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部國產片,僅一個鏡頭,就讓我哭成淚人

暑期檔過半,影院越來越熱鬧。

《哪吒之魔童降世》橫空出世,帶來了國漫新驚喜。

「去他的鳥命」,燃得人雞皮疙瘩全起。

這波熱度還未褪去,又一部燃片繼續接力。

《烈火英雄》,讓人看得熱血沸騰,哭得稀裡嘩啦。

接下來還有一部最強催淚彈——

《小Q》

《小Q》這片名,很容易讓人想起15年前的那部經典電影《導盲犬小Q》。

豆瓣評分8.4曾讓無數觀眾哭成了淚人

該片在當年的香港金像獎上,還提名了最佳亞洲電影獎,不過最終惜敗給了樸讚鬱更硬核的《老男孩》。

輸了,也不跌份。

另有一部同名劇集,豆瓣評分更高,9.1

不過,《小Q》既不是蹭經典電影的IP,也不是翻拍;

而是和《導盲犬小Q》一樣,購買了原著版權,改編自日本作家石黑謙吾的真實傳記長篇小說《再見了,可魯》

這個曾感動亞洲3億讀者的故事,現在被嫁接到了中國。

比日本遲到了15年,我們終於也有一部關於導盲犬的電影了

小Q是一隻拉布拉多犬。

並不是每一隻拉布拉多犬都適合做導盲犬,但全球有60%的導盲犬是拉布拉多。

小Q就是其中之一。

它出生在袁姍姍和林文龍飾演的夫婦A家中。

長得乖巧可愛,溫柔體貼,因此被選為導盲犬的培養候選。

但按照規定,在進行真正訓練前,先送往到自願者寄養家庭

也就是楊采妮和郭晉安飾演的夫婦B家中。

而他們的女兒陳芷喬,也在這一年的時間裡,和小Q培養出了親密的關係。

在寄養家庭生活目的,是讓狗狗感知人類身上的愛。

適應過家庭環境之後,小Q才被帶到導盲犬訓練中心,接受專業訓練。

在漫長而辛苦的訓練與測試後,它才被送到視障人士,任達華飾演的李寶庭身邊服務。

真正擔當起了一隻導盲犬的責任。

李寶庭是天才糕點師,中年失明。

他起初不接納小Q,自暴自棄,決定一死了之。

卻被聰明的小Q救下。

也是這個機緣,似乎又有了活下去的意義,並與小Q的感情漸漸升溫。

一人一狗,相濡以沫,相伴多年。

可惜李寶庭得了重症,必須去外國接受手術,只好與小Q分別。

而小Q又被重新送到了原來的寄養家庭。

此時的小女孩陳芷喬,已經長大。

小Q卻已老去…

它還是會想念李寶庭,在那個公園的長椅上,一直等李寶庭回來接它。

一季複一季,一年四季,默默等著。

終於,李寶庭來了,而小Q卻患上了白血病…

這部電影取材於真實故事,記錄了一隻導盲犬的一生

對很多觀眾來說,包括魚叔自己,已經非常熟悉。

可即便知道了結局,也依然會被感動得一塌糊塗

面對這類題材的電影,真的毫無招架之力。

說出來也不怕大家笑話。

預告片裡的一個鏡頭,就讓魚叔差點淚崩。

沒什麽特意煽情橋段,只是小Q在奔跑而已。

可是我又分明看得到它眼神中的期待,前方一定是有著很重要的人在等它吧……

在花絮中,任達華坦言,這是他第一次演繹視障人士,也是第一次和狗狗有那麽多的對手戲。

小Q不懂拍戲,這就需要搭戲的演員有足夠的耐心去配合。

有一場戲,足足NG了48次才過。

從影大半輩子,身為金像獎影帝的任達華,從沒有為一個鏡頭NG過那麽多回。

但他依然覺得,值得。

因為小Q雖然不會演戲,卻懂人的感情。

它的眼神是不會騙人的。

連旁人都說,任達華和小Q之間,好像真的已經有了羈絆。

有句話說得動情:

它,是你人生的一部分;你,是它的一生所有」。

對於一隻導盲犬而言,它能照顧主人的時間,至多只有十年。

我們常常理所當然地被導盲犬的盡職盡責感動,卻鮮有人去了解,這背後的心酸與努力。

一隻狗狗能上崗成為導盲犬,是何等不易。

首先是在培養對象的選擇上。

原則上,一隻幼崽被選中,需要其父母一方具有導盲犬血統。

但即便是血統純正,也不一定百分百能成為導盲犬。

還得看性格。

必須得生性是溫柔沉穩的才行。

一個簡單的鑒別方法:

招呼他們「過來」的時候,馬上作出反應的不適合;

要反應並不太快,經過考慮一下再行動,不受其他人及物體發出的聲音影響、似乎很沉穩地在想「怎麽辦」的小狗,更適合。

這一段,在電影《小Q》中也有表現。

如果說血統和性格還是先天因素的話,後期正式的訓練培養,就真的是違背天性了。

狗狗往往貪吃,看到美食就容易被吸引,這在工作中顯然是會造成不少困擾的。

為此,它們都要進行嚴格的拒食訓練。

一天只能吃一頓,必須聽到指令後方可開動。

狗糧得放飯碗裡,不得由人用手喂,以防日後被人手裡的食物誘惑。

更殘酷的是,訓練員會把雞腿放在狗狗面前作誘惑,讓它可望而不可及。

即便是真的吃到了嘴裡,也得立馬掰開嘴搶出來。

因為除了狗糧,導盲犬其他任何食物都不能吃。

所以才能看到,當它們陪主人去吃飯時能夠不為所動,十分鐘或兩個小時,都乖乖趴在腳邊耐心等待。

它們要經受大量的抗干擾訓練和指令學習,台階、障礙物、拐角、馬路、電梯等等。

所有的路面上會遇到的情況,都得學會應對方式。

這些訓練還只是生理上的,是習慣的培養。

成為導盲犬,更多還容易遭遇心理上的創傷。

和電影中所呈現的故事一樣,一隻導盲犬至少要經歷三次離別

第一次,是三個月大的時候,離開兄弟姐妹和原生家庭,被送往寄養家庭。

在寄養家庭的這段時間是至關重要的,主要是培養起狗狗對人類的友好感情,是友好性格的塑形。

一年之後,狗狗又要離開養父母,前往訓練基地。

可此時的狗狗早已和養父母建立深厚感情。

在紀錄片《中國導盲犬》中,一隻狗狗即將被送往基地,它的養父母正在與它告別。

一直跟著車,摸著狗狗的腦袋,千叮萬囑。

「去了那裡一定要乖哦,不要調皮」

說著說著,主人就抑製不住地哭了起來。

魚叔也開始劈裡啪啦掉眼淚。

這一別,基本就是永遠。

因為按照規定,狗狗一旦作為導盲犬開始工作,為了不讓它再回憶過去,「養父母」便不可以再見它。

在電影《小Q》中,有兩段離別的戲,都很催淚

一段是,小Q離開養父母,坐在車上,默默看著她們的身影漸漸遠去。

一段是,小Q看到李寶庭坐車去機場,拚命狂奔,窮追不捨。

足見,狗狗的愛與忠誠。

在經歷一至兩年嚴格的訓練後,導盲犬就上崗了,被逐一分配給申請者。

之後的幾年時間,它都將作為主人的眼睛,守護他,照顧他。

電影中有一幕,小Q救下李寶庭的戲,在現實中也能找到真實痕跡。

一位主人說,有次他和自己的導盲犬上街,不知哪兒冒出來的電三輪衝了過來。

狗狗靈活,完全可以迅速躲開。

但它卻站在原地,一個勁兒地拱主人,示意他危險正在靠近。

主人反應慢,沒及時作出反應。

狗狗就擋在主人面前一動不動,車衝過來,撞了腦袋。

在生死面前,導盲犬和盲人的關係往往是極親密的。

不再是寵物和主人的關係,而是家人的關係

「我一直以為,導盲犬不過是引路而已,其實根本就不是那樣的。我只要和它在一起,心情就會特別好。它真的就是我的朋友。」

但狗狗的壽命短暫,很快就會老去,行動開始變得遲緩。

為了盲人安全起見,也得退休,遣返訓練基地。

偶有一部分會被領養,但因為與前一個主人生活太久,很難再適應新的環境。

像小Q的原型,原著小說中的可魯,在7歲時失去了渡邊先生。

那時候相當於人類的44歲,正值壯年。

但因為跟前主人建立的深厚感情和生活習慣已經很難改變,而無法再執行新的任務。

只好一直生活在訓練中心,時不時給小朋友科普導盲犬做一下示範和展示。

照片中,它的眼神,分外落寞。

但可魯還算是幸運的,後來被原生家庭又領養了回去。

度過了一段安逸平和的晚年。

“1998年7月20日。

這一天,可魯的呼吸從一大早就開始變得急促起來。

也許是肺部受到壓迫而感到呼吸困難,它頻頻示意想要翻身。

本來一個小時翻一次身的,後來縮短為半個小時就要翻一次身了,到最後它連發出示意的力氣都沒有了。

「小可,謝謝你,你不需要再那麽努力了」”

至少,它是在家人的愛中死去的。

還有一些沒有被領養的,則是在訓練基地,懷抱著想念和嫉妒,孤獨終老。

導盲犬的發展歷程並不久遠。

人類系統訓練導盲犬,並將其納入福利事業,是從一戰後的德國開始。

最初目的是幫助那些在戰爭中失明的軍人們,適應新的生活。

導盲犬在日本第一次被認識是在1938年。

但到日本第一隻導盲犬誕生是在19年之後,也就是1957年。

之後,導盲犬開始在全世界普及,雖然過程艱辛,但發展迅速。

主要都是依靠國家財政和民間非盈利慈善機構支持,是社會福利完善的重要組成部分。

但在現階段的中國,導盲犬的發展並不太樂觀,公眾的認識還嚴重不足

從2000年申辦奧運會時,國內才開始意識到導盲犬的重要,承諾導盲犬可以入境。

直到2006年,才有第一批共6頭導盲犬正式上崗。

直到2015 年 5 月,北京的公交系統才允許乘客攜帶導盲犬。

“從明年(2015年)5月1日起,視力殘障者可攜帶導盲犬進站乘車,但視障人士進站時需出示視力殘障證件和導盲犬證,導盲犬應佩戴導盲鞍和防止傷人的護具。”

為什麽會遭遇這麽大的偏見和阻礙?

「這麽大的狗,上車了我很害怕。」

這是很多乘客提出異議的地方。

但事實上,任何一隻達標上崗的導盲犬都是沒有攻擊性的品種,且三代都沒有攻擊人的記錄。

安全性甚至比人都高。

視頻資料中,一位盲人說自己帶導盲犬上地鐵,有人卻在踩狗狗的爪子

狗狗並沒有太多反應,直到旁人提醒,他才知道。

而問及對方為什麽要做這種無理之事時,得到的答案竟是:

「我想看看它會不會咬我」

可笑,又可悲。

還有一個常見的情況是,導盲犬帶著主人行走,旁邊不斷有人吹口哨,或在不詢問的情況下直接過來逗狗。

對方可能是覺得狗狗可愛才這麽做,自以為是示好。

其實這是很危險的,是對狗狗工作的嚴重干擾。

所以當在街上看到導盲犬時,應遵循四個基本素質要求:

不呼叫:不要以聲音、手勢吸引導盲犬的注意力。

不撫摸:不要在導盲犬使用者未同意的狀況下,任意撫摸導盲犬。

不餵食:絕對不要以任何食物吸引或餵食導盲犬。

一問:當你看到視障人士在公共空間猶豫徘徊不前時,希望您主動詢問是否需要您的協助。另外如果您也想認識導盲犬,也請您務必先徵求主人的同意,更歡迎導盲犬進入公共場所。

當然,大概率你是遇不到的。

魚叔每次談及國內殘疾人的生活現狀時都會說到這一句。

為什麽明明中國殘疾人數量群體相當龐大,但我們卻在公共場合很少見到他們?

不是他們躲起來了,也不是他們不願不出門。

而是非人性化、不合理、不友好的公共環境令他們寸步難行。

是這個社會選擇性地忽視了他們的需求,主觀抹殺了他們的存在。

太多人,根本就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而這正是魚叔對《小Q》這部電影最大的期待,就是讓更多人理解和體諒導盲犬和視障人士的困境。

讓說「我不管你是不是導盲犬,是狗就不讓進」的人越來越少。

對方或許以為自己只是拒絕了一個人和一條狗。

但事實上,他們是剝奪了視障人士應有的權利

他們不壞,只是無知罷了。

有一個數據,特別讓我震驚。

即便在今天,中國約有1700萬視障人士,在服役的導盲犬卻不到200隻

跟珍稀動物放在一起對比,尤為明顯。

這就是為什麽,我們需要這樣一部電影。

也是我特別希望讓更多人知道這部電影的原因。

它早就應該上映了。

那些被忽視的、被遺忘的,也早就該被關注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