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醫中藥辨證治療失眠的體會

失眠症,現代醫學多稱為神經衰弱,是臨床常見的一種疾病。筆者根據中醫藥研究理論,結合臨床實踐,採用中醫中藥辨證治療失眠取得明顯療效,總有效率達95%以上。現將臨床分型及辨證施治總結如下。

1 病因病機

失眠症的發病因素錯綜複雜,多為虛實夾雜之證, 與體質因素、精神心理因素、疾病因素、環境因素、藥物因素有密切關係,心神不寧和陽不入陰是失眠的病機。

中醫對失眠的認識,主要基於心主神志的理論,強調陰陽交泰,水火互濟,陽入於陰則寐,陽出於陰則寤。由此所呈現出的陰陽平衡失調、陽氣不足、陰氣衰微,五臟之氣鄉搏,營氣衰,衛氣內伐,表現為夜不能寐,難以入寐或睡而不深,多夢易驚醒,晝而不精,頭昏頭痛、因此凡影響這種生理特性的諸多因素,皆可導致失眠。而臨床辨證過程中,則多從正邪兩個方面入手,分析正氣強弱與邪氣盛衰,在失眠產生機理中的不同作用,從而作為辨證論治的依據。


1 臨床分型

肝鬱化火型

症見不寐、心煩易怒,性情急躁,喜嘆息,目赤口苦,小便赤,大便結,舌紅苔黃,脈弦數。證屬肝鬱化火,熱擾心神。治宜疏肝瀉火,解鬱安神。方用丹梔逍遙散加減,重用丹參。藥用丹參30 g、山梔子10 g、丹皮10 g、生白芍15 g、澤瀉10 g、車前草10 g、知母10 g、珍珠母30 g、夜交藤15 g、柴胡10 g。

痰熱內擾型

症見失眠頭重,痰多胸悶,惡食噯氣,心煩口苦,目赤,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治宜清熱化痰,和胃安神。方用黃連溫膽東加減,重用法半夏,藥用法半夏30 g、薏苡仁30 g、黃連6 g、枳殼10 g、竹茹15 g、茯苓15 g、陳皮10 g、生甘草6 g、丹參30 g。

陰虛火旺型

症見心煩不寐,頭暈耳鳴,健忘,腰酸,五心煩熱, 舌紅苔少,脈細數。證屬陰虛火旺,心神不寧。治宜滋陰清熱,養心安神。方用天王補心丹加減,重用百合,藥用百合50 g、生地黃30 g、元參30 g、麥冬10 g、丹參30 g、蓮心10 g、夜交藤15 g、知母10 g、旱蓮草10 g。

心脾兩虛型

症見多夢易醒,心悸健忘,頭暈目眩,肢倦神疲,飲食無味,面色少華,舌質淡紅,苔薄白,脈細弱。證屬心脾氣虛,心神失養。治宜健脾益氣,養血安神。方用歸脾東加減,藥用徐長卿30 g、黨參15 g、白朮15 g、黃芪10 g、當歸10 g、生甘草6 g、茯神15 g、陳皮10 g、酸棗仁10 g。

心膽氣虛型

症見不寐多夢,易於驚醒,膽怯心悸,遇事善驚,氣短倦怠,小便清長,舌質淡白,脈弦細。證屬心虛膽怯。

失眠在祖國醫學典籍中,稱之為「不寢」、「不得臥」、「不得眠」,表現為入睡困難,時常覺醒,及晨醒過早,常伴有睡眠不深及多夢。失眠既是一種與多種病因有關的癥狀,亦可作為疾病單獨出現。根據臨床辨證可將該病分為肝鬱化火型、痰熱內擾型、陰虛火旺型、心脾兩虛型、心膽氣虛型、心火熾盛型六種類型,治則為根據不同證型辨證施治採用安神清腦方劑治療收到較好的療效。

點擊這裡,聯繫我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