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全球變暖?我們祖先早就經歷過了

近一百年來,地球氣候正在變暖,觀測表明,在20世紀時,全球平均接近地面的大氣層溫度上升了攝氏0.74度(來自維基百科)。對於造成變暖的原因,科學界有著截然不同的觀點。

美國前副總統戈爾在紀錄電影《不可忽視的事實》中認為是人類活動排放的溫室氣體造成了氣溫上升。另外一種觀點是認為地球46億年來不斷經歷溫暖化與寒冷化,海平面有升有降,二氧化碳水準也時高時低,並不是固定不變的。最近幾十年氣溫、海平面和二氧化碳水準的變化完全在自然變化範圍內。還有一種觀點認為根本不存在全球變暖,因為近些年來還有很多地方不斷發生寒潮——這種觀點,我覺得從冰川退化、部分地區海岸線侵蝕等現象來看基本上是有點站不住腳的。

作為一個杞人憂天者,過去幾年來我對這個問題非常關注,而像《後天》這類電影更讓我有找答案的欲望。不管引起變暖的原因是什麽,變暖這種趨勢已經被越來越多的跡象證實,我想知道這個趨勢會把我們帶向何處,我們會遭遇什麽。往聳人聽聞裡說:真的會到世界末日嗎?

現在我可以說:從目前的跡象看不會。歷史上有過全球變暖的階段,確實極大地影響了很多人的生活,改變了區域的面貌,而人類是可以hold住的。而現在的情況並沒有比那時更糟——這是我剛從《中國歷史時期氣候變化研究》裡看到的。

很久以前我看過竺可楨寫的《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裡面提到在過去五千年中中國有過幾次溫暖期和寒冷期,循環交替,氣溫擺動範圍在正負1°C-2°C,而在每400-800年的時間界限中,又會不斷出現正負0.5°C到1°C的50-100年交替小循環。竺可楨的研究是很長時間裡唯一一個有影響的中國氣候史研究成果(注:也可能我孤陋寡聞,沒有看到別的),遺憾的是他這篇從上世紀70年代流傳至今的論文講得太淺,沒有說清楚幾次溫暖期、寒冷期的具體情況以及對人類的影響,所以讓我一直覺得不夠解渴,直到看到《中國歷史時期氣候變化研究》

《歷史時期》這部書做的研究非常透徹,採用的論據即有史料,也有考古發現,還有地質、生物化石研究成果,對史料的考證也很細致。他的研究證實了竺可楨的一部分觀點,糾正了另外一部分,更關鍵的是,解答了我對氣候影響的疑問。

按照他的研究,中國在西周以前有過一個持續幾千年的全球範圍的全新世大暖期,中國大部地區平均氣溫比現在高2.5°C,青藏高原比現在高5°C以上,那時候,黃河流域有成群犀牛、野象出沒;西周以後氣溫開始下降,春秋時回升了一個階段,戰國末期至西漢初又下降,降到比現代冷的程度;西漢中葉至東漢末年氣溫回升,大致升到與現代相當至高一點點的水準;魏晉南北朝是一個漫長的寒冷期,其間也有波峰波谷,冷峰時段比現代低1.6°C-2.5°C;對於隋唐的氣候狀況,《歷史時期》與竺可楨的觀點有比較大的分歧,他考證隋唐的氣溫不是溫暖的,而是寒冷的,一些年份的寒冷情況超出了現代的記錄,唐後期多次出現海水結冰現象,其寒冷程度可與被稱為“小冰期”的明清時期相比;五代後期氣溫開始回暖,入宋以後,進入了全球範圍內的“中世紀溫暖期”,持續至元,當然其間也有波峰波谷,最暖的13世紀中比現代高0.9°C-1.0°C;元代後期氣溫下降,從明朝永樂年間起,進入了科學界公認的“明清小冰期”,蘇北沿海5次出現冰凍,淮河、黃浦江、太湖都數次出現凍結現象,連福州都曾出現過“河水凝結可載行人”的情況,這個時期長江流域或以南地區的寒冷程度超過了近100年來所能見到的寒冷冬天,而且時間出現的頻率也比較高;1892年冬季是我國東南沿海地區300年來最寒冷的冬季,在此之後,氣候轉向溫暖,進入20世紀較溫暖的時期。

由此可見,在中國大地(研究表明在世界範圍內也如此),氣候近萬年來一直是一段冷、一段熱的,目前的氣溫上升,符合這個波動規律,至少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尚未超出規律之外。按照規律推斷,未來的一段時間很可能仍將處在溫暖期,或有小幅變冷的波動,但總體溫暖應該是未來一段時間的主流。

如果繼續溫暖下去,達到“中世紀溫暖期”的水準,會發生什麽呢?

我們可以從宋朝找答案。北宋中葉以後華東沿海地區受氣候溫暖影響最大,太湖地區地勢低窪,水患嚴重,宋神宗熙寧三年(1070年),一份奏折說昆山常熟一代“皆積水而不耕之田也,其水之深不過五尺,淺者可二三尺,其間尚有古岸隱見水中”。政和六年(1116年),“嘗涉昆山與常熟山之顛,四顧水與天接,父老皆曰;水底,十五年前,皆良田也”。其原因為何呢?就是因為全球變暖導致的海平面上升。蘇北沿海一代,唐朝曾沿濱海沙堤外側修築海塘,名曰常豐堰,到北宋天聖元年(1023年),因為“風潮泛濫,淹沒田產,毀壞亭灶”,詩人泰州西溪鹽官的范仲淹提出“徙堰少西,以避海濤之衝”,他修的海堤就是著名的范公堤,在常豐堰以西。但到宣和至紹興年間(1110-1162年),海潮更加洶湧,范公堤受海潮衝蝕,部分堤堰淪入海中。慶元二年(1196年),報告稱海陵、如皋地區的土月堰70年裡後退了十七裡,也就是說,海岸線後退了十七裡這麽遠。南宋嘉定年間(1210-1220年代),鹽官縣一代“數年以來,水失故道,早晚兩朝,奔衝向北,遂致縣南四十餘裡盡淪為海”。

如果再溫暖很多,達到西周以前的全新世大暖期,會發生什麽呢?可以看下面這張圖,其中的虛線是當時的海岸線位置。

——確實很大影響,不過,離世界末日還早得很呐,還是在可控的範圍內。

事實上,從氣候歷史上看,對人類安全——至少是對中國人類的安全——影響更大的不是氣溫上升,而是寒冷氣候。從歷史上看,魏晉之後的“五胡亂華”、唐朝的“安史之亂”都與寒冷期的來臨呈同步態勢,北宋時的金人南侵,也始於北宋末的連續大寒。元至大二年(1309年),連續的寒冷氣候導致大量蒙古人流亡到長城一線,“貧民迤北而來者,四年間靡粟六十萬石,鈔四萬餘錠、漁網三千、農具二萬”,到延佑年間(1314-1320年),“朔漠大風雪,羊馬駝畜盡死,人民流散,以子女鬻人為奴婢”。政府長年困擾於如何救濟和安置這些難民,泰定元年(1324年)下死令“乃禁毋擅離所部,違者斬”,才使流民問題初步得以控制。明清控制社會的能力有所增強,才讓寒冷氣候沒有導致類似南北朝時的亂局。

當然,現在救濟能力和控制社會的能力更強,只要沒有超出歷史記錄,寒冷應該也不致出現太大動亂了。

沒有充足的證據說目前的變暖“肯定是”常規的波動,但很可能是——既然歷史上總是這樣冷了暖,暖了冷,那麽沒太大理由認為現在是一個例外,何況目前的變化還沒有超出歷史。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可以放手破壞自然,不進行任何保護,人類現在這麽多,就算改變不了整個地球,至少可以影響人類聚居區的環境。螞蟻尚且盡心修築巢穴,人類當然也應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