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忘了價值投資吧,白馬股的底層正在發生轉折性變化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經濟觀察報 記者 高若瀛從暴雷、閃崩到跌停,原來眾人眼裡的白馬股們,接連跌入至暗時刻。

惡意財務造假的那些,被資本拋棄當屬應有之義,不在討論範疇。而那些備受資本市場矚目、被長線投資看好的明星企業,股價短期出現集體性波動,我們究竟該如何理解?

在這些公司業績說明中,高頻詞是“業績增長不達預期”,或許成為資本市場焦慮情緒宣泄的理由,這其中有偶然因素,但背後的必然值得深思。

當全球第四次科技革命浪潮遭遇中國經濟轉型的關鍵時刻,對於投資的含義、對於如何理解公司、對於如何理解企業轉型,是時候重新審視原有的判斷標準和依據了。

只有當人們意識到,在大轉型的動蕩時代,企業所有曾經的成功都面臨被顛覆,所有影響成功的關鍵要素都將重新排列組合,回歸企業價值的本質,再看白馬股集體“失蹄”,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以工業時代產業特徵為基礎的一切都將被顛覆,面臨智能時代的迭代與升級。這也意味著過去的白馬股,如果不做出重大變革和轉型,都會面臨被顛覆的命運。

偶然性

一家公司市值的高與低,往往和情緒有關。

很多時候,對估值的想象決定了投資行為,這同樣決定了影響市值的決定因素——價格,充滿了情緒性。

短期內,在一系列事件的合力作用下——外部政策環境突變、行業經濟不景氣、業績下滑等等,針對一家公司的負面投資情緒就會形成。

儘管具有偶然性,但當所有不利因素集中爆發,白馬股也難逃鐵律。可縱觀績優股相對更長的生命周期,這或許只是起起伏伏折線中的又一個谷底,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市場的強烈反應,多少折射出所謂關注長線、看重價值投資者的定力,遠非想象中的那麽牢固。中國資本市場的主場氛圍,又一向以投機見長。

面對這樣的氛圍土壤,業績集體變臉的白馬股,遭遇市場用腳投票的結果,也就不足為奇。

必然性

如果事情真的這麽簡單,我們還有什麽討論的必要?

我們大可不用擔心:從價值層面看,只要公司的“質”是好的;從估值層面看,只要公司的戰略路線、所處跑道的預期沒有釋放重大變化信息,周期性波動過後,市值和估值總會回歸理性和應有的水準位。

但事情顯然正在發生變化,白馬股們面臨的挑戰,遠不止於此。

國際政經環境的變化、全球產業鏈的重構、中國企業的國際化等都是驅動企業變革的因素;數字化轉型的課題,更是所有企業必須面對的挑戰。

我們身處的早已不是“穩態”世界:在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下,所有的東西都變得充滿不確定,世界不再是線性的,所有企業正處於“紊態”,是這個時代的典型特徵。

即使是股神巴菲特提出的護城河概念,對於很多白馬股而言,也已經出現重大變化。擁有一條能在未來若乾年內不會受到侵襲的現金流,越來越變得不可能,這也是近期“白馬股暴雷”根本性的時代根源。

雲集諸多成熟公司的主機板市場正在上演的故事是:以上證50、滬深300、中證500等為代表的中國最核心資產的集體轉型。

以身處傳統行業的涪陵榨菜為例,半年報業績失速,並非基本面的崩潰。但是我們要看到,業績換擋背後,才是值得深思的關鍵因素。宏觀經濟的壓力是一方面,渠道轉型(下沉市場、增設辦事處)、管理調整成為必然動作背後,又折射出什麽呢?

同樣的情況,也正在東阿阿膠身上上演。

東阿阿膠總裁秦玉峰在6月18日的年度股東大會上表示,十幾年高速發展帶來市場繁榮的同時,也面臨外部環境變化,需要時間調整。曾經的“價值回歸戰略”挑戰了對賭市場承壓能力的極限,東阿阿膠必須對渠道進行改造,整合行銷渠道、開辟新渠道新市場,必要時通過並購進行外延式發展。

說小了是渠道調整,其共同的背景是,中國經濟、社會基本面已經出現了重大變化,這是中國第四次科技革命展開的前奏。

即將改變的不僅是商業模式、企業運營的流程、服務用戶的方式,進而要改變的是企業組織、人才結構……一切都將改變。

為了應對轉型,無論是經濟之巔的金融寡頭,還是細細耕耘的產業巨子,每家白馬企業都會有各自相應的動作。

作為各個行業的領頭企業,如何實現產品市場、資源市場、股權市場的聯動影響,通過調整資源組合能力,獲取長久競爭優勢,是所有白馬股面臨的根本挑戰。

試想,當客戶的個性化需求、供應商與製造商之間的信息即時互通、物流的即時響應等各環節並聯之後,將是什麽樣的產業情景?反觀當下企業的價值鏈,與C2M、工業4.0的價值鏈進行對照,會有天壤之別。

試想,當企業曾經賴以保持競爭優勢的渠道優勢,在人工智能技術的進一步滲透、中國零售流通模式面臨系統性變革的背景下,或許一夜之間將變得無足輕重。

如果我們認為這些是未來的話,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要素必然出現重大遷移。以工業時代產業特徵為基礎的一切都將被顛覆,面臨智能時代的迭代與升級。

這也意味著過去的白馬股,如果不做出重大變革和轉型,都會面臨被顛覆的命運。

不可能再以利潤為導向

值得注意的是,在轉型階段,企業不可能再以利潤為導向。

正如前文所論述的,投機氛圍見長的中國資本市場,顯然不是支持企業轉型的理想土壤。恰恰,投資者看的就是利潤,但轉型的關鍵要素卻是資源。

當企業面向未來構建各種能力和基礎設施,以獲得更多競爭能力時需要大量投入,從一條產品市場跨越到另一條,必然伴隨著舊資產,甚至是原有高利潤業務的拋棄和新資產的配置,這都意味著現金投入。為了補充能力,企業還需要對外部實施並購;為轉型提供資金支持時,增發股份等融資行動也是必要行動。

在轉型階段,期待好利潤、快增長幾乎是不可能的。大多數時候,企業可能會發生虧損,甚至連續虧損。

此時,若還在用短期的利潤導向,判斷一家企業是否值得投資,無疑對那些有真正增長潛力的公司、對所謂價值投資,說大些,對中國資本市場的轉型,都將是弊大於利。

連鎖時代的寡頭蘇寧,2007年市值一度破千億;而當其在2009年向互聯網轉型時,一直到2012年,市值一路跌至490.97億元,市值腰斬大半。

這是轉型的一個代表案例。這也是必須轉型、將要轉型、正在轉型的白馬股們,即將要面對的殘酷現實,這也是其背後資本市場,必須正視的現實。

資本市場需要做出的選擇,不單單是糾結投資短期還是長線,而是如何解讀突然變臉的業績財報背後,是真的危機還是潛藏的機遇;如何理解這一場場攸關生死的蛻變,是垂死掙扎還是預示著涅槃重生。

眾所周知的故事是,蘇寧這場轉型持續了將近十年時間,近幾年逐漸發力,公司市值逐漸回升到千億。

大象確實能夠跳舞,但這是稀有個體。過去的企業史表明,變革的失敗率高得驚人。大多數時候,大象甚至很難完成一次轉身。

如果說,一大批白馬都面臨轉型,價值的毀滅是必然的。在走向成功轉型的道路上,眾多企業將被淘洗,未來會有一堆轉型的瓦礫。

瓦礫之上,終會有一個個巨人成長佇立。他們會從增長乏力的折線低谷中,給資本市場重新畫出一條漂亮的上揚曲線。這注定是場消耗戰、持久戰。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