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三十年代初海南島,世居民族傳統生活

海南島是位於中國南海北部的一座島嶼,又稱瓊州;海南島地形為中部高四周低,最高峰為五指山。五指山產生的河流成異塵餘生狀,滾滾流向海南島的四面八方,最終流進大海。

在新石器時代早期,黎族先民首先移居到島上,成為這裡最早的居民。然後在秦漢時期,臨高人搬到了島的北部,定居下來,一直生活到今天。從西漢到五代,中原移民主要分布在島的西北部。

宋明清以來,福建、廣東、桂林等地的移民是這一時期移民的主要來源。其規模最大,在元、明、清三代達到頂峰。

黎族人特別擅長唱歌和跳舞。他們本民族的音樂、舞蹈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黎族婚姻為一夫一妻製。建國前,黎族族群很多屬於早婚,婚姻通常由長輩安排。姑娘婚後一般暫時不去丈夫的家庭生活。

黎族節日與漢族差不多。比如春節,基本上和漢族一樣。除夕夜開始拜祖,吃新年飯,喝新年酒。初一一般是留在自己家裡;初二去走親訪友,或者上山打獵、到河邊摸蝦。各種有民族特色的慶祝活動,直到正月十五結束。

黎族人口,主要在五指山區聚居生活。這裡地處亞熱帶,風光秀麗,景色迷人。 黎族人習慣一日三餐,主食為大米,有時也吃一些雜糧。他們習慣將收獲後的稻穗存放在倉中。燒飯方法是用陶器或鐵鍋燒飯,和漢族人燒飯的方法差不多。

五指山,以前叫五子山,後來被稱為五指山,因為它像五指一樣指向蒼天。五指山有熱帶雨林和熱帶山谷雨林的奇觀。古樹參天,藤蔓密密麻麻,奇花異草隨處可見。五指山古稱通什峒,‘通什”是地名,黎語“通什”指山谷中連片的田地。從古代到民國時期,通什地區黎族社會存有獨具特色的民間組織——峒。

黎族婦女喜歡束髻於腦後,上衣對開襟無扣,尚青色,插以箭豬毛或金屬、牛骨製成的發簪,頭戴繡噱頭巾,下穿織繡花紋的無褶統裙,盛裝時,喜歡戴項圈、手鐲、腳環、耳環等。黎族服裝主要是以棉麻為原材料。黎錦是黎族最著名的紡織工藝品。它以工藝精湛、色彩豔麗、特色得天獨厚而聞名於世,具有很高的藝術審美價值。

宋代以後,遷移到海南島的大陸移民的組成發生了變化。北宋初年,北方少數民族相繼建立了遼金元政權。他們年複一年地交戰,侵略了南宋邊界。他們給中原乃至長江以南地區的人民帶來了嚴重的災難,迫使大量北方人向南遷徙。相當一部分中原人先遷到福建,後遷到海南。

海南的苗族族群,大約是在明嘉靖、萬歷年間,從廣西凌雲、臣恩州等地區陸續遷入的;也有被朝廷征調而來的兵士,後來留在海南島生活的。苗族族群現在最為集中的地區,在海南瓊中,保亭縣。【海南島原住民族,1931年。資料:薩克森】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