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汪曾祺:秋天來了,做個幸福的吃貨吧

文丨汪曾祺

人到夏天,沒有什麽胃口,飯食清淡簡單,芝麻醬面(過水,抓一把黃瓜絲,澆點花椒油);烙兩張蔥花餅,熬點綠豆稀粥……

兩三個月下來,體重大都要減少一點。秋風一起,胃口大開,想吃點好的,增加一點營養,補償補償夏天的損失,北方人謂之“貼秋膘”。 

北京人所謂“貼秋膘”有特殊的含意,即吃烤肉。 

烤肉大概源於少數民族的吃法。日本人稱烤羊肉為“成吉思汗料理”(青木正《中華醃菜單》裡提到),似乎這是蒙古人的東西。但我看《元朝秘史》,並沒有看到烤肉。

成吉思汗當然是吃羊肉的,“秘史”裡幾次提到他到了一個什麽地方,吃了一隻“雙母乳的羊羔”。羊羔而是“雙母乳”(兩隻母羊喂奶)的,想必十分肥嫩。一頓吃一隻羊羔,這食量是夠可以的。

但似乎只是白煮,即便是烤,也會是整隻的烤,不會像北京的烤肉一樣。

如果是北京的烤肉,他吃起來大概也不耐煩,覺得不過癮。我去過內蒙幾次,也沒有在草原上吃過烤肉。那麽,這是不是蒙古料理,頗可存疑。

北京賣烤肉的,都是回民館子。“烤肉宛”原來有齊白石寫的一塊小匾,寫得明白:“清真烤肉宛”,這塊匾是寫在宣紙上的,嵌在鏡框裡,字寫得很好,後面還加了兩行注腳:“諸書無烤字,應人所請自我作古”。

我曾寫信問過語言文字學家朱德熙,是不是古代沒有“烤”字,德熙覆信說古代字書上確實沒有這個字。看來“烤”字是近代人造出來的字了。

這是不是回民的吃法?我到過回民集中的蘭州,到過新疆的烏魯木齊、伊犁、吐魯番,都沒有見到如北京烤肉一樣的烤肉。

烤羊肉串是到處有的,但那是另外一種。

北京的烤肉起源於何時,原是哪個民族的,已不可考。反正它已經在北京生根落戶,成了北京“三烤”(烤肉、烤鴨、烤白薯)之一,是“北京吃兒”的代表作了。 

北京烤肉是在“炙子”上烤的。“炙子”是一根一根鐵條釘成的圓板,下面燒著大塊的劈柴,松木或果木。

羊肉切成薄片(也有烤牛肉的,少),由堂倌在大碗裡拌好佐料——醬油、香油、料酒,大量的香菜,加一點水,交給顧客,由顧客用長筷子平攤在炙子上烤。

“炙子”的鐵條之間有小縫,下面的柴煙火氣可以從縫隙中透上來,不但整個“炙子”受火均勻,而且使烤著的肉帶柴木清香;上面的湯鹵肉屑又可填入縫中,增加了烤炙的焦香。

過去吃烤肉都是自己烤。因為炙子頗高,只能站著烤,或一隻腳踩在長凳上。大火烤著,外面的衣裳穿不住,大都脫得隻穿一件襯衫。

足蹬長凳,解衣磅礴,一邊大口地吃肉,一邊喝白酒,很有點剽悍豪霸之氣。滿屋子都是烤炙的肉香,這氣氛就能使人增加三分胃口。

平常食量,吃一斤烤肉,問題不大。吃斤半、二斤、二斤半的,有的是。自己烤,嫩一點,焦一點,可以隨意。而且烤本身就是個樂趣。 

北京烤肉有名的三家:烤肉季、烤肉宛、烤肉劉。烤肉宛在宣武門裡,我住在國會街時,幾步就到了,常去。有時懶得去等炙子(因為顧客多,炙子常不得空),就派一個孩子帶個便當烤一便當,買幾個燒餅,一家子一頓飯,就解決了。

烤肉宛去吃過的名人很多。除了齊白石寫的一塊匾,還有張大千寫的一塊。梅蘭芳題了一首詩,記得第一句是“宛家烤肉舊馳名”,字和詩當然是許姬傳代筆。烤肉季在什刹海,烤肉劉在虎坊橋。 

從前北京人有到野地裡吃烤肉的風氣。

玉淵潭就是個吃烤肉的地方。一邊看看野景,一邊吃著烤肉,別是一番滋味。聽玉淵潭附近的老住戶說,過去一到秋天,老遠就聞到烤肉香味。 

北京現在還能吃到烤肉,但都改成由服務生代烤了端上來,那就沒勁了。我沒有去過。

內蒙也有“貼秋膘”的說法,我在呼和浩特就聽到過。不過似乎只是漢族幹部或說漢語的蒙族幹部這樣說。蒙語有沒有這說法,不知道。

呼市的幹部很願意秋天“下去”考察工作或調查材料。別人就會說:“哪裡是去考察、調查,是去‘貼秋膘’去了。”

呼市幹部所說“貼秋膘”是說下去吃羊肉去了。但不是去吃烤肉,而是去吃手把羊肉。

到了草原,少不了要吃幾頓羊肉。有客人來,殺一隻羊,這在牧民實在不算什麽。

關於手把羊肉,我曾寫過一篇文章,收入《蒲橋集》,茲不重述。

那篇文章漏了一句很重要的話,即羊肉要秋天才好吃,大概要到陰歷九月,羊才上膘,才肥。羊上了膘,人才可以去“貼”。

◎本文摘自《五味——汪曾祺談吃》,圖源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