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部中國瓷器史,半部都在景德鎮

去過景德鎮的人大概都知道,這裡有一條以人名命名的路線——唐英大道。

唐英是乾隆任命的景德鎮督陶官,這個東北漢子46歲時來到這個江南小城成為“景漂”,一呆就是30來年,一手打造了清朝景德鎮官窯的輝煌。

現在動不動拍數千萬一個的天價轉心瓶,還有故宮裡那個國寶瓷母,全是經他之手。

景德鎮禦窯博物館,靈感來自於磚窯獨特的形式

曾經有一位匠人說過,“景德鎮是勞作者的樂園。”

在中國的大歷史中,留下名字的大多是帝王將相,風流名士,而景德鎮卻忠實地記錄著每一代匠師的姓名。

依靠雙手的力量,匠人終將被銘記。

也許,從景德鎮被宋真宗賜名“景德”那一刻開始,景德鎮就與皇家、與瓷器有了割捨不掉的關聯,

宋代青白釉執壺

南宋青白團花紋梅瓶

宋代,景德鎮首創青白瓷。這是基於宋人喜好而生的瓷器。

釉色介於青白之間,“青中透白、白中泛青”,具有玉器的溫潤、堅定的物理屬性,輔以刻花、篦劃、印花等裝飾,在理學盛行的環境下,成為完美歌詠對象。

元代,景德鎮創燒出震動世界的元青花。

雖然早已無法推算第一隻元青花的出現時間,但元青花的誕生依然是精彩的,元青花融合了蒙古的色彩偏好,伊斯蘭的鈷料,還有中國陶瓷的工藝。

當年的元政府掌控了管理統籌,將匠人分工、分級,景德鎮本身擁有瓷胎釉完善的製作條件基礎,加之引入從波斯進口的“蘇麻離青”的鈷料,促成了青花瓷的誕生。

13世紀,景德鎮瓷局更新,直屬中央機構,規模擴大了四倍。

此後,景德鎮的創舉接連不斷,釉裡紅、鈷藍釉、銅紅釉、卵白釉等風靡全球的新品種,奠定“瓷都”之地位,使“China”成為中國的代名詞。

再到明清時期,成為全國製瓷中心,創燒點彩、釉下彩、釉上彩、鬥彩等多種彩瓷品種,景德鎮窯的窯火從未熄滅,甚至愈燒愈烈。

再為大家介紹7款景德鎮器皿。

一部瓷器史,一半景德鎮。

景 德 鎮 窯 青 花 纏 枝 牡 丹 紋 罐

故宮博物館藏

·元代 ·

罐直口,短頸,溜肩,鼓腹,淺圈足,砂底。

內外施白釉,外壁以青花為飾

頸上繪纏枝梔子花,

肩部繪纏枝蓮花,

腹部繪纏枝牡丹。

| 看點

?這件元代青花罐造型飽滿莊重。青花色調明豔,呈寶石藍色而帶黑色斑點,表明使用的是外來青料。畫筆流暢,構圖繁而不亂,每層紋飾之間因有弦紋相隔,既突出了主題圖案,又增加了畫面的層次感。

景 德 鎮 窯 青 白 釉 印 花 蟠 螭 紋 洗

故宮博物館藏

· 宋代 ·

洗直口,平底微內凹,淺圈足。

裡外施青白釉,

口邊無釉,鑲銅口。

| 看點

?洗中心印團螭紋。此洗印紋凸起,立體感強,為景德鎮窯南宋時期仿定窯產品,有“南定”之稱。

甜 白 釉 劃 花 纏 枝 蓮 紋 梅 瓶

故宮博物館藏

· 宋代 ·

瓶小口,肩下漸斂,

足脛處略外撇,圈足,砂底無釉。

通體施甜白釉,

依次為卷草紋、纏枝蓮花紋、折枝花卉紋,

以弦紋間隔。

| 看點

?此梅瓶保持了宋代梅瓶器身修長挺拔的特點,適當壓縮了瓶身的高度,放寬了肩部和足部,使各部位比例更趨諧調。瓶體所施甜白釉純正潔淨,色澤柔潤,紋飾刻劃細膩,是永樂時期甜白釉瓷器中不可多得的珍品。永樂時期甜白釉器物是宮中主要用瓷。

紅 釉 印 花 雲 龍 紋 高 足 碗

故宮博物館藏

· 明代 ·

通體內外施高溫銅紅釉。

碗心錐拱一朵折帶雲紋,

內壁模印雲龍紋,

二龍均為形象一致的五爪龍,

作追逐狀,以兩朵雲紋相隔。

| 看點

?這件紅釉高足碗曾有引起了考古的爭議。過去專家判斷年代為元代,但這件紅釉高足碗無論從造型、釉質還是從所飾雲紋、龍紋的特徵看,雖有元代風格,但又不盡相同。與元代同一類型的高足碗相比,其胎體變薄,碗的底部更瘦。因此,這件紅釉高足碗的年代應定為明代洪武。

鬥 彩 雞 缸 杯

故宮博物館藏

· 明代 ·

明成化年間製。

杯體小巧,輪廓線柔韌,

直中隱曲,曲中顯直,

杯外壁飾子母雞兩群,

間以湖石、月季與幽蘭。

| 看點

?請欣賞網紅鬥彩雞缸杯。

這隻雞缸杯堪稱明成化鬥彩器之典型。畫面設色有釉下青花及釉上鮮紅、葉綠、水綠、鵝黃、薑黃、黑等彩,運用了填彩、覆彩、染彩、點彩等技法,以青花勾線並平染湖石,以鮮紅覆花朵,水綠覆葉片,鵝黃、薑黃填塗小雞,又以紅彩點雞冠和羽翅,綠彩染坡地。

此杯是明成化朝景德鎮禦窯廠燒製的宮廷用器,明清文獻多有所載,頗為名貴。明萬歷年間《神宗實錄》載“神宗時尚食,禦前有成化彩雞缸杯一雙,值錢十萬”,由於雞缸杯的名貴,引來仿製不息。清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各代無不仿燒。康熙時仿品最佳,從造型到紋樣都貼近原作,鑒別時須從造型、胎釉、色彩及款識上仔細品察。

五 彩 山 石 花 卉 罐

故宮博物館藏

· 明代 ·

直口微斂,通體施白釉。

外壁在潔白的釉面上以五彩為飾,

口沿繪2圈紅彩弦線,

腹部繪有纏枝牡丹圖,

4朵牡丹盛開,圖案以赭彩勾邊

| 看點

?成化彩瓷素以鬥彩而聞名,五彩殊為少見,傳世品中有少量的盤、碗、罐等器,此罐雖殘破鋦補,但國內僅有1件,倍加珍貴。

各 種 釉 彩 大 瓶

故宮博物館藏

· 清代 ·

瓶洗口,長頸,長圓腹,圈足外撇。

頸兩側各置一螭耳。

器身自上而下裝飾的釉、彩達15層之多。

瓶內及圈足內施松石綠釉,

外底中心署青花篆書“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款。

| 看點

?從燒造工藝上看,青花與仿官釉、仿汝釉、仿哥釉、窯變釉、粉青釉、霽藍釉等均屬高溫釉、彩,需先焙燒。而粉彩、琺琅彩、金彩及松石綠釉等均屬低溫釉彩,需後焙燒。如此複雜的工藝只有在全面掌握各種釉、彩性能的情況下才能順利完成。

清代乾隆時期歷時60年,是封建社會發展的太平盛世。

此時,由於乾隆皇帝嗜古成癖,對瓷器情有所鍾,再加之督陶官唐英對景德鎮禦窯廠的苦心經營,一大批身懷絕技的名工巧匠匯集於景德鎮,致使禦窯廠的瓷器生產無論在數量還是品質上都達到前所未有的境界。

這件各種釉彩大瓶,集各種高溫、低溫釉、彩於一身,素有“瓷母”之美稱,集中體現了當時高超的製瓷技藝,傳世僅此一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