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莎普愛思公布2018年報:計提商譽減值損失大 未來專注大健康產業發展

  4月26日,莎普愛思發布2018年年報,公司實現營收6.07億元,同比減少35.3%;虧損1.26億元,淨利同比減少186.42%。同日,莎普愛思發布2019年一季報,公司實現淨利潤1943.94萬元,同比下滑52.42%。

  年報顯示,2018年莎普愛思滴眼液實現銷售收入3.25億元,但受到2017年12月有關自媒體報導影響,公司滴眼液營業收入同比下降52.58%,中成藥營業收入同比下降68.95%。年報同時顯示,莎普愛思已經於2016年啟動了苄達賴氨酸滴眼液的一致性評價工作。

  計提商譽減值損失1.78億元 影響淨利潤下降

  莎普愛思公告稱,本報告期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下降186.42%,主要原因包括:一是滴眼液和中成藥營業收入同比大幅下降;二是強身藥業出現虧損未完成業績承諾,公司計提商譽減值損失17815.72萬元,對本報告期淨利潤產生較大的影響。

  莎普愛思表示,報告期內公司主要資產發生重大變化,其中,公司全資子公司強身藥業2018年度經審計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802.31萬元。即強身藥業2018年度實際實現的淨利潤為-802.31萬元,低於2018年度的考核淨利潤,未實現2018年度的業績承諾。公司收購強身藥業所形成的商譽存在減值跡象。

  鑒於上述原因,莎普愛思聘請坤元資產評估有限公司對收購強身藥業股權的相關資產組進行評估測試。結果顯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強身藥業相關資產組可回收價值為13610.00萬元。結合評估報告的評估結果,公司對收購強身藥業股權形成的商譽計提減值損失17815.72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強身藥業是一家以中成藥為主打產品的公司,而我國的中成藥價格從2018年起開啟了“飆升”模式,分析認為,在中藥材價格下跌的情況下,中成藥提價將直接提升中成藥上市公司的利潤水準,從而助推相關上市公司業績增長。

  原股東與新股東共同承諾不減持

  2017年12月初,莎普愛思遭遇“黑天鵝”事件。彼時,股價從近25元高位斷崖式下跌,至2017年12月20日股價報16.54元/股。為提振市場信心,其時莎普愛思發布董事長陳德康以自有資金增持公司股份的公告,累計增持金額不低於1000萬元,不高於2000萬元。與此同時,陳德康還與持股5%以上股東王泉平、上海景興及董事兼副總經理胡正國做出不減持所持上市公司無限售條件流通股股份的承諾。

  其中,陳德康承諾不減持所持公司無限售條件流通股股份時間為2017年12月20日至2018年12月19日。王泉平、上海景興及胡正國承諾不減持所持公司無限售條件流通股股份時間為2017年12月20日至2018年6月19日。

  在新公布的年報中顯示,陳德康承諾,在2018年12月24日至2019年12月23日期間,沒有增加或繼續減少其在上市公司中擁有權益的股份的計劃。上海養和投資也承諾,自2018年12月24日至2019年12月23日期間,沒有繼續增加或減少其在上市公司中擁有權益的計劃安排。

  公司戰略發展方向:專注大健康產業,依托研發驅動企業發展

  談及公司未來發展戰略,莎普愛思在年報中表示,公司將堅持“堅韌、堅強、堅持”的企業精神,以“大健康、中老年、OTC”為發展方向,以“市場開拓和新產品開發”為發展重點,確保公司持續健康發展;同時,適時開展對外並購重組,通過內涵發展與外延式擴張並重,做大做強企業。

  研發方面,莎普愛思表示,新產品開發堅持自主創新與產學研合作相結合,注重引進、消化、吸收和再創新。公司持續進行研發投入,穩步推進各項研發工作。年報顯示,公司報告期內研發投入超過2600萬元,佔營業收入的4.37%,符合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投入比例的要求。

  從1月31日的歷史最低點5.76元,到26日收報10.45元,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內,莎普愛思藥業股價已經接近翻番。特別是在大盤整體橫盤調整的情況下,其股價依然表現亮眼。這也表明該公司的市場價值與潛能是遠高於預期的。

  中金公司4月23日發布研究報告指出,目前所有OTC企業都在加大產品開發,布局大健康市場。醫藥新零售區別於傳統零售,主要不同在於消費體驗:從線下購買轉化為螢幕端購買的消費者,受到傳統高毛產品推銷的終端攔截影響變小,更多為自我認知的品牌消費。此外,B2C、O2O等模式下的產品搜索便捷性以及配送效率越來越高,更好的滿足消費者的購買體驗。隨著政策對“互聯網+醫療健康”領域的支持力度逐步變大,消費者對新零售的接受程度有望變高,預計品牌OTC企業的集中度仍有提升空間。

  事實上,大盤在4月份的表現整體欠佳,市場情緒已經趨於理智,多家券商表示,接下來投資者的關注點應當從大金融板塊、熱點概念板塊,轉為白馬、藍籌以及醫藥大健康等。

  隨著我國居民健康意識加強,以及消費能力提升,醫藥市場正在從治病市場向治未病市場不斷延伸,包括預防、康養等偏消費型市場。醫藥大健康作為藍海市場,勢必會被投資者重點關注。

  (本文作者介紹:新浪財經首席評論員、資深投資人。)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