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最嚴“限古令”下,古裝劇們的自救指南

對於古裝劇市場來說,今年6月上演了一出魔幻現實主義大戲。

6月3日,原本定於22點播出的《九州縹緲錄》在播出前20分鐘突然宣布“因為介質原因”臨時撤檔;

6月3日,22點,應該在湖南衛視播出的《封神演義》大結局被“腰斬”,緊急接檔的是零宣傳的《大宋少年志》;

6月27日,9點,《陳情令》官微宣布定檔,22點在騰訊視頻播出;

6月27日,20點,《長安十二時辰》突然在優酷播出,導演曹盾在播出後13分鐘才知道自己的作品播出了,官微在劇集播出一個小時以後才發聲。

臨陣撤檔、突襲裸播,衛視和各大視頻平台的這一波操作讓人暈頭轉向,再聯繫到之前撤檔、改名的《白發》《新新白娘子傳奇》等劇,不禁讓人感歎,對於今年的古裝劇來說,播出就是贏了!在網傳最嚴“限古令”的余熱下,古裝劇集們為了能順利上檔播出,可謂是求生欲爆棚。

“限古令”:懸在古裝劇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影視劇撤檔在業內並不罕見,但是在開播前二十分鐘臨陣被撤檔,那還真是活久見系列。官方給出了至今大家都還沒整明白是啥,也無法令人信服的“介質原因”。為什麽撤檔呢?大家都在猜測是因為3月網傳的最嚴“限古令”。畢竟《九州縹緲錄》既是古裝題材,內容上又涉及權謀。對於古裝劇來說,不管是不是實錘的“限古令”,一旦碰到就很容易“撲街”、“積壓”、“撤檔”。

“限古令”指的就是2015年國家廣電總局就規定所有衛視綜合頻道黃金時段每月以及年度播出古裝劇總集數,不得超過當月和當年黃金時段所有播出劇目總集數的15%。2019年3月,網傳廣電總局再次出手管控出新規,“限古”台網標準一體化,從3月22日起到6月底,調控所有古裝劇,包括武俠、玄幻、歷史、神話、穿越、傳記、宮鬥所有題材的網劇、電視劇。已上線的退出首頁版面,未播出的全部擇日再說。

2019年的“限古令”雖然從未有一紙明令,但是愛奇藝、芒果TV、騰訊、優酷等較大的視頻網站,首頁上至今都鮮有古裝劇的推介,《白發》《大宋少年志》《長安十二時辰》等近期熱播的古裝劇,只能點進電視劇相關板塊才能看到。受政策管控影響,《九州縹緲錄》《三生三世枕上書》《慶餘年》《大潑猴》《孤城閉》《大明芳華》等大製作古裝劇上檔播出時間待定。能上映的古裝劇集也是戰戰兢兢,只希望劇集能順利播完。一口氣放出12集《長安十二時辰》就上演了一段定檔播出辛酸史:第一次定於2018年12月31日播出,官博卻在11月13日發布了定檔海報之後秒刪;第二次傳言在2019年4月13日於優酷上線,結果再一次溜了觀眾;第三次直接零宣傳在2019年6月27日晚優酷平台悄然上線。不過相比《巴清傳》《天下長安》這種無限期延播的頭部大劇,《陳情令》《長安十二時辰》等劇集真的幸運很多,畢竟能播出就是大贏家!

求生欲爆棚的古裝劇們

2015年到2019年,古裝劇從台到網,政策管控也由台入網,管控的力度日趨增強,影視行業寒冬的大環境下,古裝劇遇冷已經成為了電視劇行業內公開的秘密。在“排播”愈發困難的當下,能順利播出並且播完才是第一要務。為了能播出,各個劇集可算是使出了十八般武藝。

改,不合政策要求的,劇名類型必須改!

改劇名已經是基本操作了。為了避免“宮鬥”、“權謀”等敏感元素,很多古裝劇改名去掉了“皇”、“妃”、“王”、“權”等字眼,同時在名字上盡量向正劇感覺上靠。

為了符合“不可歪曲歷史”的要求,《長安十二時辰》的求生欲始於改劇本。馬伯庸第一版《長安十二時辰》小說大反派寫的是賀知章,歷史知名人物不能當反派,於是劇本裡最後的大boss改了。主人公李泌更名為了李必,賀知章改成了何老,李林甫改成了林九郎等,連年號天寶都換成了天保。《陳情令》也是謹小慎微,為了被提檔播出,直接捨棄掉原小說名《魔道祖師》劇集更名為《陳情令》,繼而將劇集整體的價值觀往不忘初心、匡扶正義、為民請命上靠。

從能播出的古裝劇我們能看到,改劇集類型也是求生一大法寶。像《重耳傳奇》《小女花不棄》《知否?知否?都是綠肥紅瘦》等劇,電視劇類型中就加入了“勵志”、“奮鬥”等關鍵詞。直接接替沒結局的《新封神演義》的《大宋少年志》官方介紹中,將劇集定位為“超青春古裝諜戰熱血劇”,整個電視劇講述了北宋時期講述少年們為家國大義守望相助,在隱蔽戰線上為守護江山社稷和百姓平安而奮戰的故事。最有趣的是《爵跡:臨界天下》,打開百度百科劇集簡介,上面赫然寫的是:“國產大型彩色電視劇”,真的讓人啼笑皆非。

輕,不想當出頭鳥,宣發必須輕!

如果說《大宋少年志》是為了救火緊急提檔沒有時間宣傳,那《陳情令》和《長安十二時辰》的裸播就是刻意而為之了。《陳情令》可以說一直在風口浪尖,這部劇既屬於古裝劇的範疇,還涉及玄幻、社會主義兄弟情外殼下BL等元素。在當前的電視劇播出導向下,劇集可能要播出無望了。為了自救從前期宣傳開始,《陳清令》就大反以往劇集恨不得半個娛樂圈都在宣傳的常態。定妝照、預熱、預告片等宣發必備都沒有,官博更是惜發博如金,2018年4月開博,到現在劇集播出14集,一共就發了70條微博。《長安十二時辰》鑒於之前的撤檔風波,之後的宣傳更為謹慎低調,直到劇集上線了快一個小時官博才發聲。《長安十二時辰》雖然上了優酷首頁推介,但是把劇集海報換成了不帶任何古裝元素,易烊千璽和雷佳音的現代裝,一句“快進算我輸,演技全炸裂”的宣傳語取代了劇名。這樣輕宣傳的做法也不難理解,在網傳“限古令”余威不減、眾多影視劇被撤檔積壓的嚴峻地態勢下,宣發必須以求穩為主,誰也不想當那個被打的出頭鳥。

重,涉及敏感內容題材,宣發內容必須重國風!

想要在安全播出的基礎上走正常的宣發程序,那宣傳就要更為小心,注意規避雷區,捨棄原本兼具爆點和風險性的內容,盡量宣傳劇中國風、傳統文化、正能量相關內容。在《長安十二時辰》的官博上,宣傳內容大都是以弘揚大唐傳統文化為中心:劇中精致的服化道、嚴謹的大唐古代禮法、場景上精良還原大唐長安城……就連一向將自家藝人吹捧上天的粉絲,這次都偃旗息鼓,宣傳上希望大家更加關注劇集的製作精良、對傳統文化的弘揚。《陳情令》官博中為數不多的微博,也是顯示出滿滿的正能量。放出了《〈陳情令〉美術特輯:匠心之作,書寫國風之美》《〈陳情令〉特效特輯:原來這些鏡頭都是CG!》突出劇集對國風之美的展現和劇集的用心製作。對人民日報海外版-海外網官微《〈陳情令〉書寫國風之美:從紋飾、服裝到道具,展示中國元素傳遞文化自信》的表揚文章,官博也只是低調地點了個讚。

古裝非原罪:嚴峻形勢下,古裝劇該何去何從?

電視劇市場的2018年是現實主義年,2019年古裝劇的生存狀態也不容樂觀。撤檔延期是常態,登陸衛視、各大視頻平台的古裝劇數量急劇減少。不光是播出,備案開拍新劇的古裝劇都達到歷史新低:從《廣電總局關於2019年5月全國拍攝製作電視劇備案公示通知》,我們可以看到5月備案的古裝劇僅為1部,佔公示總數量的1.54%。那麽,古裝劇真的需要被禁嗎?

對於影視公司來說,古裝題材是我國電視劇市場中不可或缺的題材,同時也是影視公司盈利的主要項目之一。全面取締古裝劇必然會對影視公司和視頻平台等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對於影視劇“出海”走出去來說,古裝劇是承載中國文化、傳播中國文化自信直觀且具體的載體之一,對古裝劇一刀切式的下線,傳播中國傳統文化也會失去一大有力形式。但當下的古裝劇隨便數都能羅列出一堆罪狀:“粗製濫造,胡改亂改歷史”、“與當前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格格不入”、“片面追逐商業利益,弱化正面精神引導”,這些罪狀也是造成當下古裝劇“不抓爛,一抓死”局面的罪魁禍首。

其實,無論是明令或者是網傳的“限古令”,限的不是古裝劇這一題材,而是古裝劇中的糟粕。將來古裝劇也不是不能拍,關鍵在於該怎麽拍。首先,古裝劇應該在內容上做好選擇,傳遞正確的價值觀;其次,要以正確的態度對待承載傳統文化,做精品古裝劇,或許做到這兩大點才能真正地實現古裝劇的“自救”。

— THE END —

作者 | 楊倪

編輯 | 都欣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