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首次火星探索點燃科幻界“深空想象”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征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新華社記者 胡喆 攝

新華社上海7月26日電(記者何曦悅 許曉青)再次抬頭仰望那顆紅色星星時,中國科幻作家房澤宇心中湧起了不一樣的情愫。

隨著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順利發射升空,對大量中國科幻作家、文藝工作者來說,這片越來越近的無人之境,點燃了全新的想象空間。

星空攝影師、天文科普博主“Steed”說,自己一直關注著人類對火星的各種探測,比如“洞察”號火星探測器解救“鼴鼠”,不斷嘗試喚醒“機遇”號的努力等。

“正是因為有這些探測器常年對火星的探測,讓我們人類已經從心理上縮短了地球到火星的距離,談論火星上的種種事情,就好像在說隔壁村子一樣平常。”“Steed”說。

而此次中國向星空踏出的重要一步,意味著一些人類苦苦求索的問題將得以回答,新的發現又可能延伸出萬艦穿星,這無疑將為文藝工作者們提供新的創作沃土。

此次中國發射的火星環繞器和火星車攜帶多台儀器,將對火星表面形貌、土壤特性、物質成分、水冰、大氣、電離層、磁場等進行科學探測。豐富的第一手科學數據,對研究太陽系起源及演化、生命起源及演化等重大科學問題都具有重要意義。

“科技發展不斷開拓人們的視野,我十分期待。它是新的開始。”房澤宇說。

7月上旬,一群科幻愛好者在酒泉等待火箭發射。新華社記者方喆攝

與茫茫宇宙中其他星球不同,作為與地球環境相似、距離較近的深空探測首選目標,人類對火星的求索,更承載著為後世尋找未來家園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也正因為這一具備人類命運共同體色彩的目標,中國科幻作家和學者們認為,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之旅,意義在某種程度上超越科學本身。

“我希望,會有一代代中國孩子,從他們的童年就開始仰望星空,並相信人類的未來會在星空之中。”導演、編劇張小北說,“這就是火種。在未來某一天,也許其中的幾粒小小星火就有機會照耀人類文明。”

科幻評論家、未來事務管理局合夥人“兔子瞧”說:“每個人都應該意識到自己生活在一個脆弱的生態圈中,一個渺小的星球上。意識到這件事的人越多,理解越深,就越能改善這個世界。”

2020年,在這個全球面臨特殊挑戰的年份裡,“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和火星探索事業的代代努力提醒了人們:一些重大事業需要全人類合作攜手完成。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研究員、卡爾薩根獎獲得者鄭永春強調,無論國際形勢如何,人類不應該放棄在太空探索中的國際合作,合作才是人類的希望。

“中國的火星探測將成為全人類太空探索事業的一個組成部分,這是輝煌和燦爛的事業。”科幻作家、南方科技大學教授吳岩說。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