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醫針灸治療疾病——癭腫

癭病俗稱「大脖子病」,又稱「癭氣」。是以頸前喉結兩側腫大結塊、不痛不潰、逐漸增大、纏綿難消為特點的病症。以高原地帶及山區多發,中青年女性多見。西醫學的單純性甲狀腺腫、甲狀腺炎、甲狀腺腺瘤和甲狀腺功能亢進等可參照治療。

中醫學將癭病分為氣癭、血癭、筋癭、肉癭、石癭五種類型。這裡所論乃氣癭為病。氣癭多因居住地區飲用水質過偏,損傷脾胃,濕聚痰凝;或情志不暢,憂患鬱結,氣滯痰凝;或素體陰虛,煉液成痰,氣滯痰凝,遂成血瘀,氣、痰、瘀三者互結於頸部而發為本病。病位在頸前喉結兩旁,涉及肝、心、脾、胃、腎,與肝關係尤為密切。

【臨床表現】

起病緩慢,頸部逐漸粗大,漫腫或結塊,皮色如常,不痛不潰,隨吞咽而上下移動,纏綿難消。初起一般無全身癥狀,其後可兼見陰虛火旺或氣陰兩虛等證候。

氣滯痰凝型

頸部漫腫,邊緣不清,皮色如常,質軟不痛,喜消怒長,苔薄膩,脈弦滑。見於氣癭初期。

陰虛火旺型

頸部輕度或中度腫大,急躁易怒,五心煩熱,心悸多汗,頭暈,目脹眼突,手、舌震顫,舌紅、少苔,脈弦細數。

氣陰兩虛型

癭腫日久,腫勢加重,頸部明顯增粗或結塊,神疲乏力,胸悶氣短,呼吸不利,聲音嘶啞,苔薄膩,脈細弦。

【治療方法】

治則 :氣滯痰凝者疏肝解鬱、行氣化痰,隻針不灸,瀉法;陰虛火旺者滋陰降火、行氣化痰,氣陰兩虛者益氣養陰、理氣化痰,均以針刺為主,平補平瀉。

處方:以頸部和任脈、足陽明經腧穴為主。癭腫局部、天突、膻中、合谷、足三裡、三陰交、豐隆。

方義:癭腫結於喉部,故取天突、癭腫局部以疏通局部經氣、降氣化痰消癭;膻中、合谷行氣活血、化痰散結消腫;足三裡、三陰交、豐隆運脾化痰消癭。

加減:氣滯痰凝加太沖、內關疏肝行氣化痰;陰虛火旺加太溪、復溜、陰郤滋陰降火;氣陰兩虛加關元、照海益氣養血;聲音嘶啞加扶突、廉泉滋陰利咽。

操作:天突穴先直刺0.2-0.3寸,然後將針柄豎起,針尖向下,沿胸骨後緣刺入1-1.5寸左右;癭腫局部根據腫塊大小施行圍刺法,用4根1寸毫針分別以45°角刺人囊腫周圍,再用1根針從囊腫頂部刺人,直達囊腫基底部,小幅度撚轉提插,注意勿傷及頸總動脈及喉返神經;扶突直刺入0.5-0.8寸;氣陰兩虛者可灸大椎、關元;其他腧穴常規刺。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