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400余家板材企業被停產 俠客島:臨沂環保一刀切,割了誰的肉

400余家板材企業被迫集中停產,25家貨運停車場除1家兼顧公車停放而正常運營外,其余全部停業整頓,部分街鎮餐飲企業亦大面積停業……

這是今年8月29日生態環境部赴山東臨沂調查時掌握的情形。

調查組還發現,臨沂市蘭山區大氣汙染治理工作平時不作為,等到要考核問責時就急功近利搞“一刀切”。這種做法嚴重影響當地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社會影響惡劣,群眾反響惡劣。

一刀切的做法,暗藏了一個邏輯:環保、民生互相對立,顧得上這頭就保不住那頭。事實的確如此嗎?

何為民生?

有一句話,島妹想在段首優先提出:“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這是習總書記2018年談民生工作的原話。

“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用來形容生態環境,聽上去似乎重了些。不過只要舉一個最普通的例子——水,島友便可體會這句話背後的分量。

2001年7月的數據顯示,由於工業廢水的肆意排放,彼時中國已有超過80%的地表水、地下水被汙染。

同年,中國七大水系斷面監測數據顯示,可達到自來水廠最低要求的水僅佔總量的29.5%,而劣五類水質所佔比重竟然高達44%。

與此同時,中國660座城市中有400多座城市缺水,三分之二的城市供水不足,缺水嚴重的城市多達110個。

十幾年後的2014年,蘭州水汙染事件震驚全國,事情是當地某水務集團公司自來水苯含量超標。

追溯水源地環境,石化管道泄漏是重要原因,然而早在27年前的物理爆破事件導致的渣油流入,及日常歲月中被潑入自流溝的生活汙水及糞便,也為水源質量埋下重重隱患。

這件事直接推漲了蘭州純淨水價格——搶水風波下,一箱水竟漲至上百元。

此後,這類極端案例並不經常發生。但是,越來越多人放棄自來水、轉而食用自購的純淨水、甚至添置淨水器,卻是不爭的事實。

再算一筆經濟账吧,雖然沒有具體的數據。

不少人買淨水器和純淨水,這都是白花花的銀子。若是把錢集中起來,去保護飲用水的水源地,那會是什麽效果呢?

淨水器用五年、十年就可能成為需要被處理的垃圾,但水源地只要在減少人類活動干擾的基礎上進行簡單維護,“放任自然”,就可以為居民提供源源不斷的清水。這個账,就算沒有數據支撐,但道理上也沒毛病。

某種意義上說,日趨從嚴的環境規製,其實也是一種“供給側改革”。

無論是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建立國家公園,還是開展“汙染攻堅戰”,都是在大幅度增加公共生態環境產品供給,旨在讓所有人,都可以無門檻地享受到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

良好生態環境是民生,群眾的正常生產生活也是民生。從根本上講,這兩者並不衝突。

官帽問題

這幾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明顯加碼。一個重要表現是,地方主政官員的入場參與並直接挑起環保監管大任。

中央環保督察問責、“藍天保衛戰”等專項行動的嚴格要求,讓地方政府時刻不敢松懈。

但任何一個發展模式的轉變都難以克服“慣性”,這個“慣性”很大部分源自頭腦中的固定思維,以及官僚體系始終難以克服的“惰性”。而且在轉變發展模式的壓力之下,官僚體系往往會滋生出抵抗心理,以求自保。這種應激反應如果過度,對上則是“形式主義”,對下則是“官僚主義”。這在中國壓力型的行政體系中,更容易滋生問題。

於是,壓力層層傳導,令地方應接不暇,就只得臨時抱佛腳應付上級任務。誰都不願和上級硬碰硬,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那在官僚體系內是沒法生存的。因此,必須學會“虛與委蛇”。

我們見到的就是近些年,不少地方為了應對上邊的環保壓力,奇葩對策層出不窮,抄襲整改報告、刷漆、盆栽代替綠化等等不斷刷新人們想象。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有些地方和個人的作風問題,但另一方面,如果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成為普遍現象,則應該反思政策制定和監督是不是脫離了地方工作實際,無視基層治理規律,政策執行太操之過急。

在與上級的博弈中,地方和基層始終是弱勢方。但強者有強者的武器,就是日益嚴厲的督察和懲罰,而地方和基層也發展出了一套應付手段,或者搞形式主義做做樣子,或者乾脆變本加厲“一刀切”,讓上級至少在面上抓不到把柄,哪管這樣的粗暴執政會遺留大量的後遺症。那都是督察過後的事了。

臨沂也沒能逃出這種“貓捉老鼠”的邏輯。

比如,臨沂市蘭山區的板材企業、餐飲企業、貨運停車場在配套設施方面已經符合環保標準,仍被強製停業整頓。這就是典型的“一刀切”做法。

“一刀切”的邏輯就是“寧可錯殺一萬,不可放過一個”,治理汙染效果暫且不論,但對干擾民生、打擊相關產業的積極性來說,實屬立竿見影。

前些年,環保部門一直是弱勢部門,人財物集中在省市一級,經費和人員配比相當不足。幾十年積累下來的環保痼疾,在近幾年突然變成“三大攻堅戰”等緊迫的政治任務。一方面是幾十年的環保痼疾和官員頭腦裡的思維定式,另一方面是緊迫的政治任務,在我們這個壓力型和動員性體制下,很容易變成過度執行。

這一困局該如何破解?島妹認為,在提倡領導幹部隊伍強化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的同時,恐怕還要進一步細化落實。這個細化不光是政策執行要更照顧到現實困難,還有在方法上更注意交錯用力,既要猛藥去沉屙,又要有耐心,做好打環保持久戰的打算

比如,央、省兩級的環保督察和專項督察,是否可以進行更好的政策輔導,讓基層更準確地掌握政策執行的“度”。環保政策的落實是否需要進一步統籌協調其他民生、經濟等部門,達到系統性的最優和平衡等等。

說到底,環保的本質還是一個民生問題,必須要明確人民本位。高質量發展絕不應該變成民生的對立面。我們說光有金山銀山,沒有綠水青山不行,那是前幾十年我們犯過的錯,但只有綠水青山,沒有金山銀山,也不行,沒有經濟發展做支撐,最終也會變成惡水窮山。

文/雲間子

編輯/雲中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