時間,我也認認真真把我的所有的這些經歷跟她講過了,那時候我真的已經累得精疲力盡了。

她說你來試一下吧,我們這個條件雖然不算高大上,但是我們會全心全意照顧老人的,就這樣我下決心給他送過來了。

送過來了以後,首先我認可的就是他們對於這種病狀的老人和能夠生活自理的老人沒有歧視,都是一視同仁的,而且在一起活動,在一起吃飯,北京養老院很少能做到這一點的。

而且他們都是態度很細,會覺得人情味比較濃。我爸當時摔傷了還在康復,腳雖然沒有骨折,但是腫的都穿不了鞋,護理員從早晨睜開眼睛一直到晚上,都陪著他,讓他認識護理員並接受新的環境,單這個做法在其他養老院也是做不到的。

3 . 失能和失智的長者

就這樣,吳小明的父親住進了樂鄰裡。

故事 FM 節目組來到樂鄰裡採訪的這一天,也見到了吳小明剛剛提到的這位護理主任張桂梅,她帶著我們探望了一位剛剛入住的另一位失能老人。具體的情況,我們建議你聽一聽現場的錄音,也許會幫助你更好地理解他的情況。在音頻 8’00” - 9’00”處

這位患有腦梗後遺症的爺爺沒辦法清晰地進行表述,他只能是用臉上的表情來回答護理主任,這件事滿意還是不滿意。他腦血栓病發的位置,正好影響了他的吞咽和語言表達。所以他不能說話,不能吞咽。如果用嘴餵食的話,他容易嗆著。

插畫 | Michael Hogue

樂鄰裡現在總共入住了 53 個老人,失能失智大概是 35 人左右,佔了一多半。

根據 2016 年公布的第四次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成果顯示,像這樣失能、半失能的老人在中國已超過了 4000 萬人,而且有相關調研報告也顯示,全國 7% 的家庭有需要長期護理的老人,目前這些老人,實際上絕大部分是由配偶、子女或親戚在照料,很少會住進養老院。

而大部分養老院的確也不太願意接收失能老人,因為失能老人的護理成本高,承擔的責任和風險也大。

對此,我們也採訪了樂鄰裡的創始人,劉建章。

劉建章:

其實真正做養老的都不會拒絕失能和失智老人,因為老是一個不可逆的規律。

哪怕說在養老院被定位成全自理的老人,他也會動態地,哪天發生一些意外變成失能失智,你不可能把他趕走。所以一個養老院擁有照顧失能失智老人的這種能力,應該是一個常態,也是一個基本能力。

4 . 老人,首先是人

劉建章最早在萬科負責養老項目開發,他的第一個同事是一個日本人,來自某著名地日本養老公司,由此他向這位日本同事學習了很多國際上先進的養老理念。但與此同時他也發現,養老是一個非常本土化的行業,先進理念要落地很困難。

比如歐美的養老機構會鼓勵老人多動手,能自己做的事情自己做,這樣來幫助老人鍛煉身心,但在中國,無論是老人本身還是子女,總會覺得說自己花了錢,那為什麽還要我自己動手。於是從理念到管理動作,劉建章花了很長的時間。

位於北京豐台區的樂鄰裡長者樂園

劉建章:

我們會在這裡設定供老人學習烘焙,做咖啡的區域,也會經常有年輕的志願者過來陪老人做活動。

老人未必是不接受現代化的東西,只是他可能接受得慢,你通過微信就能看到,其實老人一旦會用,比我們還著迷。我們希望能幫助老人和這個現代化的社會連接,包括這裡的裝修風格其實很現代化,老人們也都很喜歡。

這裡也會讓老人們認養一些綠植,我們也有自發的書畫協會,其實老人最大一個問題是老了不知道自己的社會價值,而我們要創造一種可能性,在這裡老人們都是被需要的。

日本的一位很資深的董事長跟我說,我們跟老人的關係,不是我們照顧老人,我們只是跟老人一起生活,老人跟我們是平等的。

當你說我在照顧你的時候,其實你有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所以時間長了,護理員會有那種傲慢出現。但是當你跟老人一塊生活的時候,你跟他是一種平等的關係,同時讓老人也得到一個釋放,他不再覺得我是一個弱者。

如果你進入一個養老院——一個到處都在強調老的環境,你就會把自己的生命狀態拉低。當你感覺你就是一個正常人,甚至說你還可以做很多事情的時候,老人的生命狀態反而更容易被激發。

5 . 養老的生活方式

吳小明的父親目前已經住進來大半年,相比剛剛來的時候,身體情況有所好轉,已經開始參加集體活動了。

在樂鄰裡生活的老人

除了吳爺爺這樣失能失智的老人,樂鄰裡其實也有不少身體很健壯的老人。在這裡我們見到了杜奶奶,今年 81 歲,退休之前,她是一個兒科大夫。

杜奶奶很適應這裡的生活,也打過電話勸一些以前的同事住進來。

杜奶奶:

我那幾個同事給我打了兩回電話,孩子們就是不同意——唉我們都不是不孝,你幹嘛要到養老院,我們臉上掛不住!

我當時這樣想的,我的孩子們個人有個人的生活,一天都辛苦,要買菜要吃飯什麽呀麻煩多大,我來這兒我二姑娘支持我,大姑娘也不同意,說這麽多孩子,你非要上那去,誰家住不了啊,條件都不錯。

誰家我也不去,不是長期辦法。

到兒子那兒,天天我八點半睡覺,他們正在吃飯呢;早上我五點鍾起來,他們還呼呼睡呢;我要吃的清淡一點,他們還要炒這個菜弄那個菜的,不行。

這個年齡差得太多,生活規律啊愛好都融不到一起去。不是孩子們不孝,孩子們非常孝。

我在養老院,也不用雇保姆。

像杜奶奶這樣能自理的老人在樂鄰裡的費用大概是每個月 6000 塊錢左右,跟雇保姆的價格差不多,杜奶奶的退休金也夠支付。所以杜奶奶的同事子女們不讓老人住養老院,考慮的倒不是價格。

杜奶奶:

你看我到這兒來,約了好幾個同事,他們都不來。孩子不同意,覺得有兒有女,幹嘛把老人放在養老院裡。

其實是個錯誤的,養老院不是無兒無女的,也不是說兒女不管的,真的。這來了養老院是個享受嘛,有什麽不好呢?我覺得非常好。

劉建章:

其實大家有一個共識,就是養老最難的是觀念。因為我們包括現在很多年輕人,還停留在以前的刻板印象中,覺得送養老院是嫌棄老人家。

你像我們給九十多歲的老人辦畫展,他也有這個需求。老年人,首先他也是人,他也是這個社會的一份子。像我們做養老,就是想讓老人跟這個時代跟這個社會有連接,而不是把他們丟在一邊。

現在的老人,七十多歲、八十多歲,他們的身體狀態還是挺年輕的,有大把的時間,也有一定的經濟基礎,我覺得可以做一些真的是自己夢想的事情。

我們為什麽說樂鄰裡讓養老成為時尚,因為我們希望在這邊你可以挑戰任何對老的概念。

插畫 |Jake McBride

6 . 尾聲

大半年過去,吳小明對樂鄰裡的服務比較滿意,但這並沒有讓她從父親的養老中解放出來,因為在吳阿姨的老家長春沒有這樣的養老院。

現如今父親住進了養老院,孫子也大了,不用吳小明天天照顧了,吳小明也開始想自己的老年生活。朋友同事們都在老家,有時候也想大家一起玩一玩,但一想到父親剛剛在一個令人滿意的地方安頓好,並且在老家也沒有這樣的養老機構,考慮再三,吳小明還是覺得要萬事以父親為主。

吳小明:

我覺得不能說,就給他放到這,完了我該幹嘛幹嘛去。

雖然當時他們也保證過,說你放心放在這,護理主任也這樣開玩笑跟我說保證讓你能夠旅遊去,但是現在我不行,確實是做不到,放不下。

*關於養老,你會選擇讓家裡的老人住進養老院嗎?歡迎在留言裡和我們聊一聊。

另外還要感謝樂鄰裡長者樂園對本期故事的大力支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