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Vlog:一場自導自演的“狂歡”

梁曉純/文2019年8月6日,徐璐和張銘恩通過微博發布Vlog宣布戀情,掀起了一陣新的Vlog風潮。

2018年下半年開始,各大平台陸續推出了關於Vlog的扶持計劃。2018年9月,微博發起了Vlog博主召集令,給予認證“Vlog博主”扶持資源。2019年4月25日,抖音推出了“Vlog十億流量扶持計劃”,大力支持用戶通過Vlog記錄生活。5月31日,嗶哩嗶哩推出了“Vlog星計劃”,並宣稱每月將拿出100萬專項獎金、1億專項活動站內曝光。同時,歐陽娜娜、王源等一批流量明星的加入,讓Vlog慢慢從小眾進入了大眾視野。據嗶哩嗶哩COO李旎對外公布的數字,在嗶哩嗶哩上,Vlog2018年的投稿量比2017年增長了16倍,播放量增長了18倍。

Vlog突然爆紅,互聯網公司不斷加碼,一大批內容製造者湧入Vlog大軍,明星網紅也不甘落後,而一批投資者還在觀望。這到底是是一場自導自演的“狂歡”,還是下一個“風口”?

Vlog究竟是什麽?

2006年,一位名叫Bree的女孩開始在YouTube上通過拍攝日常瑣事記錄個人生活,這些視頻奠定了如今Vlog“近距離、個人化拍攝”拍攝方式的基礎。2012年美妝博主詹姆的一條Q&A問答視頻讓Vlog在YouTube上走紅,之後“Vlog之父”Casey Neistat的YouTube內容又正式定義了Vlog這一視頻形式。

如今Vlog主題已十分廣泛,從美食到美妝,從科技到音樂,Vlog滲透到了各個領域,與其他視頻形式的界限也並不清晰,每個人對於Vlog也有著不同的理解。嗶哩嗶哩Vlog優質up主王怡蘇認為Vlog就是兩個字:故事。她在自己的Vlog中提出:“Vlog是分享你的生活,但不僅僅只是你生活的流水账”。而知名Vlog up主@在下小蘇在接受經濟觀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Vlog強調真實,表演性很強的就不叫Vlog了”。“以前我們都是寫日記來記錄生活,現在我們把筆換成了鏡頭,形式上從文字換成了視頻,這就是Vlog”一位網友評論道。

Vlog的官方解釋是“video blog”的組合,即視頻部落格,是創作者運用文字、聲音、畫面多種媒介對日常生活的記錄,借由互聯網視頻平台進行傳播。

與其他短視頻相比,Vlog最明顯的特點就是時間長,1-20分鐘都有可能,這是優勢也是劣勢。@在下小蘇介紹說:“Vlog時間長所以傳遞的內容更多,用戶粘性也更大。大家刷短視頻雖然量大但很快就刷下去了,觀眾很難僅僅通過一段十幾秒的短視頻去關注一個人,而Vlog時間長則會更容易通過自己的視頻內容吸引到觀眾,獲得長期關注,粉絲則更有粘性。”一位長期短視頻用戶張女士則認為“慢節奏是許多Vlog的問題,Vlog相較於短視頻時間更長,如果視頻節奏把握不好,高潮點過於拖遝則很難抓住觀眾的注意,這很考驗Vlogger的策劃能力及製作水準”。

“寫日記的人很多,但能成為作家的只是少數”

與普通短視頻不同,Vlog時長往往需要場景切換及特效輔助。國內知名Vlogger井越曾是《梁歡秀》第二季編劇,飛豬是一閃的首席執行官,一些早期的成功Vlogger大多從事過媒體行業或有過相關經驗。因此,Vlog常被認為是高門檻的視頻形式。@在下小蘇認為:“Vlog的入門並不困難,但想要做好卻不容易。一些Vlogger(視頻博主)直接用手機拍攝,沒有專業的拍攝設備一樣可以受到關注。觀眾在看Vlog時,首先注意的是視頻的內容,其次才會關注你的鏡頭,看你的設備是否清晰,鏡頭有沒有晃”。

提及Vlogger是否會成為一個規模化的行業,上海秀蜜網絡科技公司活動策劃主管張燕女士在接受經濟觀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寫日記的人很多,但能成為作家的只是少數。Vlogger入門後想繼續發展,就需要更精致的畫面,更清晰的拍攝,更高水準的剪輯,這就會篩選掉一部分Vlogger。同時,一個職業Vlogger想要獲得穩定收入需要定期發布視頻,而Vlog與短視頻不同,它的製作周期長,想要穩定輸出優質的Vlog對於Vlogger的要求很高,在沒有團隊幫助的情況下是十分困難的,在這樣的瓶頸期依然有毅力堅持做下去的Vlogger就更少了。設想一下,即便全民Vlogger了,用戶量一定,就不可能每一個Vlogger都能獲得關注,流量最終也只會集中於頭部明星或網紅,收益也只會集中於此”。

偽風口,商業模式並不支持可持續發展

阻礙我國Vlogger發展的另一重要因素是商業模式的不成熟。目前Vlog的變現方式主要有兩種:平台讚助和品牌合作。平台對Vlog的創作收益制度,影響著專職Vlogger的生存變現。各平台的補貼方式不盡相同,總體上通過Vlog流量進行補貼及獎勵。“國內Vlogger通過流量獲得的平台補貼很少。相比YouTube,視頻達到1000次觀看量,可以掙1美刀,廣告費也很高,Vlogger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創造自己的內容,不用考慮收入的問題。國外有一個採訪,問小孩子最想做什麽職業,都說是YouTuber,但國內光靠激勵補貼還是很難養活自己的。”@在下小蘇對記者說。2019年7月23日,西瓜視頻推出了萬元月薪計劃,扶持Vlog創作者變現,這或許會改變國內Vlog市場的現狀。

Vlog變現的另一種方式就是品牌合作,主要通過在Vlog中加入產品測評、參加品牌活動、品牌植入、品牌創意主題定製來實現。Vlogger將品牌提供的產品鏈接添加到Vlog下方,最終品牌方通過統計鏈接瀏覽量及購買量與Vlogger計算獲利。但國內一些平台並不支持這樣的變現方式。記者調查發現,微博設置廣告限流,植入廣告需購買投放粉絲頭條,如果不投放視頻就無法正常播放,這嚴重阻礙了Vlogger品牌合作的獲利方式。除了平台限制,Vlogger在接廣告時還需進行篩選,選擇適合自己風格的品牌,這也是影響Vlogger收入的一個因素。“Vlogger進行產品推薦的基礎是粉絲的信任,Vlogger推薦產品的效果嚴重失實,則會失去粉絲的信任,這是很嚴重的。”

張燕女士向記者介紹道,“目前平台通過一些Vlog大賽的形式鼓勵大家拍攝視頻,但這並不是一種可持續的發展模式,大賽結束後還能留住多少人,還有待探究。而且,所謂的風口也只是品台造勢的結果,短視頻內容呈現庸俗化趨勢,頭部短視頻平台面臨用戶增長放緩的困境,急需新的增長點,Vlog作為一個新生事物成為了大家的關注點,各大平台紛紛推出獎勵計劃,吸引Vlogger,搶佔流量池。”

對比各大平台的行銷模式及用戶特點,記者發現微博作為娛樂新聞熱點的主要傳播平台,是明星網紅投放Vlog的聚集地。張燕女士解釋道:“明星發布Vlog的目的不在於變現,主要是為了維持活躍度及滿足粉絲需求。對於明星而言,過度曝光日常生活不利於其保持光環,因此明星不會頻繁發布Vlog。微博想要Vlog的可持續發展,還需要大量引導普通用戶的參與”。嗶哩嗶哩作為第一批引入Vlog的平台,又有大量的頭部Vlogger及忠實粉絲,是一些注重內容Vlogger的首選。“嗶哩嗶哩是內容導向性的,如果內容足夠受歡迎,就會被推到頭條位置,它不像微博商業性強,需要買粉絲頭條才能獲得一定關注”一位知名Vlogger介紹說。

Vlog,看得是有趣的靈魂

艾媒谘詢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Vlog用戶規模達2.49億人,預計未來中國Vlog用戶規模仍將保持穩定增長態勢。而怎樣的Vlog才能吸引到用戶關注,是不少新加入vlog的內容創作者的困惑。張燕女士分析到:“想要做好Vlog,差異化很重要,首先要把握住個人標簽,例如某藝人的標簽是運動,那他的Vlog中都會添加運動元素,這也是吸引品牌的方式,運動類品牌就會關注到你。標簽把握住後就是選題是否有趣,自己跳舞可能沒有人看,但和爸爸一起跳舞就會有趣。之後就是視頻要有主線,鏡頭要清晰,剪輯包裝要精致等問題。事實上,Vlog看得就是有趣的靈魂”。

如今,一些新加入的內容製造者把注意力放在了吸引流量和變現上,而忽視了內容本身,這很不利於Vlog環境的發展。

張燕女士評論道:“我們生活在一個網絡包圍的時代,各種視頻、自媒體平台充斥著我們的生活。把心態放平,不要把Vlog定位太高或太低,不要以營利變現為目的,不管內容怎樣,取悅自己是夠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