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心理健康|摧毀一個孩子,三次不理他就夠了

文 | 水色

前兩天,我帶女兒去了一家DIY手作體驗店。陪女兒選好材料後,我就坐在一旁看她製作。

這時,鄰桌的一對母女吸引了我的注意。

小女孩拿著一串做了一半的手鏈,興致勃勃地問媽媽:“媽媽,你看我這樣搭配好看嗎?”

媽媽正專心地看著手機,手指在螢幕上點得飛快,面對女兒的詢問,她似乎沒有聽見。

女孩低頭不語,過了一會,又滿懷期待地湊到媽媽身邊:“媽媽,我做的手鏈好看嗎?”

媽媽敷衍地點了點頭,可是視線一直沒離開過手機。

小女孩一臉失落,手裡的動作也慢了下來。

幾分鐘後,她再次把穿好的手鏈遞到媽媽跟前,小聲地問:“媽媽,你看看喜歡嗎?

媽媽漫不經心地抬起頭,有些不耐煩“媽媽有事,你自己玩吧!”

小女孩愣了一下,瞬間紅了眼眶,然後突然把手鏈往桌子上一甩,大聲喊道:“我不想玩了!”

媽媽終於回過神來,卻沒有注意到女兒的委屈,反而覺得她不可理喻:“不好好玩就回家!”

說完一把扯過女兒,向門口走去。

看著小女孩因哭泣而抽動的背影,我莫名覺得心疼:

自始至終,她的媽媽都不明白,女兒的脾氣和眼淚,是從何而來。

也許,她只是需要媽媽的一點關注和肯定;也許,她不過是想把自己認為美好的東西,和最愛的媽媽一起分享。

可是,媽媽一次又一次的忽視和冷落,像一盆冷水,一點一點地澆滅了她心中的渴望,那些失落、委屈和無助,最終使她的情緒崩塌。

生活中,這樣的場景太多了。

“等一下”、“我在忙”、“別煩我”、“自己玩去”……

忙碌的時候,不順心的時候,生氣的時候,這些話語,都是我們最常對孩子說的。

心理學有一個詞叫“存在性焦慮”,是指當孩子無論說什麽做什麽,父母都是一種冷漠和敷衍的態度,孩子就會覺得,自己是沒有存在感的,是不被愛的。

一次兩次或許沒關係,但次數多了,那種被無視、被遺棄的感覺,足以摧毀一個孩子。

前不久,南京一位10歲男孩離家出走,在地鐵口徘徊被民警發現。

經詢問後得知,他已經出走不只十次,而原因竟是因為爸媽整天隻管工作或玩手機,沒人理睬他。

在男孩眼裡,父母甚至不如民警關心他。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經常被父母忽視是一種什麽體驗?

有一位答主說:

這種感覺太熟悉,因為從小一直感受,每次回想起來都不寒而栗,就像是有一把

很鈍的刀,在身上不停地劃,不會流血,但是痛感很真實。

她回憶說:

媽媽每次情緒不好的時候,就會自動切換到無視她的狀態。

跟她說話,不理;給她買東西,不要;向她獻殷勤,直接走掉……

久而久之,她形成了討好型人格,並且伴隨著思想極端、愛鑽牛角尖、不會表達自己的想法、不會處理人際關係、害怕犯錯、懦弱等很負面的性格。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曾經對1511名兒童做了一個問卷調查,

結果發現:在身體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和忽視這四大暴力行為中,“忽視”導致兒童抑鬱焦慮的可能性最大。

武志紅說:“沒有回應,家也是絕境。”

也許孩子無法理解父母的表現,但父母的漠視會讓孩子覺得:原來,我並不那麽重要。

這種“冷暴力”,比打罵孩子更可怕,它給孩子造成的心理創傷,有可能是一輩子的。

每個人天生都渴望被關注,尤其是孩子。

如果在孩子最需要你的時候,你沒有及時回應,次數多了,失望攢夠了,他也就不再需要你了。

電影《狗十三》裡,李玩的爸爸曾經許諾要帶她去看天文展,卻在當天帶她去了飯局。

眼看時間越拖越晚,爸爸卻絲毫不理睬女兒的焦灼和央求,還不以為意地在眾人面前調侃“人的事兒還沒弄明白呢,還看天文展?”

李玩生氣極了,獨自跑去天文館,卻發現早已閉館。

也許,她對爸爸的失望,從那一刻起,就已經攢下了吧?

因為被忽視,她把所有的情感都寄托在她的狗“愛因斯坦”身上。

後來愛狗丟失,所有的失落和失望統統被點燃,她也在瞬間崩潰。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的“打擾”只是想要得到父母簡單的回應,因為這代表著關愛和重視。

歌手陳美玲,是三個史丹佛大學高材生的媽媽,在她的教育秘籍裡,有兩點尤為重要:

一、不因工作忽略孩子

無論多忙,每天睡前她都會陪孩子玩釣魚遊戲,哪怕只有5分鐘,對孩子來說也是天堂。

二、孩子發問時,永遠不會讓他“等一等”

即使她正在燒菜,當孩子來問她“媽媽,天為什麽是藍色的?”

她也會第一時間把火關掉,回應孩子:“問得真好,我們一起去找答案吧!”

父母的及時回應,既保護了孩子的求知欲,也給予了孩子滿滿的安全感我是被重視的,我是被愛的。

馬伊琍也曾發文反思自己沒有給予孩子充分的情感回應:

“我在愚蠢的獨立育兒理念下,堅持在她睡著後,哪怕自己睡著了也會半夜醒來把她抱回小床……

那時的育兒理念多是從小訓練獨立啊延遲滿足啊挫折教育啊,現在看全是胡扯!

分明越是滿足依賴感,越是嬰兒時期就得到充分情感回應的孩子,長大才會有安全感才真正獨立!”

愛的反義詞不是恨,而是遺忘和忽略。

父母的看見和回應,能讓孩子充分享受到愛的滋養,給予孩子獨立和勇敢的底氣。

對待孩子,最忌“無關回應”。

比如孩子心愛的寵物丟了、死了,孩子明明很傷心,你卻無關痛癢地說:“沒事,我們再買一隻。”

及時回應,也並不意味著:孩子想要什麽,我就馬上給他什麽。

“無關回應”讓孩子覺得,他的感受不被接納和理解,從此不願敞開心扉;

對孩子的需求不分情況地照單全收,會讓孩子難辨是非、漠視規則。

正確的回應,應該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傾聽他的心聲,肯定他的情緒,然後用溫和平等的姿態,引導他遵守規則、學會等待。

在這一點上,胡可的“我知道”句式一直為人所稱道:

當兒子想要把不屬於自己的玩具帶走時,胡可說:

“我知道你很想要這個玩具,現在拿不回家,你心裡有點難過,但這是規則。”

當兒子從水堡裡出來因為害怕哭泣時,胡可仍然第一時間擁抱兒子:

“我知道你有點害怕,但是你表現很好、很勇敢,你堅持下來了對不對?”

一句“我知道”,讓孩子感受到來自媽媽的理解和關切。

一句“但是”,讓孩子明白不是所有的要求,都可以得到別人的滿足。

更重要的是,媽媽及時的關注和溫和的回應,讓孩子知道:無論發生什麽,媽媽一直和他在一起。

《少有人走的路》中說:

充滿愛的教育帶來幸運,缺乏愛的教育只能導致不幸。

富有愛心的父母,善於審視孩子的需求,做出理性、客觀的判斷。

回應孩子,真的沒有那麽難。

只要我們願意蹲下來,用孩子的眼睛去看這個世界,花足夠的心思去了解孩子的心聲。

當孩子的存在感、安全感得到滿足,他就不會一直纏著父母索要。

所以,無論何時,當孩子需要你的時候,請不要漠視他。

因為,在孩子的世界裡,父母的回應,永遠是最動聽的聲音。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