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太空“出差”90天,航天三人組“落地”倒計時

“看樣子,天上的神仙要回來了。”

2021年9月15日晚,東風航天城外的停車場上,較往日更加忙碌。司機老孟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最近接到了不少大城市來的客人。

老孟說的“神仙”,指的是神舟十二號乘組的三名航天員。今年6月17日,神舟十二號飛船發射升空,由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組成的三人乘組,至今已在軌工作已滿3個月。如今他們正在進行太空“出差”的最後一項任務——返回。

9月16日早上,在地面科技人員的配合下,神舟十二號航天員乘組完成了核心艙內有關實驗裝置和重要物品的撤收。離開空間站組合體前,三名航天員向地面科技人員和關心支持航天事業的人們致謝。

視頻中,三人一字列隊,由指令長聶海勝報告稱,“神舟十二號已經完成在軌駐留三個月的任務,即將返回載人飛船。”

歸來倒計時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台灣時間2021年9月16日8時56分,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與空間站天和核心艙成功實施分離。截至目前,神舟十二號航天員乘組已在空間站工作生活了90天,刷新了中國航天員單次飛行任務太空駐留時間的紀錄。

據了解,神舟十二號飛船與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分離之後,並不是直接返回地球,而是先要承擔一項特殊的任務:從空間站組合體的前向繞飛到核心艙下方,與核心艙進行首次“徑向交會”試驗。此次試驗將驗證“徑向交會”的關鍵技術,並為接下來要發射的神舟十三號飛船交會對接打下基礎。

9月16日13時38分,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與空間站組合體完成繞飛及徑向交會試驗。接下來,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將按計劃再入返回,三名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即將凱旋。

天上“神舟”回,地面搜救忙。依照原計劃,神舟十二號飛船返回艙將降落在大漠深處的東風著陸場,由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搜救隊伍執行任務。

東風著陸場位於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東部,地處巴丹吉林沙漠和戈壁帶。這裡地域遼闊,人煙稀少。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一號,東風著陸場一直作為載人飛船天氣備份著陸場。這次搜索,也是東風著陸場由備份變主場後,首次迎接第一批長期在軌駐留的航天員。

南方周末記者了解到,為了圓滿完成返回艙搜索、迎接航天員凱旋,著陸場系統作了全面細致的準備。

載人航天工程著陸場系統副總設計師卞韓城介紹稱,東風著陸場搜索區域達幾萬平方公里,有戈壁、沙漠、山地、鹽鹼地、梭梭林地、濕地、水域等七種典型地形地貌。如果遇上風、雨、雪、沙塵暴會更加困難。如果搜索時間延誤到晚上,就會難上加難。

為此,著陸場系統綜合考慮了地形地貌、各類氣象、晝夜不同時段等因素,預設了六大類三十餘項極端情況,並構建搜救戰法與應急預案,確保任務準備無死角,任何情況都能應對。

2021年8月下旬,航天員聶海勝曾在媒體採訪中介紹了最後階段的準備工作。他提到,最後一個月裡,航天員們要加強身體鍛煉,準備迎接大氣層的嚴苛條件和著陸衝擊,以及著陸後的再適應。

據了解,經過3個月長期在軌飛行,航天員返回地面後要重新適應地球重力環境。在返回著陸的最初幾個小時,航天員腦部灌注血液量少,立位耐力下降,無法站立,也容易出現暈厥等症狀。

為此,著陸場系統已組建了專業的航天員醫監醫保醫療救護團隊,建設了以直升機、車輛為載體的醫監醫保醫療救護平台,設計了艙內、艙旁、載體內醫監醫保流程,演練了艙內防航天員跌落方案,訓練了艙外搬運航天員動作,準備了大風和沙塵環境救援保護措施等。

卞韓城表示,“我們有信心、有能力,不辱使命、不負重托、堅決完成此次搜索救援任務,為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畫上圓滿句號。”

身處太空,心系地球

在軌飛行的第三個周末,湯洪波拍攝了一段太空vlog,鏡頭正對準藍色地球。

經過中國上空時,隔著數百公里的高度,湯洪波還是一眼認出了北京,“啊,現在應該是北京了”。他的語氣裡難掩激動與驚喜,還開心地和“地球人”打起了招呼:“嗨,北京的朋友們,大家好,大家好!”

隨後,天津、渤海灣、膠東半島依次而過。從北京到膠東半島約有670公里,駕車自駕約需7.5小時。而湯洪波過境兩地上空,僅用時不到1分鐘。當“北京”漸漸從視野裡消失時,湯洪波忍不住有些失落,“唉,馬上就看不到了。”

身處太空,心系地球,因為那裡是家。

航天員湯洪波拍攝的空間站照片裡,藍色的被單上繡著五星紅旗,床邊還有兩個穿著紅衣服的小玩偶。他拍攝的另一張照片裡,兩個小玩偶被擺在舷窗處,活像正扒著窗口,“眺望”蔚藍星球和浩瀚宇宙。

隨著“天地對話”等技術的進步,天上與地面的聯繫也愈發緊密。每逢周末或夜晚,工作之餘,航天員們會給家裡打打電話、報報平安。湯洪波笑言與家人感覺“近在咫尺”,“我愛人就說,‘我怎麽感覺你就在航天城呢’”。

航天員們不僅可以和地面的親友們保持聯繫,也能同步了解地球資訊。地面的電視轉播信號,通過衛星轉給空間站。他們不僅回看了自己出艙活動的畫面,也像很多人一樣觀看了在日本東京舉辦的奧運會。

8月7日,東京奧運會迎來尾聲。三名航天員也通過視頻分享了“奧運觀後感”。他們表示,奧運會很精彩,特別關注有中國運動員參加的比賽,看到他們的優秀成績,由衷感到高興。

不久後,在東京奧運會贏得女子鉛球金牌的鞏立姣、創造9秒83男子100米亞洲紀錄的短跑運動員蘇炳添也以視頻形式與航天員隔空回應。鞏立姣還說,等航天員們歸來,要和他們“一起探討在不同環境中的運動心得”。

在失重環境中,太空運動確實有諸多特殊性。為了保持航天員的身體狀態,空間站裡配備了太空跑台、太空自行車,還有乒乓球等健身工具,而這些工具卻“不一般”。

比如,使用跑步機得穿上一件特殊的“馬甲”——重力模擬裝置,這能施加一定的壓力讓航天員留在跑步機上;因為失重,航天員可以任意姿勢漂浮空中。對於“全車只有一隻輪子”的太空自行車時,航天員不僅能用腳蹬“轉”,還能手“搖”,上下肢力量都能鍛煉。

8月22日,被媒體問及天宮生活感受時,航天員劉伯明主動接過話茬,饒有興趣地介紹起天宮生活的“豐富多彩”。他帶著東北家鄉口音,語氣幽默。說到空間站裡可以跑步、聽歌、打球時,他特意“指揮”站在另一側的湯洪波,從小台子上拿來一隻乒乓球拍和黃色小球,接著又讓聶海勝現場表演了一段單手拍球動作。“看到了吧?乒乓球兒。”劉伯明說。

如果說,人類對太空的探索來自於好奇心。那麽富有好奇心和創造力的青少年一代,則承載著中國太空的未來。9月1日開學日,“太空出差三人組”錄製視頻,為全國學生送上了一份特殊的禮物。

只見劉伯明取下懸在空中的毛筆,在用膠帶固定住的白紙上,行雲流水地寫下“理想”二字,激勵學生們奮發進取,為國爭光。他說,“我們會為信念而堅守、為使命而拚搏、為祖國而出征”。

月亮就在左手邊

台灣時間2021年7月4日,神舟十二號乘組航天員劉伯明和湯洪波身著“飛天”艙外航天服,執行首次出艙任務。航空服約有120公斤重,穿在兩位航天員身上,瞬間變身雄壯的“變形金剛”。航天服背面繡有國旗,右側肩膀處繡著“飛天”,還有航天員的親筆簽名。

航天服製作考究,要穿上也得費番功夫,需要兩名航天員互相幫助。從穿好液冷服,到“飄”進航空服,再由隊友幫忙“關上”背包門,整裝待發,全程需要大概8分鐘。出艙直播視頻中,兩位航天員還不斷與地面確認狀態,朝鏡頭揮手。

透過艙外航天服上的攝影頭,可以看到閘門邊的中文標記:“神舟”、“夢天”、“出艙口”。台灣時間2021年7月4日8時11分,天和核心艙節點艙出艙艙門成功開啟。艙門打開後,深邃幽黑的天穹裡,細密的恆星戰役閃爍,科幻電影中的壯麗場景此刻近在咫尺。

“這也太漂亮了。”兩人忍不住感歎。

出艙是神舟十二號乘組的重要任務之一。這是繼神舟七號之後,中國航天員第二次實施空間出艙活動。2008年9月27日,航天員翟志剛在神舟七號任務中完成出艙行走,劉伯明、景海鵬在艙內協助。而這一次,航天員劉伯明和湯洪波並肩行走,擔負起空間站階段中國航天員的首次出艙活動。

航天員離開空間站進入太空,將面臨巨大的溫差、空間異塵餘生等系列考驗。而艙外航天服能最大限度保證航天員在絕對安全的環境中,出艙開展一系列的空間站複雜操作和相關載荷試驗。因此,艙外航天服也被稱為穿在航天員身上的“飛行器”。

神舟十二號乘組的出艙任務中,航天員們穿著的“飛天”艙外航天服,製作工藝複雜,標準近乎嚴苛。

比如,讓航天員們能夠觀察外界的頭盔面窗,密封加縫合需要經過47道工序;上肢“波紋袖”和艙外手套要求精準細致,必須純手工縫製;用於給身體降溫的液冷服,需要鋪設累計約100米左右的液冷管,為此得穿20000個孔供其均勻通過;氣密層要反覆刷膠,金屬“硬軀乾”不能有0.1毫米細微毛刺……

據介紹,僅做一副艙外航天服下肢限制層就需要260多個小時,裝配一套艙外服需要近4個月,而這已經是最快的速度。

失重狀態下,太空行走並不容易。為了能夠掌握失重狀態下運動的協調性和姿態控制,航天員需要在地面進行大量水下模擬訓練,因水下訓練服使用壽命有限,每次下水機會都十分寶貴。航天員一下水就待數個小時,待結束訓練上岸,已是大汗淋漓,“尤其是胳膊已經抬不起來了,連筷子都握不住”。

成功完成首次出艙任務後,兩名航天員返回天和核心艙。視頻中,聶海勝就在艙門處迎接。他說“一會兒給你們做好吃的”,然後與湯洪波緊緊擁抱。劉伯明也快速飄進艙內,還開心地對攝影頭揮手。

據了解,神舟十二號乘組的首次出艙活動,“天地”協同,“內外”合作,圓滿完成了艙外活動相關設備組裝、全景相機抬升等任務,並首次檢驗了中國艙外航天服、機械臂等相關支持設備的性能與安全性。

和“神七”不同,神舟十二號乘組還進行了第二次出艙。這次出艙任務由航天員劉伯明和聶海勝進行艙外作業,而航天員湯洪波留守艙內指揮與協作。

兩次出艙任務中,空間站機械臂均輔助航天員完成了多項任務。據了解,該機械臂主體結構是兩根臂杆,展開長度10.2米,重約700千克。在機械臂肩、肘、腕部,都設有關節,通過各關節旋轉,機械臂能夠實現自身前後左右,任意角度與位置的抓取和操作。

對於這次出艙,聶海勝在受訪時表示,機械臂在大範圍的轉移、移動過程中十分穩當、精準,起到了很好的固定、支撐作用,這讓他“能夠解放雙手,很快就把艙外的安裝工作做完”。

他總結道:“人、機械臂和艙外服,也是一個完美配合。”

第二次出艙視頻顯示,共同安裝好用於調節空間站內溫度的熱控擴展泵組後,聶海勝和劉伯明“原地休息”,用自己航天服上的攝影頭,為對方和宇宙拍下合影。

航天員劉伯明用頗有詩意的幾句話描述這次出艙所見:“月亮仿佛就在我左手邊高高懸掛著,右側太陽直射過來,真是驚歎宇宙的浩瀚神奇。”

“三個八年和一百天”

在神舟十二號飛行乘組中,出生於1964年聶海勝最為年長。他是三人中的“老大哥”,也是神舟十二號乘組的指令長。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號飛船升空後不久,第一次進入太空的湯洪波時不時瞥向窗外,好奇地欣賞太空景色。

另一方面,穩坐在中間的聶海勝則神情嚴肅,專心致志地查看操作手冊。看到這一幕,有網友調侃稱,“這就是老司機和新手的區別。”

1998年1月,聶海勝入選中國首批航天員。從備選航天員到駕乘神舟“出征”,聶海勝經歷了三個八年。2005年10月12日到16日,航天員費俊龍、聶海勝駕乘神舟六號載人飛船,出色完成了各項操作。2013年6月,聶海勝作為指令長,帶領乘組航天員張曉光、王亞平一道駕乘神舟十號載人飛船成功進入太空,圓滿完成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手控交會對接、航天醫學試驗等任務。2021年6月,聶海勝再次作為指令長,和劉伯明、湯洪波一起執行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這是空間站階段首次載人飛行任務。

2021年6月16日,在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問天閣,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與中外媒體記者集體見面。聶海勝在答記者問時說,“24年間,3次飛天,平均相隔約8年。我的每一小步,都幸運地走在中國航天的一大步裡。這份榮耀,一生自豪!”

就在2021年9月6日,正在太空執行任務的聶海勝,成為中國首位在軌100天的航天員。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壯美的“飛天”之路上,有付出,也有犧牲。

聶海勝是從襄陽農村走出來的航天員。在神舟六號乘組人員的選拔訓練階段,聶海勝母親突發疾病,此時的他忍痛選擇堅持訓練,後來部門特批他回家探望。最後,是弟弟聶新勝的一番話使他卸下包袱,“哥,你放心地回吧。家裡有我在,你盡忠,我盡孝”。

又是八年之後,神舟十二號發射當天,聶新勝在湖北襄陽觀看了聶海勝出征太空的直播畫面,他說,“火箭發射成功,我心裡很激動、很驕傲、很振奮,感受到國家的強大。”伴隨著點火倒計時,他的眼眶逐漸濕潤。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曾表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實施主要分為“三步走”戰略,第一步是發射載人飛船,第二步是發射空間實驗室,第三步是建造空間站。目前是中國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和建造階段,未來進入運營和應用階段以後,空間站將為科學家提供良好的實驗機會和平台。

聶海勝的三個八年,也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飛速進步的三個八年。每次太空“出差”,聶海勝都切身體會到了航天事業的發展進步。

早在作為神舟五號備份航天員時,聶海勝就表達了對中國空間站建設的期待。十六年前,執行神舟六號載人飛行任務時,費俊龍和聶海勝只能在狹小的艙室內展開有限的活動。八年前,駕乘神舟十號飛向天宮時,聶海勝和張曉光、王亞平三人入駐天宮一號,並向全國青少年進行太空授課。而2021年6月的這次任務中,神舟十二號乘組不僅驗證了航天員長期駐留保障技術,航天員還在機械臂支持下,首次開展較長時間的出艙活動。

隨著太空生活、環境控制等高技術產品的進步,航天員在空間站的居住體驗感也在提升。談起未來,聶海勝在受訪中表示,“我們可以在這兒待三個月,將來可能待的時間更長。”

南方周末記者 毛淑傑 南方周末實習生 孫玥 徐家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