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2型糖尿病可以逆轉

目前全世界估計約有4.22億人患糖尿病,也就是說,成人中每11個人中就有1人是糖尿病患者。

英國紐卡斯爾大學(Newcastle University)泰勒(Roy Taylor)教授早在2011年《糖尿病學》期刊(Diabetologia)的研究結果,針對11名剛被診斷出患2型糖尿病的患者,通過2個月每天僅攝食600大卡的極低熱量飲食持續八周後,可以有效降低胰腺和肝臟內的脂肪含量,逆轉糖尿病。


接著,2016年泰勒教授又在《糖尿病診療》(Diabetes Care)醫學期刊發表研究報告,30名糖尿病患者被要求每天僅攝取約600~700大卡的熱量,持續兩個月後,除再次證明2011年的試驗結果可以重複驗證外,也發現了只要患糖尿病在10年以內的患者,均可能被逆轉。更重要的是,持續半年後再次評估,之前糖尿病情逆轉者,也都沒有再出現糖尿病的癥狀。

以上結果再次驗證了泰勒教授曾經提出的2型糖尿病病因的「雙惡性循環」。

他認為2型糖尿病是因為飲食不當導致過多熱量攝入,這也是引發糖尿病的第一步。熱量過多,會促使肝臟合成更多的脂肪,這些脂肪部分會堆積在肝臟,使得肝臟對胰島素敏感性下降(胰島素抵抗),造成肝臟的肝甘糖合成功能受影響。而為了進一步地正常調節肝甘糖的生合成,胰島素會增加分泌量來對抗肝臟的胰島素抵抗,但由於胰島素還同時有促進肝臟脂肪合成的功能,這又會進一步加劇肝臟脂肪的累積,進而「在肝臟內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加速後續糖尿病的發生。

另一方面,肝臟合成脂肪量增加,也會導致更多的脂肪被輸送到包括胰島在內的全身各處,胰島細胞分泌胰島素的功能會因為脂肪堆積而漸漸消失,導致血糖升高,而血糖升高後,胰腺因為代償功能又會要求胰島素的分泌增加,這些過多胰島素進入肝臟又會繼續促使脂肪合成,隨即更多的脂肪就會來到胰島,這就是「在胰島內形成一個惡性循環」,胰島細胞一旦因脂肪堆積到達極限,就會完全喪失功能,最終產生糖尿病。

以上就是所謂「雙惡性循環」假說的致病機制,一個惡性循環在肝臟,另一個惡性循環在胰腺。

泰勒教授花費了近四十年的時間致力研究如何有效逆轉糖尿病,堪稱糖尿病大師級人物,他於2017年9月葡萄牙首都裡斯本舉行的歐洲糖尿病研究協會年會(EASD 2017)上公布令人期待已久的最新298人的大型臨床研究報告,此成果並已發表在2018年最著名的醫學期刊《柳葉刀》(The Lancet)。研究結果再次證實,通過低熱量飲食是可以逆轉2型糖尿病的。

此次大型臨床研究,名為「糖尿病逆轉臨床試驗」(Diabetes Remission Clinical Trial , DiRECT)。

試驗時間為2014年7月25日~2017年8月5日,參與者是由蘇格蘭和英格蘭地區的49個家庭醫師診所招募,年齡介於20~65歲,糖尿病病史未超過6年、BMI介於27~45kg/m2,受試者均尚未注射胰島素。研究人員將所有受試者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兩組各為149人(共298人)。

對照組是使用現代標準藥物療法治療,而實驗組則使用醫師介入的飲食治療,剛開始3~5個月每天攝入825~853大卡的低熱量飲食配方(碳水化合物59%、脂肪13%、蛋白質26%、膳食纖維2%),接下來進行2~8周的正常飲食恢復期(碳水化合物50%、脂肪35%、蛋白質15%),之後每個月去家庭醫生診所複診,並在醫師指導下執行長期的體重控制,這些實驗組的病友們在試驗開始時就停用所有糖尿病和高血壓的治療藥物,但如果經醫師評估血糖、血壓等指標失控時,會依規定再使用降糖、降壓藥物。此外,實驗組還被要求養成每天運動的習慣,最好維持每天步行15,000步的活動量。

此研究中所謂「糖尿病逆轉」的定義為:在第12個月驗收試驗成果時,至少兩個月以上沒有使用任何降血糖藥物,而糖化血紅蛋白 (HbA1c)還能低於6.5%。

在第12個月驗收試驗成果時,實驗組加對照組共298人中,體重增加者共76人,糖尿病病情情全部無逆轉;體重減少15公斤以上者,實驗組共36人,其中31人逆轉(86%) ;體重減少10~15公斤者,28人中有16人逆轉(57%);體重減少5~10公斤者,56人中有19人逆轉(34%);體重減少0~5公斤者,89人中有6人逆轉(7%);也就是說,減重越多,不但能減掉肝臟脂肪,還能減掉胰腺脂肪,如此就越有可能達成逆轉糖尿病的目標!

這次的研究成果不僅令醫學界大為振奮,也讓許許多多的糖尿病患者重新燃起希望,希望醫界能儘速將醫師介入飲食治療納入常規治療規範中,如此才能實際幫助糖尿病患者逆轉病情,找回健康!

撰文 楊金奎 教授 北京市糖尿病研究所所長 北京同仁醫院內分泌科主任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