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國博展出200余件文物 再現中國古代音樂發展史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近千年前,蘇軾寫下一首《琴詩》。如今,一場穿越數千年的“無聲音樂會”正在國家博物館展廳上演。

在這場《天地同和——中國古代樂器展》上,國博及故宮博物院、中國藝術研究院、上海博物館等多家文博機構共同拿出200余件(套)文物,一定程度上系統反映出數千年的中國古代音樂的發展脈絡。新石器時代賈湖骨笛、唐代九霄環佩琴、清代十二律管等代表性樂器在展櫃中靜置,帶領觀眾感受古韻。

展廳內,各類樂器共同“奏”出一部中國樂器文明史。

觀展解碼

樂器逐漸成為生活一部分

與一件件文物面對面,一個個中國人和音樂的故事逐漸浮現——早期,中華文明遺址中,就有以笛、哨為代表的吹樂器和以鍾、鼓為代表的擊樂器。先秦至漢代,隨著禮樂制度的建立和發展,樂器更加複雜化,出現了編鍾、編磬等大型樂器;同時,以琴、瑟為代表的彈弦樂器產生,成為文人雅士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魏晉南北朝到隋唐五代,中原王朝與周邊民族、國家的交流日益擴大,外來樂器廣泛應用於各式演奏場合,詩歌、壁畫等藝術作品記錄了“胡琴琵琶與羌笛”的繁盛景象。展廳裡就有一組唐墓樂俑,每個樂俑所執樂器各有不同,分別是豎箜篌、拍板、橫笛、排簫、琵琶和笙。

宋元之際,戲曲藝術正式確立並不斷發展,樂器的運用和改良達到新的高峰,以馬尾胡琴為代表的弓弦樂器的地位正式確立。明清兩代,戲曲、歌舞、說唱等包含音樂元素的藝術樣式日益繁榮,塑造了生動多彩的民間藝術成就。

“音樂來源於生活。”策展人諸葛英良說,早期的樂器可能是一種禮器,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它逐漸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

唐代三彩騎馬樂俑 本報記者 程功 攝

甘肅永登樂山坪彩陶鼓

觀展亮點

賈湖骨笛

最早的中國樂器距今八九千年

展覽的開門展品是賈湖骨笛。這件文物1986年出土自河南舞陽賈湖遺址,是我國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樂器之一,屬於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5800年的裴李崗文化,距今八九千年。

這件文物全長20.4厘米,是鶴類尺骨所製。當年古人用它吹奏出怎樣的樂曲?可以從這件文物的外貌中推測一二——這支骨笛有七孔,表面光滑、製作精良,孔間和上方均有鑽孔前刻畫取準的記號。

這支骨笛出土的遺址內,同類笛子共有二十多支,除了較多的七孔笛以外,還有五孔、六孔和八孔等多種形式。其中,最早的骨笛開有五六個孔,只能奏出四聲音階和完備的五聲音階。中期的骨笛開有七孔,能奏出六聲和七聲音階。晚期階段的骨笛能奏出完整的七聲音階以及七聲音階以外的一些變化音。有的骨笛音孔旁還鑽有調音的小孔、刻有等分符號等,顯示出此時期的骨笛製作與演奏技法應該已經非常成熟。根據同批出土的骨笛測試,音質較好,音階結構至少是六聲音階,可以演奏較為複雜的旋律。

專家說,這些骨笛是中國最早的樂器實物,表明遠在新石器時代中期的裴李崗文化時期,人們已經開始了音樂方面的早期實踐並成功製作了樂器。

賈湖骨笛

鳳鳥紋石磬

渦雲紋大鐃

火不思

昭君出塞背後的“諧音梗”

展廳內,一件通體紅木製成的樂器,共鳴箱呈半葫蘆形,下半部蒙以蟒皮,琴首平頂無飾,弦槽後開,左側橫置四軫,頸細且長,表面光滑,琴背通體雕刻著精美的花紋。這件外形酷似琵琶的樂器,學名是“火不思”,為明代文物。

國博工作人員介紹,火不思出現在公元前1世紀初,是我國北方遊牧民族人民共同創造的一種彈弦樂器。

這種名字奇特的樂器,有一段美麗的傳說:西漢元帝時,王昭君被選入宮,後奴王呼韓邪單於來到長安朝見漢皇,表示“願婿漢氏以自親”,永結友好。王昭君自願嫁到匈奴,漢元帝遂以昭君相許,呼韓邪單於封昭君為“寧胡閼氏”。王昭君去匈奴路上,曾在馬上彈奏琵琶。她所彈的琵琶,深為胡人所珍視,並模仿它製作了新的樂器。不過,新樂器顯得粗陋了些,於是便有了“渾不似”的名字。宋代俞琰的《席上腐談》也曾記載了這件“諧音梗”故事。

1905年,新疆吐魯番以西的招哈和屯發掘出一幅唐代高昌古畫。畫面上,一個兒童抱彈“長頸、杓形、四弦軸並列一側”的彈撥樂器。專家說,由此可見,當時火不思已經在我國西北廣大地區流行開了。雖然,很多前來觀展的觀眾對這件樂器感到陌生,但在元代時,火不思的名氣可不小,是經常在宮廷盛宴或王室內宴中演奏的樂器。

展廳內,陳列著箜篌、琵琶等展品。本報記者 程功 攝

觀展

提示

■時間:閉展時間未定(周一閉館)

■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南3、南4展廳■票價:免費

本版圖片除署名者外 國博供圖

來源 北京晚報

本報記者 劉冕

流程編輯:王夢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