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王昂:科研試飛 航空報國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廣《國防時空》欄目從今天起推出特別節目《我與祖國共成長》,選取20位在國防和軍隊建設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代表人物,通過他們個人的成長故事,見證所在領域的發展變化,聚焦他們與祖國共奮進的成長故事,共同見證新中國成立以來國防和軍隊建設的光輝歷程和偉大成就。

人物簡介

王昂,1935年出生於上海,是中國第一代航空專業大學生試飛員,由他試飛或擔任領軍重任的定型飛機數量超過20種,為中國航空科研、製造、試飛事業跨入世界先進行列做出了卓越貢獻,被中央軍委授予“科研試飛英雄”榮譽稱號,獲“一級英模勳章”。曾擔任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科技委主任、航空航天工業部副部長等職。

“我現在每天做飯,買菜,游泳,玩消消樂練習我的反應能力,退休以後我還繼續關心航空事業,現在世界航空領域發展得很快……”

記者見到王昂老人時,他穿了一件天空顏色的藍襯衣。看得出來,即便已經84歲,試飛員出身的他,仍然高標準要求自己的身體和精神狀態。當聊起過往的試飛經歷時,王昂老人好像一下子回到了激情燃燒的歲月。

“我特別喜歡聽噴氣發動機在空中飛的時候產生的聲音,‘噓……’,聽起來很爽。”

追溯對航空事業的興趣起源,王昂老人回憶說,在他十幾歲的時候,上海的天空經常有戰機飛過的聲音。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他關注起飛機和飛行來。

王昂,1980年1月被中央軍委授予科研試飛英雄榮譽稱號。(資料圖)

“抗戰勝利以後,當時很多美國的運輸機、殲擊機、轟炸機在上海隨便飛,我說他們怎麽能夠隨便在我們領土上飛?還有1950年,蔣介石派飛機轟炸上海的電廠和水廠,當時蘇聯派來了一個團,我就看他那個機頭前面的炮,把國民黨的飛機炸得凌空爆炸。這幾件事,讓我從小就想搞航空:一個國家沒有強大的國防力量,你是要受人家欺凌的。”

航空報國的念頭在少年王昂的心中逐漸發芽成長,他的命運也隨之與新中國的航空事業緊緊相連。1953年,18歲的王昂考入北京航空學院,1958年,我國決定培養第一批大學生試飛員,成績優異、視力過關的王昂順利入選到空軍航校開始學習飛行。

“有一天政治部的人說,某某某,你們哪一天在什麽地方上車,我們都去了。上車以後,領我們去的人說戴眼鏡的下去,我們說幹嘛戴眼鏡的下去,就跟我們說了,你們去體檢,將來要當試飛員。”

從航校畢業時,王昂和同學們摩拳擦掌,本想駕駛新研製的飛機試飛藍天。可此時恰逢中蘇關係破裂和國家自然災害發生,受我國航空工業發展水準的製約,王昂和同學們沒有什麽新飛機可以飛,試飛員的夢想只能暫時擱在一邊。1961年,26歲的王昂穿上軍裝,光榮地成為空軍部隊的一名飛行員。

1984年6月,殲8Ⅱ放飛評審會。右為試飛指揮員王昂(資料圖)

一直到1966年,隨著我國國防航空工業逐漸有了起色,已經結婚生子的王昂,在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的邀請下,才攜妻帶女,坐上開往陝西西安閻良的綠皮火車,開啟了他的科研試飛事業。

“那時候軍人的家當就是一個行李卷、一個箱子,我夫人跟我一塊去,我小的女兒才一歲不到就去了閻良了。當時說閻良、閻良,一片荒涼,那個地方黃土特別黏,一刮風都是風沙。試飛院是1959年剛建的,一切都是從零開始。第一次在那兒飛行的時候,加油車都沒有,拿臉盆加油,一個一個遞到飛機的油箱口上,就像打醬油一樣放漏鬥在那兒加。條件是艱苦一些,但是所有的新飛機都要經過我們試飛,每天有新鮮的東西,有奔頭。”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是我國航空工業努力擺脫全面仿製、走上自主研製的時期,儘管當時試飛院的條件十分簡陋,但王昂心懷對航空事業的滿腔熱忱,在閻良一待就是20年。這期間,由於試飛的全都是未定型列裝的新戰機,為了找準存在的隱患和問題,飛出戰機的極限性能,王昂和戰友們一次次與死神擦肩而過。

“殲-8是我們第一次搞自主創新的二代飛機,出現了很多險情,但是我都能夠保留飛機活著回來。我有一次在空中,加力燃油導管爆破了,由於溫度高,後機身大量的機油就爆燃,把後機艙打了一個大洞。我就聽到嘣的一聲,知道這個飛機有問題了,我就往回走。我通過機場上空的時候,塔台指揮員看到我飛機後面著火、拉著大黑煙,就指揮我跳傘,但是我沒有理他。為什麽?當時這個飛機隻生產出來一架,我一跳這個飛機就斷種了,是什麽問題沒法查了……”

殲8 Ⅱ首飛現場,發動機設計師、試飛員等工作人員歡欣鼓舞,右一為王昂。(資料圖)

只有保住飛機,才能查找出問題。為確保我國二代殲擊機的研製成功,王昂果斷放棄跳傘,憑著平時練就的過硬本領迫降飛機。

“飛機以很大的速度落下,減速傘也燒掉了,我只能去拉應急刹車,慢慢把飛機的速度降下來。離跑道的終點位置只剩三四百米的時候,右邊還有一個男的騎著自行車、帶著老婆,跟我同向行,我立即一腳左舵,眼看他們從翼尖上過去,衝出跑道後,大概有400米才把飛機停下來,就這樣,我把飛機飛回來了。後面他們就拿出改進方案來了。”

“雙發停車”、“後機身失火”……在驚心動魄的試飛生涯中,王昂記不清自己征服過多少次險情,但他知道,每一次化險為夷都會離新型飛機的設計定型更近一步。經過長達8年的設計定型試飛,代表當時我國航空工業先進水準的殲-8飛機最終試驗成功、列裝部隊,這是我國航空工業在自行設計道路上取得的第一次成功。

祖國終將選擇那些忠誠於祖國的人。由於在試飛領域中的表現和成績,上世紀八十年代,王昂從部隊轉業後,先後被上級任命為航空工業部試飛研究所所長、航空工業部副部長,他的視野和平台也隨著祖國發展的步伐不斷得到拓展和躍升。1986年,51歲的王昂被任命為國家重大專項——研製殲10的行政總指揮。

“殲-10飛機的研製是隨著我們國家經濟高速發展開始起步的,有國家實力的支撐,國防建設有這種需求,我們為了完成國家交給的重大任務,從一張圖紙都沒有,到最後把飛機試飛出來定型交付部隊,向國家交出一份合格的試卷。當時有三代機的國家並不多,殲-10的研製成功無疑是革命性的。”

王昂(中)與宋文驄、薛熾壽視察殲-10研製現場(資料圖)

談起當年研製殲-10的困難,王昂形象地說,好比是“準備做一桌佳肴,卻不得不從種稻、養豬開始”。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他帶領團隊花了13年時間,向祖國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優秀答卷,1998年,殲10成功首飛,並成為我國空軍的主力戰鬥機之一。

20年後的2018年,殲-10的改進機型殲-10B矢量發動機驗證機在第12屆珠海航展上表演了“眼鏡蛇”“落葉飄”等超機動動作,向世界展示了中國航空工業的豐滿羽翼。而令王昂欣慰的,除了我國自主研製的新型戰機越來越成熟,還有“珠海航展”在世界航空業的名聲越來越響亮。

上世紀90年代中期,世界性的航展只有英國范堡羅航展和法國巴黎航展,當時任珠海市委書記梁廣大提出想“在珠海辦航展”時,那時還在擔任中國航空工業總公司領導的王昂感到,中國也許可以成為世界上第三個舉辦國際航展、向世界展示自身航空工業水準的國家。

王昂正在接受央廣記者採訪(記者喬夢 攝)

“1996年第一屆航展,面臨的困難是國際上是否認可的問題,人家本來看不起我們,我就動員國內的廠家把我們最新的飛機都拿出來進行表演;邀請國外空客、波音公司他們都來進行飛機表演。雖然那時候飛機並不多,但是我們成功了。頭一天大概有十幾萬人去,後面到了公眾日的時候,旅館都塞滿了,這個轟動效應還是很高的。第一次搞完以後慢慢得到國際上的認可,第二次參展的國外廠商就比第一次多出兩倍。”

珠海航展的成功,源於王昂在航空工業和國際市場的敏銳嗅覺,源於老一代航空人的執著夢想,而國家經濟建設的高速發展,國家綜合實力的不斷提升,則為實現一代代中國人的航空夢提供了堅實基礎。

2012年底,殲-15艦載機首次成功起降遼寧艦,標誌著我國的飛行試驗技術實現了從陸基起降到艦基起降的重大跨越。2016年,中國艦載教練機首次曝光,中國海軍培養大量艦載飛行員的方式揭開了神秘的面紗。但鮮為人知的是,這款被稱為“海山鷹”的教練機得以定型並運用到部隊,與王昂的提前預判有著緊密聯繫。

“那時候海軍成立一個技術專家顧問組,我是組長。在起步階段有人只想著殲-15艦載機怎麽發展,沒有考慮教練機。我說你們想過沒有,飛機搞出來得有人飛,艦載機飛行員怎麽培養?美國培養艦載機飛行員,每年至少摔20架到30架飛機,為什麽?駕駛著艦載機往大海上看,航空母艦就像一片葉子,你要落在這個葉子上去多難。一架飛機好幾億,你摔得起嗎?我感到必須呼籲要發展教練機。這是一個戰略性的問題,現在不起步到時候整個培訓就要拖後十年。”

經過周密的調研分析,王昂的想法逐漸明確,他建議在航空工業“山鷹”教練機基礎上,研製一款符合我國國情、滿足艦載機飛行員培訓要求的新型教練機,這一重要決定為我國航母艦載機飛行員隊伍的培養鋪平了道路。

王昂在塔台指揮飛行的工作情形(資料圖)

“後來培訓海軍艦載機飛行員時,使用的就是我們一起研究出來的‘海山鷹’。”

航空事業是一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才接力奔跑的比賽,因此,王昂早在1989年就提出籌備建立試飛員學院,為國家的科研試飛事業輸送人才。1994年,中國試飛員學院正式成立,這是亞洲第一所培養試飛員的學院。前不久,王昂去學院參加了新一期學員的開學典禮。

“現在從這個學院走出來的,不僅有研究生試飛員,還有博士生試飛員,殲-20都是這些試飛員飛的,我太高興了。”

由於工作方面的需要,王昂老人直到75歲才退休。幾十年一路走來,他的頭銜很多——我國第一代航空專業大學生試飛員、科研試飛英雄、中國航空工業部副部長……

而他每一個職務的背後,都能清晰看到新中國航空事業的發展足跡:從跟蹤仿製到自主創新,從與世界先進航空工業發展水準有代差到同台競技……

採訪就要結束的時候,王昂老人坦言,他很“嫉妒”我國年輕一代的試飛員和飛行員,因為他們可以飛最先進的戰機。但從他的言語間,記者感受更多的,還是他把一生獻給我國航空事業的自豪和驕傲。

1980年1月26日,我所舉行慶祝中央軍委授予滑俊、王昂“科研試飛英雄”大會,六院副院長張馳及駐區領導前來參加。(王秦提供)

“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我很有幸能跟共和國一起成長,我們航空工業也隨著祖國的成長在迅速地發展,有很多事情我現在想做也做不到了,但是我相信後面的年輕人比我們更優秀,通過我們一代代人的努力,才能使我們中國從航空大國走向航空強國。”

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

本集主創

監製:呂錫成策劃:孫利

統籌:譚淑惠撰稿:李金鑫

新媒體:喬夢編輯:王銳濤

音頻:王敏播音:常悅 蘇揚 宋波

來源:央廣軍事

責編:劉鵬 張博帆 張靈雨

編審:朱西迪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