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從唯才是舉令看曹操的用人原則,他為何反感清流名士?

曹操是個黑白兩道通吃的頂尖高手,他本身文治武略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他即可以愛才如命,又可以濫殺無辜,都是從順不順從自己的意志決定的。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早已暴露出要取代漢朝的野心。在許多清流名士看待曹操就是:明為漢相,實為漢賊。孔融丶彌衡丶楊修等都是忠於漢皇而鄙視曹操的,甚至早期為其出謀劃策的大謀士荀彧等,也是忠於漢室。這些人最後都被曹操逼死。

曹操年輕時放蕩不羈,不修品行。從他那句名言:“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來看,曹操是不屑道德修養的,表現出極端自私的心態。東漢末年天下大亂,亂世往往人心淪喪,民饑易子而食的事時有發生。治亂世用重典,選材以才為先,需迅速平定亂象。治治世用德政,以德為先,可以緩緩道德感化。所以時代的客觀環境也要求這樣的選材標準。

曹操為何反感名士?因為名士是他奪權的阻礙其實所謂的清流名士,或許都很有名,但大多未必是清流。而這些名士既然能成名,要麽本身就是出自豪門世族,要麽就是豪門世族的附庸。他們本身從立場上來說,就與寒門出身的曹操不對付,除了少數人會因為曹操權勢而歸附之外,大多數都是在反對曹操。而所謂的清流名士,跟豪族實際上是一群人,他們反對曹操奪權,曹操自然也就對他們很反感。

現在用人的標準是德才兼備,這也是最完美的狀態,然而事實是真正達到德才兼備的人很少。“有德之士,未必能進取;進取之士,未必能有德”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空談誤國,靠道德君子是無法讓一個國家強大的。那種真正對國家有貢獻的人,在道德標準上都並非得一百分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