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B肝藥物發展史,從傳統保肝,直到現代抗病毒核心_治療

對於保肝藥尤其是中藥無毒副作用的誤區,往往容易導致藥物的過度濫用。中藥保肝,既沒有停藥標準,也沒有核苷類藥物(NAs)的耐藥性問題,因此許多人往往容易走進中藥保肝治療誤區。

B肝藥物發展史,從傳統保肝,直到現代抗病毒核心

保肝治療,屬於B肝治療其中環節,但是並不能治本。慢性B肝的根本在B肝病毒長期複製,高病毒載量,所以一定要在抗病毒治療基礎上,然後才是考慮保肝藥治療。保肝藥,源自上世紀80年代,那時還沒有今天的替諾福韋酯(TDF)、恩替卡韋(ETV),即便如拉米夫定(LAM)也是在2000年之後才逐漸進入國內B肝治療市場。

保肝藥特別是中藥,如果使用不當,也是會引起不良反應的,這一點希望B肝患者能夠明確。慢性B肝治療分許多階段,保肝治療是其中一個,但並不是主要的,也不是核心環節。慢性B肝治療核心是抗病毒,可以抑製體內B肝病毒複製,這才是治療根本。

另外,許多人曾經聽到,只要肝功能正常,就可以放心,其實這或許是曲解的肝科醫生的提醒。有的人雖然肝功能基本是正常的,但B肝表面抗原陽性、HBV-DNA保持陽性,這是是有傳染性的。所以,肝功能正常與否,和傳染性沒有本質上的關聯性。簡單來講,體內有B肝病毒複製,病毒就有傳染性,並不是看肝功能。

我們也都知道,肝功能主要觀察多項酶數值是否正常。其實,這些酶和B肝傳染性並不相關聯,傳染性主要來自B肝病毒,並不來自於轉氨酶。所以,有的人雖然肝功能輕微波動,即轉氨酶升高,但是他們的HBV-DNA可以是在下降的或者是處在低水準,這時要重視自身慢性肝炎病情,爭取抗病毒治療,但傳染性卻並不強。

所以,B肝病毒攜帶者或B肝患者,要把各項指標意義對應起來。肝功能主要是對肝髒是否有炎症,免疫狀態是否被打破的重要指標;HBV-DNA主要是對B肝病毒複製水準和傳染性的重要指標。因此,用轉氨酶高低來判斷病毒傳染性是不科學的。

慢性B肝本身就慢病,很難徹底治愈,但是並不代表長期治療就是浪費時間與金錢,治療有難度就放棄,可能導致慢性肝炎朝著不良方向去進展。以現如今醫藥學水準,控制B肝病毒複製之後,肝功能才會逐漸恢復到正常水準,這時肝髒炎症得到緩解或是停止。

如果轉氨酶反覆升高,就是上面提到的不去進行規範治療,慢性B肝可能朝著肝硬化繼續進展。所以,規範治療與不治療,前後區別還是比較大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