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國產葡萄酒迎“調整期+疫情”大考,行業加速洗牌升級

3月13日,港股上市葡萄酒公司通天酒業發布業績報告稱,其2019年虧損81.3萬元,儘管虧損額大幅縮窄,但新冠肺炎疫情或將導致國內葡萄酒市場今年一季度銷量明顯下滑。同日,王朝酒業也在業績警告中稱,疫情將對集團上半年財務及行業造成一定影響。

事實上,自2016年起,國產葡萄酒再次進入調整期,上市公司普遍增長乏力,酒商直言市場難做。而今又遇疫情衝擊,終端消費幾近停滯,國產葡萄酒可謂是舊傷未愈又添新疾。

業內認為,中國葡萄酒“短期不樂觀,但長期不悲觀”。疫情將使處在深度調整期的國產葡萄酒行業加速洗牌,整個行業將進一步向品牌化、精品化方向發展,而一些在品牌、品質、渠道方面沒有優勢的小品牌將被淘汰出局。

短期市場面臨大考

“今年春節我沒大批量進貨,因為已經提前預感到市場不好做了。”北京房山一家煙酒店老闆告訴新京報記者,按照往年規律,“紅酒+月餅”是中秋消費市場的標配,但去年中秋他的葡萄酒銷量下降近6成。積壓的產品延遲到今年春節售賣,沒有庫存和現金流壓力,恰好讓他躲過了此次疫情衝擊。

然而,很多葡萄酒商並沒有這麽幸運。據河北經銷商劉楠(化名)了解,受經濟環境等影響,去年無論國產還是進口葡萄酒都不好做,“尤其是低端產品,在河北市場走得不是很好。”前期市場低迷疊加眼下消費場景缺失,導致低端葡萄酒品牌在此次疫情中幾乎全部受損,“雖然還沒到大規模甩貨的程度,但一些小企業和經銷商已經頂不住現金流壓力了。”

除小酒商外,大品牌商也同樣受到影響。張裕股份近期在答投資者提問時稱,公司已於3月2日全面復工,但受疫情影響,目前市場處於不正常情況,短期前景難以判斷。長城葡萄酒則在2月1日給經銷商的信中提到,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恰逢春節酒類消費旺季,聚會、宴席、走親訪友等酒類消費場景受到嚴重限制,短期內酒類業務開展面臨嚴重考驗。

通天酒業酒窖。圖/通天酒業官方網站截圖

3月13日,通天酒業在2019年財報中稱,疫情使葡萄酒行業上下遊及終端零售受到影響,展會推廣等傳統行銷活動短期內難以開展,居民消費下滑,這些因素或導致2020年國內葡萄酒市場首季銷量出現明顯下滑。

為幫助經銷商渡過難關,國產葡萄酒“三駕馬車”都在想辦法應對。張裕適當調低了經銷商的年度銷售任務,長城葡萄酒積極推動各渠道去庫存,威龍葡萄酒也在公開信中表示會保障合作夥伴的發貨需求,同時鼓勵經銷商利用微信、抖音等方式爭取銷售機會。

結合居家防疫等消費特點,長城葡萄酒還以“0投入,0風險,0庫存”為優惠條件,自3月初開始招募“社區合夥人”。在這一行銷網絡中,煙酒行和經銷商是執行主體,社區合夥人負責在社區成員、微信好友中推廣。合夥人只要把社群團購訂單提供給經銷商,就能拿到相應獎勵。

不過一位業內人士在接受新京報採訪時表示,電商、社區團購可以帶動一些銷售,但“廣告意義大於帶貨意義”。葡萄酒的主要消費場景在酒店,核心消費群體是30歲到60歲的政務、商務人士,如果沒有應酬需要,短期內銷量依然無法提振。

疫情疊加深度調整期

“2019年是中國葡萄酒行業的深度調整期,2020年又遭遇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兩者的疊加效應對葡萄酒行業短期內產生嚴重影響。”2月24日,王朝葡萄酒釀酒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廣禾參加了一場網絡直播,主題是“穿越疫情 中國葡萄酒的自衛戰與反擊戰”。而從近年市場情況來看,國產葡萄酒顯然更多地是在自保。

中國酒業協會報告指出,國產葡萄酒行業經過2001年-2012年的加速發展階段後,自2013年進入調整期。2014年、2015年短暫回暖後,自2016年起產量、銷售額、利潤等指標三連跌,尤其2017年發生了斷崖式下跌,產量下跌35.73%。

國家統計據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有規模以上葡萄酒生產企業212家,釀酒總產量為62.91萬千升,同比下降7.36%;銷售收入288.51億元,同比下降9.51%;虧損企業48個,企業虧損面為22.64%,虧損額為2.26億元,同比增長77.97%。

就企業表現而言,自2011年起,受進口葡萄酒衝擊、經銷改革導致華東主要市場銷售下降等影響,曾經的國產葡萄酒“三駕馬車”之一王朝酒業業績一路下滑,除稅後溢利連續8年為負。截至2018年底,王朝酒業流動負債已超過流動資產1.25億港元,經營活動虧損7924.3萬港元。王朝酒業在年報中直言,“這表明本集團持續經營能力存在重大疑問”。

即便是“三駕馬車”之首的張裕,近兩年也增長乏力。2015年-2018年,張裕股份淨利增幅分別為5.36%、-4.62%、5.01%、1.06%。張裕股份曾在年報中表示,2018年國內葡萄酒行業總體銷售金額較為平穩,但進口葡萄酒和國產葡萄酒銷量出現“雙下降”。隨著進口葡萄酒不斷蠶食市場空間,國內葡萄酒市場競爭十分激烈;而原料和包材等成本上漲,進一步加大了盈利增長壓力。

除張裕、王朝外,其他葡萄酒上市公司的業績表現也不盡如人意。截至2018年,中葡股份扣非後淨利已連續14年為負,跨界電商、鋰電池等嘗試也未成功;2016年、2018年,通葡股份酒類收入分別下滑37.62%、38%,相比之下,公司旗下以運營白酒為主的電商業務營收佔比已達94%;自2016年起,莫高股份葡萄酒業務表現持續欠佳,而公司藥品業務營收卻不斷增長,可謂“釀酒”比不上“賣藥”。

未來趨向品牌化精品化

中國酒業協會報告認為,國產葡萄酒下行的原因,一是競爭力弱,二是統計數據“擠水分”,2017年以後的數據更與實際生產相吻合。

也有經銷商則認為,國產葡萄酒長期在低價位段競爭,除張裕、長城能走一些高端酒外,大部分產品部門售價不超過百元,廠商都賺不到什麽錢,也給消費者留下了國產葡萄酒“低端”的印象。

這一觀點也得到了一位德國葡萄酒進口商的印證,他認為,國產葡萄酒集中在百元左右價格帶,利潤非常薄,公司業績自然也上不去。

儘管國產葡萄酒短期內不樂觀,但業內普遍認為“長期不悲觀”。中國酒業協會報告指出,目前葡萄酒行業還處於擴容式增長階段,各品牌都有機會。隨著張裕、長城等頭部企業在產品結構和品牌戰略等方面的調整到位,將逐步引領行業集體突圍;而講究個性化和極致化的樓蘭、迦南美地、戎子等“小而美”的酒莊,也將是葡萄酒產業發展的催化劑。

目前,張裕已實施聚焦中高端、聚焦高品質、聚焦大單品的“三聚焦”戰略;中糧長城也提出堅持“桑乾”“五星”“天賦”“華夏”“海岸”五大單品戰略不變,同時啟動“瘦身”計劃,明確“聚焦產區特色、聚焦核心價位段、聚焦戰略單品”。

“疫情後酒會消耗一批,但想要追回損失的業績不太可能。”劉楠認為,葡萄酒行業將在疫情影響下加速洗牌,東北、山東地區一些小品牌將越來越難做,大品牌和特色酒莊將穩步上升。2019年,劉楠走訪了國內五六個葡萄酒產區,對一些西部特色酒莊印象深刻。“我覺得酒莊遊等體驗式經濟會提高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傳統的經營思路該變一變了。”

通天酒業也在最新財報中表示,2019年,中國葡萄酒行業仍處在產業結構調整,外加進口葡萄酒的衝擊,導致國產葡萄酒產銷量萎縮,市場利潤逐漸降低,整體規模收縮速度較2018年進一步加快。而國內經濟結構性調整、全球貿易環境不確定性等因素,進一步倒逼中國葡萄酒行業升級,市場集中度提升,資源逐漸向頭部品牌、精品品牌集中,企業也加速轉向中高端產品布局。

新京報記者 郭鐵

編輯 彭雅莉 校對 李項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