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光明時評:家長不批改作業還得寫說明,不合適吧?

作者:常瑩

11月4日,江西南昌的明女士稱,自己家小朋友的數學作業,老師要求讓家長批改,不批改還需要向老師提供一份手寫情況說明。明女士叫苦,自己是單親家庭,工作回到家中已十點多,“自己身心俱疲、力不從心。”對此,老師回應稱,平日老師工作量飽和,讓家長改能提高效率,節省一些時間。

這事迅速在網上掀起討論熱潮,評論中隨處可見家長的怨言,家長白天忙了一天回到家還要陪孩子寫作業,之後還要改作業,不改還得找個理由去說服老師。不改作業的書面說明成了壓倒中年人的稻草,也足以證明有些家長在與老師的對話中的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有家長說:這樣做,還要老師幹什麽?

讓家長來改作業,是老師“偷懶”還是家長“越俎代庖”?從常識看,批改作業本就是老師的本職工作,如果家長代替老師改作業,老師就不能從作業中發現不了學生的問題。而讓家長改作業弊端也明顯,家長會不會改,改的對不對都是其次,不堪重負的家長耗費更多的時間成本去完成作業一事,結果卻是低效甚至無效的。

最近接連的有關家校關係熱點事件,讓人們不禁思考家校關係這一問題。說到培養孩子,老師和家長在目標上能想到一塊去,老師期待家長更多地參與到孩子的學習成長中,家長也希望能盡可能配合老師,可行動起來卻出現了許多現實壁壘。

在對家校關係的期待中,合理和融洽是理想狀態。現實層面中更多數的表現則是像被報導過的那樣,老師在家長群擁有絕對的權威,家長沒有太多的話語權。家校分工,一直是個複雜的系統工程,公共層面和私人層面的事務混雜交織在一起。在這樣的參與中,家校關係中的權力平衡、話語交流變得很微妙。

有網友說:“上班聽老闆的,下班聽老師的”。教育場景中,老師需要權威無可厚非,可權威是用來解決什麽問題呢?顯然不是用來要求家長批改作業的。在老師各種要求下,家長沒有轉圜空間,被“支配”的無奈情緒也滲透到了家庭生活,也可能間接附加到對孩子的期待上。

往小了說,家長改作業也影響一個家庭的生活狀態。現代教育理念中提倡家校共治。往大了說,把老師的分內之責慣性地推給家長,也是部分學校、老師對“家校共治”理解上的窄化,實施中的“懶政”。

這樣的事情並非個例,在多地明文禁止的情況下,仍舊出現老師給家長布置批改作業的“作業”。老師固然不該這樣要求家長,但如果一個問題在不同的地方都出現,而且都是通過網絡發酵上升到公共事件借助輿論力量才有了後續,這說明一味指責老師也許並不能解決問題。

此事有意思的地方在於,評論並非一邊倒向家長,部分老師也在為同行發聲:每天上課、溝通、開會、備課,時間真的很緊張,也希望家長參與進來。看待這件事的關鍵點在於要明確好老師的職責。如今,老師的工作除了人們熟知的教學,還有了不少碎片化的任務。一些本不屬於教學範圍內的工作也成為了老師時間表的一部分。

此類事件背後還有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是,老師以效率為名讓家長改作業時,說明老師沒時間改作業了,作業的重要程度在老師這裡已經下移了。在這樣的思維慣性中,老師的時間去哪了,誰又給老師留了擠佔改作業時間的“作業”呢?這些問號需要被拉直。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