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誰動了BAT的廣告?

燃財經(ID:rancaijing)原創

作者 | 閆麗嬌

編輯 | 趙力

5月,BAT相繼公布了2019年的首季財報,騰訊和百度的網絡廣告收入增速放緩。

今年一季度,騰訊總營收為855億元,網絡廣告貢獻了134億元,貢獻率為15.7%,同比增長25%,但環比下降21%,增速為2017年以來的最低點。

廣告收入疲軟的並非騰訊一家。百度以搜索起家,主要靠廣告支撐大部分營收。今年一季度,百度總營收為241億元,網絡營收(即廣告收入)為212億元,就廣告業務自身來說,與去年同期相比,廣告收入僅上升2.8%,增速放緩。

如何客觀看待網絡廣告疲態及BAT廣告躺贏模式的失靈?

多位廣告從業者對燃財經表示,財務數據只是一個切面,除此之外還需要將政策影響、成本等多個因素考慮在內。

數據和業內人士的感知證實,網絡廣告的整體增速的確在下滑。除了廣告主群體構成在發生變化,也與佔網絡廣告半壁江山的BAT流量紅利消失相關。

一方面,BAT通過原有流量推動的業務增速在放緩;另一方面,BAT們獲取流量的成本也在上升。財報顯示,百度Q1的流量獲取成本達32億元,同比增長了41%。

顯然,BAT此前擁有的流量已經開始不能滿足廣告主的需求,如果長時間沒有新的業務拉動,這種趨勢還將繼續。現如今,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紅利消退,每家大廠獲取流量的成本都會越來越高,不僅BAT,TMD亦然。這最終意味著,靠線上廣告躺著掙錢的生意越來越難了。

大盤放緩,互金行業投放下滑明顯

從廣告份額的總盤來看,無論是全球廣告市場還是中國廣告市場都處於增長態勢。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廣告經營額為7991.48億元,較上年增長了15.88%。

一份中關村互動實驗室的數據也顯示,2018年互聯網廣告總收入為3694.23億元,同期增長24.2%。但由於宏觀經濟結構調整與杠杆周期的影響,加上流量紅利的消失,互聯網廣告市場整體增長較去年減緩了5.76%。

前兩年,這一增幅,幾乎都保持在30%左右。過去一年,僅從數據上看,反而是電視廣告成為2018年中國廣告業增長的主要動因之一。

回頭看今年一季度的數據。2019年Q1互聯網廣告刊例收入下滑5.6%。但網絡廣告的下滑,首先要排除政策性影響。

多位業內人士對燃財經表示,網絡廣告的下滑與過去兩年幾個產業大風口的增長放緩有關。據CTR數據顯示,2019年Q1互聯網廣告花費前5名分別是金融、TI產品及服務(電商+遊戲)、交通、商業服務及郵電通訊。一般而言,金融、遊戲、教育、汽車和醫療等行業是互聯網線上廣告的大金主。

一位為BAT等大流量主提供長尾流量的第三方平台負責人對燃財經(ID:rancaijing)表示,在互聯網行業近幾年的幾個大風口中,投放支出佔最大比重的是互金。互金企業買流量,願意為每個用戶付出的成本甚至能達到上千元。

但去年下半年以來,互金行業也在經歷整頓期。過去半年,溫商貸、團貸網等四家金融平台被立案調查。據官方媒體報導,2018年6月以來,全國警察機關已依法對380余個涉嫌非法集資犯罪的網貸平台立案偵查,據不完全統計,查封、扣押、凍結涉案資產價值約百億元。

早在2017年初,針對金融廣告亂象,央行曾下發《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關於開展金融廣告治理工作的通知》,加強金融領域廣告行為管理,治理金融產品違法違規廣告行為。

另外,由於受版號發放的影響,2018年遊戲行業的增長也明顯放緩。據《2018年中國遊戲產業報告》,2018年遊戲行業的實際銷售收入為1339.6億元,同比增長15.40%,相比2017年的41.70%差異明顯。

另一方面,VC投資回歸理性,風口賽道上的互聯網企業主也相應減少。

在廣告行業,不同的廣告主的投放方式不同。例如五糧液、寶潔等傳統行業對於數字廣告的投放存在認知的時間差,他們更習慣傳統渠道的投放,而O2O或出行等互聯網行業更偏向線上廣告投放。隨著創業項目融資數量及融資額度的減少,很多企業行銷預算收緊,這意味著互聯網廣告對於線上廣告的投放也在相應降低。

馬化騰曾在騰訊財報會議上談到過宏觀經濟對廣告收入的影響,他提到“廣告收入受到宏觀經濟的影響,特別在汽車、地產和互聯網服務領域。互聯網公司往往有很大規模,但沒有盈利,大量O2O公司和很多互聯網創業公司都在此時選擇了調整支出。”

流量購買成本走高,BAT廣告增速放緩

百度今年Q1財報出現了上市14年以來的首次虧損,一方面源於廣告營收的影響,另一方面也因為成本的上升。其中一項,一季度流量獲取成本為32億元,同比增長了41%。

百度以搜索起家,營收主要靠廣告支撐。除了外部環境影響,多位熟悉百度業務的業內人士均認為,百度的營收波動也有內在原因。

這首先緣自搜索廣告本身的局限性。移動互聯網時代,百度在流量入口上擁有的壟斷性優勢被打破。

搜索產品是標準的工具性流量。用戶對百度的認知是搜索產品,這意味著百度產品經理此前的使命是盡量縮短用戶的使用時間。拿手機百度客戶端舉例,用戶得到搜索結果後會立刻離開,雖然目前百度也在發力信息流,但在大多是人的印象中,其“用完即走”的工具屬性依然強烈。頭條則不一樣,用戶到今日頭條以閱讀資訊為目的,停留時長會遠大於工具性產品。

另一方面,這與百度近幾年的整體戰略有關。

一位熟悉廣告行業的從業者告訴燃財經,百度的問題並不在收入的多寡上。由於搜索廣告強大的印鈔機效應,僅把搜索頁最前面的廣告位增加一條,對於營收的貢獻可能就會增加幾個百分點。關鍵在於,百度對做信息流all in的決心是不確定的。

“搜索業務是一門躺著掙錢的生意,好掙的錢掙習慣了,再轉別的業務,它會發現錢變得格外難掙,所以在轉型的時候就會遇到阻力。”

廣告錢難掙的並不只百度一家。

今年一季度,騰訊總營收為855億元,網絡廣告貢獻了134億元,貢獻率為15.7%,同比增長25%,但環比下降21%,增速為2017年以來的最低點。

阿里財報中披露的核心電商收入包括客戶管理、傭金和其他收入,其中客戶管理包括行銷服務和展示廣告等。根據財報顯示,2018年四季度,阿里網絡廣告收入496億元,佔比42%。網絡廣告業務的同比增速為28%,已經連續三個季度低於30%。其截至今年3月底的最新季報顯示,該部分收入為301億元,同比增加31%,稍有回落。

對於阿里和騰訊來說,雖然也在承受流量飽和的壓力,但阿里和騰訊都在尋找除原有業務以外新的增長點。

過去一年,騰訊廣告收入的增長主要受益於社交廣告,朋友圈廣告發揮了重要作用。拚多多的崛起,挖掘了阿里和京東原本沒有涉及的下沉市場。事實證明,過去一段時間,如果說還有新的流量增長空間,基本來自下沉市場。淘寶天貓過去一財年新增超1億用戶,77%來自下沉市場。為發力下沉市場,今年4月初,手機淘寶上線了特賣區。

與騰訊和阿里相比,百度近幾年幾乎沒有明星產品出來。

互聯網用戶尚處於快速增長期時,阿里通過電商、騰訊通過社交、百度通過搜索建立了各自陣地。2017年,時任國家工商總局廣告司司長劉敏曾在一個演講中透露,2016互聯網廣告2200億,BAT佔57.4%。

廣告是通用的商業變現路徑,在廣告行業,有這麽一個環節,叫SPP(銷售方平台),可以理解為中間商。雖然大部分線上流量被BAT等巨頭佔據,但仍有些小流量平台及應用。

根據工信部公布的數據,2018年我國市場上監測到的APP總量為449萬。除了BAT旗下的APP,還有很多流量基數小卻也有一定用戶和活躍度的應用。

對於BAT來說,廣告主會優先選擇與他們合作,但由於他們自身的流量並不能全部滿足廣告主的需要。比如廣告主需要拓展到更垂直細分的市場,BAT也會選擇與一些自身流量池以外的其他流量供應方合作。

外部流量供應商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較為知名的流量源,如知乎、豆瓣,另一種就是大多數叫不上名的長尾流量。SSP的存在價值是將除大廠或知名流量源以外的長尾流量收集起來,再賣給廣告交易平台(如BAT)。

一位SSP的負責人對燃財經表示,近幾年,隨著大廠流量的不斷飽和,對於外部流量的需求也在上升。“每一家都想擁有更多流量,所以每家都要不停買量。”他表示,在未來,這種需求趨勢也會一直延續。也就是說,對於BAT來說,移動互聯網的紅利沒有了,獲取流量的成本會越來越高。主打流量的基礎商業模式,正在失效。

誰在搶奪BAT的蛋糕?

正在失效的不只有流量刺激,BAT所代表的傳統廣告分發模式也正在被取代。

互聯網廣告一般有兩種形式,搜索廣告和信息流廣告,如果把電商廣告也劃分到搜索,搜索廣告在整個互聯網廣告中佔絕對的大頭,但信息流廣告被認為是未來的趨勢——算法推薦正在代替搜索成為主流的信息獲得方式。

有人估算,中國信息流廣告市場的規模將從2014年55.5億元迅速擴張至2020年的2754億元。如此高速增長的數字背後,是傳統展示廣告、搜索廣告份額被分食後的勢微慘狀。

百度總被拿來與頭條比較,在被問及BAT中的B將被誰取代時,字節跳動(Bytedance,今日頭條母公司)被看做第一候選人。

目前來看,今日頭條母公司字節跳動也是一家主要依靠廣告變現的公司。據媒體報導,其2018年的營收在500億左右。

多位廣告從業者告訴燃財經,今日頭條、抖音等現象級產品的出現的確分流了原本屬於BAT的廣告份額。

除頭條外,從業者們認為,其他流量主對頭部平台並不能構成衝擊。根據趣頭條本季度的財報數據顯示,其2019年一季度廣告和行銷營收為11億元。雖然較自身業務有大幅度上漲,但與頭部廣告業務收入來說,並不在一個量級。同時,二梯隊的公司也面臨流量大盤紅利已經到頂的壓力。

進入2019年以來,騰訊在不斷釋放朋友圈的廣告勢能:朋友圈第三條廣告全量開放、收緊朋友圈的行銷行為等,意味著微信的商業化在提速。

有SSP透露,對於字節跳動來說,目前也面臨著流量增速下滑的危機。“頭條在減弱和第三方長尾流量收購平台SSP的合作,去中間商化。同時在加強自己直接與長尾流量的合作。”

可以看到的是,無論BAT,還是TMD,靠依賴流量和廣告躺著掙錢的時代正在落幕。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於視覺中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