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網劇爛尾,唐探宇宙還能走多遠?

作者 |秋䒕墨,青年編劇、影評人

今天是新年第一天,祝大家幸福安康。眾所周知的原因,新電影都撤了檔,就讓我們聊聊可以在家裡看的網劇《唐人街探案》和陳思誠吧。

在我看來,能讓一部迄今為止投資單集達歷史最高的網劇成為院線電影“番外聯動劇”的,或許目前也僅有陳思誠一人。

畢竟,這種電影聯動番外的玩法是漫威宇宙與《神盾局特工》,星際大戰系列與《曼達洛人》這樣的配置。而在國內的影視作品裡,《唐人街探案》敢史無前例的試水操作,開出這門巨資重磅當頭炮,一個是其電影系列本身的優質,讓創作者和投資人有自信有勇氣大膽一次;而另一個則是基於將類型化懸疑推理搞笑故事打造成唐探宇宙的野心。

放眼回看,創造這類型化宇宙的陳思誠,聰明、執行力迅速且野心巨大

可就在網劇《唐人街探案》豆瓣評分8.1分,口碑熱度持續發酵,眼看著就要接檔春節檔大片《唐案3》的時候,網劇的最後一章,《幽靈邀請賽》卻讓人大跌眼鏡地撲了街。

爛尾也就算了,至少只是結局不夠讓人滿意,可這次的最後四集是整個網劇體量的三分之一,承載了比較重要部分的偵探世界大賽世界觀建設之責任,這樣一個崩盤,最直接影響的,就是整個唐探宇宙的傾斜——地基不穩

再加上《唐探3》在春節檔預售遙遙領先的情況下,因肺炎疫情被迫撤檔,對片方和陳思誠來說,真有雪上加霜之感。

利用這個空隙,冷靜地想想問題,也好。

早在最開始,據說平台就有些擔心這最後四集會“出事”。為了提高劇集的可看度,網劇《唐人街探案》將順序做了個調換

本來,最先上線的單元《曼陀羅之舞》應該是第二部分,它的時間線在《唐人街探案2》上,當時秦風和唐仁去紐約調查連環殺人犯,而與此同時,泰國就發生了一起“梵天神大案”。

所以《曼陀羅之舞》的最後,才有了為什麽林默成為唐仁的徒弟,而往回倒推,才明白為什麽林默會參與到這個案子的溯源。

網劇的第二個單元《玫瑰的名字》本來應該是第一部分。它的時間發生在《曼陀羅之舞》之前,介於大電影《唐人街探案》和《唐人街探案2》之間。

能明顯看到,這個部分的林默有著更加生動立體的刻畫。從本身角色的有趣設定,到隱性身份的神秘感,輾轉於生活化的婚姻與家庭之間的案件,更是對人物出場和性格建置十分到位的鋪陳。

在這個單元裡,還有一條與幕後大boss笑臉集團緊密相關的曖昧線,更讓林默這個人物在化學老師仿佛開過光的“狗鼻子”和深夜搖身一變成清道夫的雙重“開掛”身份上多了一層真實。

至少,不管他再怎麽厲害,在人類情感的相通上,我們還能感受到一絲共鳴。

唯獨遺憾的是,最後一個單元《幽靈邀請賽》,可謂將前面的努力全數吹滅。

這是網劇《唐人街探案》的收關單元,其重要性不僅在於對網劇本身的最終口碑影響,更多的是它本身是最無縫銜接《唐探3》大電影的“前情提要”

說白了,整部網劇就是因為要給電影鋪墊這個“CRIMASTER世界名偵探排行榜”才籌劃製作的,而《幽靈邀請賽》是引出這個排行榜,介紹排行榜上關鍵人物的重要環節。

但結果是,你竟然讓我看了四集吃雞?

吃雞也就算了,前面兩個單元好歹在懸疑的設置,細節的設計上還算環環相扣,整體沒有太大的邏輯硬傷。可這《幽靈邀請賽》的劇情卻……?

比如,阿吉的母親怎麽聯繫到野田昊二的? 撇開階級鴻溝不談,日本富二代這樣的身份既然設計了那自然有其功能性的用意在,如此這般隨便什麽人都可以輕輕鬆松聯繫到,那設計這個高級貴族身份的意義又在哪呢?

還有,最後五大靈童去看望阿吉母親的時候,告訴她你兒子阿吉沒有死。搞笑了,阿吉的人設是一名職業的電競玩家,職業到生活裡除了電競還是電競,這樣的電競重度癡迷者哪有閑工夫去做那樣的事情呢?

這樣大張旗鼓去探望母親的舉動,就是多此一舉,反而還做出了母親變相知道的漏洞,讓人著實感到生尬。

三個單元乍一對比,《曼陀羅之舞》是陰冷詭異的恐怖感懸疑,《玫瑰的名字》是帶著小粉紅的生活向懸疑,可《幽靈邀請賽》又是什麽?

看起來,是個更貼近電影的喜劇,可是所有的笑點並不高級,甚至風格有點快手和抖音的沙雕惡搞畫風,不知道什麽時候這種土嗨撒野的風格成為了網絡劇的大熱?

除了鏡頭的搖晃,就是滿螢幕的吃雞大型還原現場,不但在影像畫面上略糙略硬,連剪輯的節奏都不如手機版本的吃雞順暢。

但,最讓人詬病的是,《幽靈邀請賽》裡的主角林默沒了?林默和薩沙是前兩個單元的男女主,也是破案的拍檔,這個故事都是以這兩個人破案為主線,穿插了一些和案件有關的旁支人物。

但《幽靈邀請賽》真的直接把主角都幽靈沒了,變成了五個小鮮肉,號稱“五大靈童”。

可說實話,這五大靈童除了出來賣個臉,真的看不到任何對劇情有關鍵性推進的作用。甚至,強忍著看完了四集之後,已經對《唐人街探案》的定位有了人生懷疑。

這,還是一個懸疑探案劇麽?用一整集的電競戲為所謂的“案件”做鋪墊,忍了!案件交代完了,用後面的兩集繼續吃雞,這是怎麽回事?

雖說網劇《唐人街探案》是四個導演一起拍的,每個單元的幕後團隊也不一樣,可是身為一部網劇,打包在一起變成12集的那一刻,就已經將每個碎片都拚合成為了一個整體。

在木桶理論的電影製作環節和最終呈現效果上,每個項目最經不起的,便是口碑在臨近結尾的時候遭遇螺旋式滑鐵盧。

所以,很多人對《唐人街探案》網劇不滿,覺得這是最為失望的爛尾。筆者卻發自內心地替陳思誠感到可惜:

眼看著唐探宇宙有了起色,網劇的優質也為院線電影做了一波自來水般的宣推,更有,如此高投資高回報的高質量水準也會為後續的網劇創作帶來一個質的飛躍,本應是對未來將投資網劇的公司和個人最有力的證明

可隨著《唐人街探案》網劇結尾的崩盤,本來就影視寒冬,經濟冰凍的市場裡,更會少有財大氣粗有影視夢想的“煤老闆”一頭熱血砸錢進來了(玩笑)。

就像如何看人一樣,天賦決定了他走多高,可性格卻決定了他能走多遠;看作品,也是這個道理。唐探宇宙,生來便在天上,毋庸置疑,可究竟,之後還能走多遠?

我們只能等未來《唐探3》真正公映後再做討論了。

畢竟,《唐探3》可是由陳思誠本人親自披掛上陣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