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寧瑪第敦:瓊結白日寺

白日寺位於西藏山南市瓊結縣瓊結鎮東南的半山腰上,距離市府駐地澤當鎮約有30公里,為藏傳佛教寧瑪派三大寺(瓊結縣白日寺、扎囊縣敏竹林寺、貢噶縣多吉扎寺)之一。圖為白日寺佛殿內景。(唐召明攝影作品)

白日寺始建於公元16世紀,創建人為喜饒溫色,又稱“第敦”,即掘藏人。相傳,他中年時,曾從地下發掘出佛經,並加以弘傳,故人稱“第敦”。他生於1581年,住雅魯藏布江江北的昌果地方(今貢嘎縣昌果境內),幼時學經,在佛學方面造詣很深,晚年除編纂經書外,並創建了白日寺。圖為白日寺外景。(唐召明攝影作品)

白日寺始建時主要建築有大殿、拉讓(私邸)、僧舍、夥房,佔地面積為1196平方米。該寺系石木結構,藏式平頂。圖為白日寺法座與供桌。(唐召明攝影作品)

白日寺主體建築大殿, 高二層,面積527平方米;經堂有柱16根,有2根長柱直通二層,以利采光;佛堂有柱2根,主供寧瑪派祖師蓮花生,其兩側為妻子門達拉娃和堪珠•益西措傑的塑像;殿內供有大譯師毗盧遮那的塑像和喜饒溫色的銀質靈塔。圖為部分吐蕃讚普塑像。(唐召明攝影作品)

19世紀時,白日寺第一任堪布益西次旺對寺院進行了較大規模的維修和擴建,新建了拉讓(高三層)、僧舍(70間)、辯經場(16柱)、夥房、乃吉康(集會堂)、第巴色康(財產管理處)等建築。圖為白日寺壁畫。(唐召明攝影作品)

白日寺大殿高三層,坐北朝南,系藏式平頂石木結構,一層主要為佛事活動場所。佛殿供有蓮花生大師和兩位妻子等塑像,後又增供了藏王赤松德讚、康欽•普第沙達的塑像;護法神殿供奉有當木欽•多吉列巴泥塑像;經堂有柱14根,置有《丹珠爾》和《甘珠爾》佛典,以及歷代高僧活佛所撰寫的佛經及詩歌、醫學等典籍。圖為白日寺廣場地面用白石所鑲嵌的“卐”符號。(唐召明攝影作品)

白日寺二層主要用於議事辦公;三層為喇嘛拉康,供奉有寧瑪派高僧釋迦迥乃 、喜饒扎巴、卓浦巴、隆欽饒絳巴等塑像。圖為白日寺的四臂大黑天壁畫。(唐召明攝影作品)

白日寺鼎盛時期有僧侶千人,先後傳承了喜饒溫色、仁增•敦覺多傑等五代活佛,從第二代活佛開始轉為世襲。第四代活佛仁增•白瑪旺傑編寫了著名經書《隆梯》。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拉薩發生謀害十三世達賴喇嘛事件,該寺受株連,被沒收財產和土地,革除住持職務,規定以後不能轉世,並設立了以堪布為首的最高寺權制度。圖為白日寺的四臂觀音壁畫。(唐召明攝影作品)

白日寺主供佛像為寧瑪派祖師蓮花生大師。據記載,蓮花生梵文名“帕達瑪薩拉瓦”,也稱烏金大師。他是8世紀時烏仗那(今巴基斯坦境內)僧人,是藏傳佛教寧瑪派鼻祖,為藏傳佛教各派都信仰的一位佛教大師,被後人尊稱為“古如仁波切”。圖為早期鑲嵌佛像經文石刻的白日寺護法殿外牆。(唐召明攝影作品)

“文革”期間,白日寺被毀壞,後經修複開放。該寺現有僧侶10人左右。圖為白日寺供奉的護法神面具。(唐召明攝影作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